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牛江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江镇位于恩平市东北部,西北接开平市,与本市的沙湖圣堂、良西、君堂四镇相邻。牛江镇距开(平)阳(江)高速公路沙湖出入口处14公里,距国道325线10公里,省道S558线贯穿南北,境内交通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面积91平方公里,总人口20292人(2017年)。该镇基础设施完善,休闲旅游业日渐兴起,工业及特色农业发展迅速。[1]

中文名: 牛江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恩平市

地理位置: 恩平市东北部

面 积: 91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数量: 20292人(2017年)

概况

位于恩平市北部。面积91平方千米。20292人(2017年)。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牛江墟宝华街。

沿革

明清时属广东肇兴府辖。原为牛岗乡,1958年建牛江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撤区建镇。1996年,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有海外侨胞1.9万人,港澳同胞0.08万人,辖12个管理区(行政村)。

基础设施

牛江镇府所在地圩镇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多人,设中学二所、小学三所,成人学校一所,医院1座,影剧院一座[已关闭]。建有农贸市场,还有侨联大厦等多间商业服务场所。市政建设初具规模,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学:牛江中心小学(位于牛江镇市区),雪茂学校(位于高连管区连湖村之上,由雪茂先生赞助兴建的),根存小学,中学:冯如中学,方寿林中学(位于梨圆管区,由方寿林先生赞助兴建的)牛江镇基础设施完善,区内路网、电网、通讯网等一概而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简介

牛江镇位于恩平市东北部,是我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兼飞行家冯如先生的故乡。总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万亩,下辖12个农村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87条自然村,人口2.3万,旅外华侨3万多人,分布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恩平市著名侨乡。

镇内物丰民富,政通人和,文、教、卫各项事业比翼齐飞。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牛江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乡村道路全面铺设水泥;镇村水泥道路石通;325国道及即将建成的广湛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四通八达;全镇87条自然村开通程控电话,实现100%通话,通讯方便快捷。镇内储藏大量优质石灰石、锡、钨、水晶等多种矿产资源。有库容6000多万立方米的西坑水库,西坑自来水厂供水管道网状铺开,年供水100万吨,贯通全镇,容量1200千瓦发电站1座,1000千瓦以下发站5座,11万伏变电站1座,水电资源丰富,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全镇14所学校全部实现数房化,其中5所是华侨独资兴建的。

牛江镇府所在地圩镇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多人,设中学一所、小学三所,成人学校一所,医院1座,影剧院一座。建有农贸市场,还有侨联大厦等多间商业服务场所。市政建设初具规模,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牛江镇立足本地资源,发挥侨乡优势,发展以水泥为支柱,以皮革及其制品为龙头,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乡镇企业。

牛江镇西北部属石陵地带,地质为冲积土,适宜发展种养业。其中“白水带”名景观,山脚花果成荫,特产“白水带”名茶。镇东南面地势平坦,成天然盘地状,土地肥沃,且位于西坑水库主渠上游,基本上能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是著名粮产区,也是江门市“吨谷镇”之一。从1976年开始至现在,牛江育种场杂优制种已有20多年历史。1988年被广东省农业厅定为省水稻杂优三系制种基地,一直以来共为社会提供三系优种4000多吨,增加经济效益近2亿元。

在市场经济大条件下,牛江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特点,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镇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新的动力。积极吸引外资、民资投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群众发展。目前,牛江镇有外资民资兴办的鳗鱼场600亩,瘦肉型猪养殖场200亩,草莓基地30亩。镇府干部发展股份菜,与化州同庆公司联合开发南菜北运生产基地,种植黄皮、辣椒和青豆1500亩。通过辐射影响、政府牵头、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发动全镇农户种植黄皮、辣椒1000多亩,梅菜500亩。

本镇名人

牛江镇是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师、设计师、飞行家冯如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惯性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冯培德的故乡,是中共恩平县委旧址的所在地,又是恩平市的著名侨乡。

资源矿产

全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总人口20292人(2017年),旅居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达3万多人。全镇辖下12条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89条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24661亩。其中水田面积16820亩,旱耕地面积7841亩,山地4万亩。镇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大量石灰石、锡、钨、水晶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镇水泥厂附近蕴藏的石灰石,经广东省757地质队实地勘探,储量尤其丰富。2006年全镇税收总收入634万元,比上年增长21%。

