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猴拳是拳术中象形拳的一种。因模仿猴子的各种动作而得名。据记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有了猴舞和猴拳。猴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技术风格,但基本要领却是共同的,近代猴拳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其动作内容既要模仿猴子机灵、敏捷的形象,又要符合武术的技击特点,具有形、法统一的猴拳动作。有的套路还编进一些跌、扑、滚、翻动作,做到神似,表现猴子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猴拳在动作质量、套路编排、表演效果等方面都有提高。1953年以后历届全国性武术表演比赛都有猴拳项目。

目录

武术简介

猴拳,是以猴形猴态和攻防技法融合而成的拳术。猴拳在明代已有记载,传有“猴拳三十六路”(见《江南经略》)[1]。猴拳模仿猴的身型,要求缩脖、耸肩、含胸、圆背、束身、屈肘、垂腕、屈膝。手法模仿猴摘果、攀援,有刁、采、抓、扣等法。步法模仿猴跃、窜、出入,有脚尖步、小跳步、交叉步等。眼神要像猴守物一样专注。技击中,主要运用上肢进行格挡、击打、掐拿等。起腿不多,仅偶用缠蹬、弹等腿法。猴拳的运动特点以灵敏善变、出手脆快为主。现代猴拳中吸收一些腾空翻转(如侧空翻、旋子等)和就地滚转的动作编入套路。猴拳套路一般模仿猿猴出洞、窥望、摘果、争斗、嬉戏、惊窜、入洞等情节编成。

武术历史

中国早在西汉时就有了猴舞和猴拳。西汉长信少府檀长清曾在一个盛大宴会上表演猕猴舞。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 上有“沐猴灌”的名目和图象,描绘的正是猴子的动作。明代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 .拳经捷要》也有猴拳的记载。金铁庵在《醉八仙谱》中指出“拳法之盛行南方者,以七红、八黑、大小天罡、猴拳最为普遍。”峨眉山风景奇秀,其中峨眉灵猴更是拳家的仿生对象。峨眉猴拳遍及全川,拳路较多。

清朝末年(1644-1911),北方有个拳击手脾气暴躁,他因杀死一个恶毒的村民而被抓。当时,杀人罪的判决结果不是死刑就是终身监禁。拳击手的好朋友有些势力,他为了使拳击手的监禁期缩短为8年贿赂了当时的主审法官。对这个拳击手来说,这简直就是因祸得福。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后来的几年里他将会发明一种独特的功夫体制。

拳击手被关押的监狱位于小镇郊外的一个森林。命运很神奇的,他的窗户刚好正对着许多大树,那上面经常有猴子蹦来跳去嬉戏玩耍。他对于猴子稀奇滑稽的动作感到很惊奇,于是每天专注的观察这些动物。他仔细的研究了猴子在各种情况下的动作,数年后,他已经能够很快的区别各个猴子的不同特征。

对猴子的打斗技巧,灵活度,脚上动作进行分类研究后,他发现这些动作与他从小练习的武术拳法有相通之处。于是他决定把猴子的动作与他所练习的拳术结合起来。

监禁的结束标志着猴拳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拳击手出于对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喜爱,将这套独特的拳法以孙悟空这个角色命名。

在悉心研究猴子的动作之后,拳击手已经可以应对所有猴子的反击,因此他根据不同的特点将猴拳分为以下五种形式:长拳、木拳、迷踪拳、硬猴拳、醉拳[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猴拳在动作质量、套路编排、表演效果等方面都有提高。自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以来,历届全国性武术表演比赛都有猴拳项目。

视频

猴拳 相关视频

猴拳
六小龄童老师猴拳

参考文献

  1. 猴拳神技,搜狐,2017-12-28
  2. “猴拳”的来历与特点 ,搜狐,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