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猴场会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猴场会议(红军长征路上的重要会议)

猴场会议会址原图链接

简介

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初步恢复了党的优良的政治工作的传统;复活了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军事方针,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了准备;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为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猴场会议

外文名称:Meeting in Hou Chang

会议时间:1934 年 12 月31日

会议地点:猴场(今草塘)宋家湾

主办方:中共中央政治局

会议成果: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

会址

1934 年 12 月下旬,中央红军进抵乌 江南岸。 31 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 ( 今草塘) 宋家湾召开扩大会议,史称猴场会议。

猴场会议是红军入黔后,政治局在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 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坚持渡江北上建立新苏区,完成了红军战略方向的转移;强调加强政治局对作战方针的领导,基本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确立转入反攻,消灭敌人主力的指导思想,使作战方针由消极防御、消极避战转为积极作战、积极防御;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赤化,积极开展政治宣传,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瓦解白军,传播革命火种。猴场会议决定,红军一举突破乌江,直捣遵义,实现了红军处境的根本好转,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猴场会议陈列馆原图链接

猴场会议遗址,在瓮安县草塘镇 ( 猴场 ) 西 1 公里的下司宋家湾。原为宋氏住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四周用青砖砌成墙,高约 7 米,内有正厅 5 间,厢房、下厅齐全,石嵌天井,为标准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房子。墙左侧有碉堡、马房、正厅后面有花园,桶墙右侧竹林掩映,后山古木参天。民国 37 年 (1948年),宋氏因产业纠葛将"一颗印"房子撤散变卖,屋基改作耕地,近年,草塘镇政府和草塘人民在集镇建立猴场会议纪念碑并积极筹资,按猴场会议遗址原样进行恢复,并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李德李富春等人开会时的群像。1982 年 8 月 25 日,经县政府批准,将"猴场会议"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议背景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的正确战略方针。黎平会议后,毛泽东参与最高领导层工作。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直接领导下,按毛泽东"避实就虚"的正确主张行动,挥戈西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胜利中,广大指战员逐渐认识到"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给红军带来的危害,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强烈要求尽快结束"左"倾错误领导,让毛泽东回到红军的领导地位上来。而掌握红军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置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决议不顾,仍顽固地坚持北上黔东、再入湘西的计划,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研究,一路上争吵不休,并散布"到了乌江南岸,红军就该拐弯了,应当沿着打前站的六军团的路线前进"等流言蜚语,企图分散红军主力,沿乌江右岸边打游击边去湘西,实现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他们的行为引起部队思想混乱。毛泽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即将进行的乌江战役。

12月下旬,蒋介石得知红军向乌江南岸前进,急忙改变兵力部署,命湘军陈光中师和赵梦炎旅由黎平进驻剑河,王东原师驻锦屏、江口、沿河一带,章亮基陶广2师向沅渡疾进,李云杰师向会同疾进;命薛岳兵团吴奇伟纵队四个师、周浑元二个纵队尾追红军至镇远、施秉、黄平、三穗一带;命桂军一个军进驻都匀、榕江、独山一带;令川军廖泽旅入松坎驻扎。同时,令黔军王家烈、犹国才4个师集于平越(今福泉)、马场坪、重安江等地域阻截,6个团防守江北从老君关渡以东至岩门渡以西百余里的十几个渡口,以图阻止红军"赤化黔北",还沿江烧毁民房和船只,自以为乌江天险"扼险固守,可保无虞"。[2]

会议内容

面对这一严重局势,李德博古仍不放弃去湘西的意图,提出要红军"一是不过乌江"在南岸打游击;"二是回头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此,中共中央在红军到达猴场的当天(31日)下午5时左右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李富春李德博古伍修权(翻译)。[3]

意义

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重申黎平会议决定,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三人团"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后,红军遵照会议决定,把撤离苏区以来的消极避战变为积极作战,主动出击,恢复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光荣传统[4]。红军按照黎平会议决定的"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的方针,强渡乌江天险,攻占了遵义,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5]

红军传单《出路在哪里?》原图链接

由来

草塘镇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清末及民国初期即被称为"黔北四大集镇"之一。因每月申(猴)寅(虎)日赶场,故俗称"猴场"。

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史称"猴场会议"。

为什么党史军史称"猴场会议"而非"草塘会议",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当时红军作战电文中地名均使用猴场而不是草塘。如,1934年12月30日22时《朱德关于各军团纵队卅一日的行动及其任务的部署》中记载:"今卅日我一军团缺二师及九军团到达龙溪、余庆、白塘之线,二师前进至猴场、陈家寨地域。"

二是参加长征的老同志在回忆录中地名大多记载为猴场而不是草塘。例一,长征中担任毛主席警卫员的陈昌奉于1964年12月《长征经过贵州时的一些情况》一文中谈到:"在广西走了一段路又向湖南和贵州黎平,再转黄平过乌江。过了黄平到江界河,到了瓮安猴场。"例二,杨成武在《强渡乌江》一文中写到:"经过半天的急行军,我们到达了乌江南边一百多里的猴场。"等等。

2010年2月,草塘镇正式更名为猴场镇。

参考资料

  1. 猴场会议新华网 2019-01-20 17:18:08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2. 猴场会议新华网 2019-01-20 17:18:08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3. 猴场会议新华网 2019-01-20 17:18:08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4. 【记者再走长征路】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快资讯网 2019-07-09 19:01
  5. 猴场会议新华网 2019-01-20 17:18:08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