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迅速。经过多年发展,牛江镇逐步形成了建材、制革、制鞋、铸钢、纺织等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近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现有个体工商户600多户,私营企业24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牛江中南(五羊)水泥有限公司、香港瑞昌制革有限公司、香港富辉纺织企业有限公司、恩平市长大五金铸造厂、温氏集团蟠龙养殖公司等企业。牛江中南(五羊)水泥有限公司2002年被授予广东省“水泥质量检验全优单位”,产品被指定为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水泥供应产品,并获恩平市2004年、2005年、2006年“纳税大户”称号。瑞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皮革800万平方英尺,产品远销欧美各国,是本镇重点创汇企业。富辉纺织城是我市的重大招商项目,主要生产经营纺织、针梳织产品,设计年染色布4800吨以上,将于2008年初建成投产。 农业发展有特色。随着形势的发展,全镇逐步形成以优质水稻、储良龙眼、香(大)蕉、罗非鱼、鳗鱼、马铃薯等特色农业龙头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也已初具特色,江隆米厂生产的中华五星粘、品香濑粉厂生产的品香牌濑粉、龙湾濑粉厂生产的龙湾濑粉响誉市内外。镇内有一座容量67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水利设施完善,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发展种养业的好地方,是恩平市农业大镇,是江门市和恩平市科普示范镇,现正在创建省级马铃薯产业镇。

休闲旅游业日渐兴起。镇内有香港方海农业万亩生态园、香港好所在种养场、河东名人山庄、冯如航园、冯如故居、冯如纪念楼、炯成楼等旅游农业和度假休闲胜地。冯如航园纳入市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爱国教育、科技展示的综合性旅游教育基地,现已做好规划、整地、绿化等工作,2008年下半年对游客开放。河东名人山庄采用中西结合的园林建筑风格,集餐饮、客房、娱乐、会议、运动休闲于一体,是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每年接待各方游客数以万计。

基础事业全面发展。全镇所有村委会全部实现村道硬底化,95%的自然村通水泥道路。镇内有供水1000万立方米的西坑自来水厂,有1200千瓦发电站1座和1000千瓦以下发电站5座,有11万伏变电站1座,供水、供电能力可以充分满足工农业生产及广大群众生活的需要。全镇电视网络覆盖率、电信网络覆盖率、供电覆盖率均为100%,有75%的自然村安装了自来水,有52%的自然村实现了改厕。镇、村两级文化娱乐室57间,篮球场等体育场室45个,文化广场、小公园26个,文艺宣传队2支。教育教学设施完善,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1所,幼儿园7所,在职教师270人,在校学生50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教学质量较高,成绩喜人。建有现代标准卫生院一间,村级卫生站12间,有医务人员40多人,医疗条件较好。

牛江特产

镇西北面山峦重叠、山清水秀,又具神奇色彩,极具旅游开发,创建旅游特色产业价值。且土质属冲质土,适宜发展水果、甘蔗、鱼塘、禽畜等种养业。其中,镇水泥厂周围的石灰石经广东省757地质队实地勘探,储量可供年产30万吨的水泥厂生产100年。

牛江皮革风靡全国。发展制革、皮革制品、鞋业历史悠久、技术过硬。其中牛二层油皮填补了国内空白。

牛江濑粉响誉远近。每逢中秋,濑粉是牛江百姓家庭团聚的必备食谱,也是接待客人、外宾的吉祥食品。

新世纪新形势,牛江镇领导班子提出“六个一”即:“一包泥(水泥)、一张皮、一对鞋、一袋粉(濑粉)、一片菜、一条松”的工农商经济发展战略,大兴特色之风。工农业及各类商业稳步发展,经济势头一片喜人。牛江镇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诚邀各方来客加盟投资办实业,开发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地理资源

牛江镇西北部属石陵地带,地质为冲积土,适宜发展种养业。其中“白水带”名景观,山脚花果成荫,特产“白水带”名茶。镇东南面地势平坦,成天然盘地状,土地肥沃,且位于西坑水库主渠上游,基本上能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是著名粮产区,也是江门市“吨谷镇”之一。从1976年开始至现在,牛江育种场杂优制种已有20多年历史。1988年被广东省农业厅定为省水稻杂优三系制种基地,一直以来共为社会提供三系优种4000多吨,增加经济效益近2亿元。

