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牛头角巴士总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头角巴士总站
图片来自flickr

牛头角巴士总站英语:Ngau Tau Kok Bus Terminus)是位于香港九龙佐敦谷巴士总站,亦是三条巴士路线的巴士总站,位于佐敦谷北道旁。

历史

旧总站

牛头角巴士总站最初位于牛头角徙置区[1] 中央,即介乎牛头角道、安德道与安华街交界,于1953年10月19日启用,属观塘区大型巴士总站之一。主要为徙置区内超过20座楼宇的居民服务。根据1982年通用出版的《香港街道地方指南》显示,当时以此为总站的巴士路线包括2A6D14B和209。当新总站启用后,原址发展为牛头角市政大厦第二期

新总站

现址位于振华道牛头角道佐敦谷北道交界,于1985年4月14日启用,邻近安基苑淘大花园,前身主要为振华道游乐场佐敦谷工厂大厦

1980年代初期,为配合佐敦谷邨旁将会兴建新住宅大厦,附近的社区设施需要被重新配置,当中包括位于安华街的巴士总站。在前市政局的档案《Permanent Alienation of Chun Wah Road Playground, Ngau Tau Kok》提到,牛头角街市/市政大厦发展工程第二期中,包括兴建新牛头角巴士总站,选址在当时的振华道游乐场,故此后者会被永久拆去。另一份档案《Ngau Tau Kok Marketing/Housing Complex - HO 12》提到,兴建新巴士总站不仅需要拆掉振华道游乐场,还需要把佐敦谷工厂大厦西翼一部份和佐敦谷邨第16座的火水站迁拆,部份佐敦谷渠亦需被覆盖。

新总站终在1985年初落成。根据1985年3月第九零八号政府宪示,新总站范围被划为禁区,专利巴士外的车辆一律禁止驶进新总站,以为总站启用作准备。另外,在前运输局要求下,新总站还附设一条连接振华道佐敦谷北道的单程行车通道,以及一条驳通牛头角下邨和当时新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安基苑的行人天桥,方便居民使用。

重大事故

牛头角巴士总站现址原是一条明渠,从飞鹅山流下来的雨水,经过佐敦谷水塘佐敦谷渠引导至九龙湾。总站旁的振华道地底则是水务管道藏身之处,喉管老化导致爆裂的情况,在千禧年后时有出现,亦引致振华道和牛头角道交界的水务工程不绝,间中影响到巴士总站运作。 若要数新总站启用以来,附近发生过的重大事故,非在2003年肆虐香港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2006年一桩闹出人命的气体爆炸案及2016年导致两名消防员殉职的迷你仓大火莫属。

2003年香港发生了大规模的SARS疫情。其中最受影响的地区便是牛头角和佐敦谷一带,与巴士总站只有一街之隔的淘大花园牛头角下邨情况尤其严重。前者有多名居民受感染后失救,终告死亡,部份居民需要暂时迁入度假村进行隔离,减低疫情扩散的机会。而前特首董建华的夫人董赵洪娉到访同样受疫情影响的牛头角下邨,她一身密不透风的防护衣,事后被传媒大肆抨击,亦成为市民讥笑的对象。SARS过后,淘大花园的发展商恒隆地产出动大量财力宣传旗下淘大商场,以重拾市民信心。

另一件大事发生在2006年4月11日下午,位于巴士总站出口对面、佐敦谷北道牛头角道交界的伟景楼发生煤气泄漏引致爆炸,导致两人死亡及八人受伤。事发前,在佐敦谷北道传来阵阵煤气味,消防警方和煤气公司职员到场了解,深怕会构成危险,封闭了佐敦谷北道和牛头角巴士总站,经查证确定没有危险性后,把现场解封。各部门欲收队离开之际,现场三处地方几乎同一时间发生爆炸,波及伟景楼住客以及牛头角道和佐敦谷北道的行人,其中两名伟景楼住客不幸因此丧生。

事发后,现场包括淘大花园对开一段佐敦谷北道和牛头角道来回方向全线封闭,所有车辆须改用观塘道彩霞道康宁道,以牛头角为终点站的巴士路线需以乐华巴士总站调头,并连同其他路线一同绕经观塘道,直至牛头角道局部开放,巴士才陆续改回原来行车路线。

香港政府事后成立跨部门小组调查事件起因,表示煤气从地下破损了的喉管泄漏出来,再扩散至伟景楼地下大堂,积聚了一定浓度后发生爆炸酿成意外。

2016年6月21日,淘大工业村祝融光顾,打破香港开埠以来工业楼宇火警燃烧时数的纪录,导致两名消防员殉职。

总站路线资料 (巴士)

九龙巴士6D线

牛头角 ↔ 美孚 1958年10月15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牛头角←→荔枝角。“六七暴动”期间停办,翌年1月13日起恢复服务。开办超过50年,见证著香港工业的兴衰,今后继续带给东、西九龙的市民舒适的旅程。现时途经九龙湾启业邨、彩虹邨、新蒲岗彩虹道、黄大仙东头邨、九龙城界限街、花墟公园、石硖尾大坑东邨、深水埗元州街、长沙湾青山道等地。另与其他路线提供八达通转乘优惠,路线包括3M、11D、13D、14、15、16、21、24、27、33A及40等。