经济概况

在市场经济大条件下,牛江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特点,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镇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新的动力。积极吸引外资、民资投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群众发展。目前,牛江镇有外资民资兴办的鳗鱼场600亩,瘦肉型猪养殖场200亩,草莓基地30亩。镇府干部发展股份菜,与化州同庆公司联合开发南菜北运生产基地,种植黄皮、辣椒和青豆1500亩。通过辐射影响、政府牵头、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发动全镇农户种植黄皮、辣椒1000多亩,梅菜500亩。

工业发展迅速。经过多年发展,牛江镇逐步形成了建材、制革、制鞋、铸钢、纺织、漂染等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近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现有个体工商户600多户、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个体私营企业15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快速发展。2007年,牛江镇引资增资项目18个,引进外资208万美元,实际利用民资4775万元,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5万元。197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550万元,2007年工业总产值4.6亿元,是1978年的83.6倍。

农业经济发展富有特色。随着形势的发展,牛江镇逐步形成以优质水稻、储良龙眼、香(大)蕉、罗非鱼、鳗鱼、马铃薯等特色农业龙头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也已初具特色,大米、濑粉等享誉市内外。镇内建有一座容量67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水利设施完善,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发展种养业的好地方,是恩平市农业大镇、江门市和恩平市科普示范镇,现正在创建省级马铃薯产业镇。197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47万元,2007年农业总产值9830万元,是1978年66.9倍。

休闲旅游经济日渐兴起。目前全镇发展有香港方海农业万亩生态园、香港好所在种养场、河东名人山庄、冯如航园、冯如故居、冯如纪念楼、炯成楼等旅游农业和度假休闲胜地。冯如航园纳入市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爱国教育、科技展示的综合性旅游教育基地,现已做好规划、整地、绿化等工作。河东名人山庄采用中西结合的园林建筑风格,集餐饮、客房、娱乐、会议、运动休闲于一体,是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每年接待各方游客数以万计。

投资环境

牛江镇基础设施完善,区内路网、电网、通讯网等一概而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镇西北面山峦重叠、山清水秀,又具神奇色彩,极具旅游开发,创建旅游特色产业价值。且土质属冲质土,适宜发展水果、甘蔗、鱼塘、禽畜等种养业。其中,镇水泥厂周围的石灰石经广东省757地质队实地勘探,储量可供年产30万吨的水泥厂生产100年。牛江皮革风靡全国。发展制革、皮革制品、鞋业历史悠久、技术过硬。其中牛二层油皮填补了国内空白。牛江濑粉响誉远近。每逢中秋,濑粉是牛江百姓家庭团聚的必备食谱,也是接待客人、外宾的吉祥食品。

新世纪新形势,牛江镇领导班子提出“六个一”即:“一包泥(水泥)、一张皮、一对鞋、一袋粉(濑粉)、一片菜、一条松”的工农商经济发展战略,大兴特色之风。工农业及各类商业稳步发展,经济势头一片喜人。牛江镇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诚邀各方来客加盟投资办实业,开发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工业发展

近年来,牛江镇立足本地资源,发挥侨乡优势,发展以水泥为支柱,以皮革及其制品为龙头,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乡镇企业。

镇内有中南(五羊)和摩天桥两家民营水泥企业。摩天桥生产的普通硅酸盐325#、425#、525#水泥。其产品获省部优奖和国家博览会金奖。中南(五羊)水泥厂是与广州水泥厂进行联营的合作企业,合制“五羊牌”水泥。中南(五羊)水泥厂被指定为新白云机场兴建的水泥供应商,日产五羊水泥500-800吨,预计年产值800多万元,牛江水泥远销广州、珠海、深圳、中山、东莞、佛山、海南、汕头、海丰、陆丰、朝阳、惠来、惠州等地,曾用于广东广播电视厅、万宝路冰箱厂、东方乐园等的建设。

皮革系列产品是牛江工业的龙头,现有瑞昌制革厂、骏业皮具厂、彩祺鞋厂等民资、外资企业,形成制革支柱产业,瑞昌制革厂生产的猪皮、牛皮、羊皮枝术含量高、质靓,产品远销美、法、俄、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1600万港元。彩祺鞋厂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审批为劳保安全鞋生产定点厂,以专业生产劳保安全鞋,款求新颖多样,共有20多个系列,产品质优,有防剌穿、防酸碱、防滑、防静电、绝电缘、耐油等特点,提供给建筑业、油田、发电厂、矿场、化工厂、航海业、电子厂及其他工人之用。远销海内外市场,预计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视频

年产濑粉超千吨, 产值1500多万元! 恩平牛江镇濑粉节来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