九龙巴士14B线

牛头角 ↔ 蓝田(广田邨) 1967年9月16日起投入服务,取代因“六七暴动”而停驶的路线11D,最初来往观塘码头←→油塘。四十多年来见尽工业起飞与没落、商业大厦的崛起、新旧交替的公共房屋,以及交通模式的转变,时刻与观塘区居民同步向前。现时途经牛头角上邨、观塘市中心、蓝田汇景花园、鲤鱼门广场、油塘高俊苑等地。另与其他路线提供八达通转乘优惠,路线包括38、40、42C、62X、74X系、80(P)、80X、83A/X、89、89B、89C、89D/P、89X、258D、259D、268C、269C、277E/P、277X。

过海隧道巴士N121线

中环(港澳码头) ↔ 牛头角 1975年12月17日起投入服务,原路线编号为121,初时来往彩虹←→中环(急庇利街)。通宵过海巴士的鼻祖,为巴士路线发展史揭开了新一页。三十多年来一直与好拍档N122并肩作战,不断延长路线,争取乘客支持。现时途经九龙湾启业邨、彩虹邨、新蒲岗彩虹道、黄大仙东头邨、九龙城宋皇台、土瓜湾高山剧场、红磡海底隧道、湾仔修顿球场、金钟太古广场、中环置地广场等地。另与路线N122提供八达通免费转乘。

总站路线资料 (小巴)

九龙区专线小巴89A线

安泰邨 ↔ 牛头角

九龙区专线小巴89C线

安达邨 ↔ 牛头角

途经路线资料

九龙巴士2A线

乐华 ↔ 美孚 1952年12月22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深水埗码头←→九龙城。“六七暴动”期间停办,同年10月14日恢复服务。开办接近60年,辗转地延长路线,继续贯通东、西九龙。现时途经牛头角淘大花园、九龙湾启业邨、新蒲岗采颐花园、九龙城亚皆老街、旺角弥敦道、深水埗荔枝角道、长沙湾青山道、荔枝角美孚新邨等地。另与其他路线提供八达通转乘优惠,路线包括13D、14、15、16、21、24、27。

九龙巴士13X线

宝达 ↔ 尖沙咀东 1988年5月16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中秀茂坪←→尖沙咀码头。二十多年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东、南九龙的市民带来快捷的交通服务。现时途经秀茂坪邨、观塘乐华邨、牛头角淘大花园、九龙湾丽晶花园、红磡漆咸道北、佐敦道、尖沙咀柏丽大道、香港科学馆等地。

九龙巴士23M线

乐华 ↺ 顺利 1979年12月5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观塘地铁站←→顺利(循环线)。从地铁“修正早期系统”到港铁,40年来一直秉持其接驳铁路的特点,并且扩大服务范围,默默地为观塘区居民守候著。现时途经牛头角上邨、观塘市中心、基督教联合医院、四顺等地。另与其他路线提供八达通转乘优惠,路线包括38、40、42C、62X、74X系、80(P)、80X、83A/X、89、89B、89C、89D/P、89X、258D、259D、268C、269C、277E/P、277X。

九龙巴士28线

乐华 ↔ 尖沙咀码头 1985年3月3日起投入服务,初时来往乐华←→尖沙咀(力宝太阳广场旁)。尖沙咀商业区和旅游区的带动下,总站一再更改,可幸的是,支持它的,从来没变,跨越银禧后,前景续明朗。现时途经牛头角淘大花园、九龙湾启祥道/启业邨、新蒲岗工业区、九龙城宋皇台、马头角伟恒昌新邨、土瓜湾高山剧场、红磡香港理工大学、尖沙咀东部商业区、尖沙咀天星码头等地。

九龙巴士28B线

彩福 ↔ 启德(启晴邨) 此路线于2013年3月28日投入服务,途经彩德邨、彩盈邨、乐华邨、康宁道公园、观塘市中心及九龙湾(九龙湾商贸区、启业邨及丽晶花园),为首条驶经彩福一带的全日常规巴士路线。每日15:00由启德开出的班次停靠此站。另与其他路线提供八达通转乘优惠,路线包括38、40、42C、62X、74X系、80(P)、80X、83A/X、89、89B、89C、89D/P、89X、258D、259D、268C、269C、277E/P、277X。

九龙巴士213X线

安泰(南) ↺ 尖沙咀 2016年7月30日起投入服务。现时途经安达邨、秀茂坪邨、牛头角淘大花园、香港科学馆、尖沙咀柏丽大道等地。由安泰开出的班次停靠此站。

九龙巴士224R线

香港体育馆 → 黄大仙

过海隧道巴士606线

彩云(丰盛街) ↔ 小西湾(蓝湾半岛)

过海隧道巴士606A线

彩云(丰盛街) ↔ 耀东邨 2010年11月15日起投入服务,原为606线的班次。2010年11月15日起,配合606线重组,缩短至耀东邨从当天起。星期一至六头班车至09:00或以前开出的班次,均改为途经九龙湾启业邨、佐敦谷彩盈邨和牛头角上邨前往耀东邨。港岛区行车路线及八达通转乘优惠计划则与606线相同。由彩云开出的班次停靠此站。

参考文献

  1. 牛头角徙置区,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