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獅子吼
圖片來自charity

獅子吼,或作師子吼(師爲獅的古字)、獅子音吼佛教術語;以狮子是万兽之王,譬喻佛陀是人天极尊,以狮子吼声之震撼、响亮,譬喻佛陀宣说佛法之稀有、無畏。

狮子吼常用来比喻佛陀及其弟子用來降服外道的一種説法方式,如《長阿含經》記載:“如來與大衆中廣説法時,自在無畏,故號師子”,《阿彌托經義疏》:“獅子一吼,百獸皆死,喻佛說法,魔外消亡”。

大正藏》中的大乘佛教經典將其作為佛陀出生即始擁有的能力。但美國贝兹学院教授約翰·S·斯特朗John S. Strong認爲它也可能只是用來比喻佛陀成道後可以回答任何提問的能力。[1]

賓頭盧阿罗汉為佛陀弟子中“獅子吼第一”,此外還有獅子吼菩薩,另《十方廣佛華嚴經卷》:“菩薩摩訶薩有十种獅子吼”。

後世這個詞被民俗化用,如宋朝蘇軾以「河東獅子吼」比喻悍婦[2]。而金庸在他的小説中則將其當作一種武功。舞獅表演也有一種叫“獅子吼”的概念。

目录

參考文獻

  1. 陳懷宇. 獅子與佛陀:早期漢譯佛教文獻中的動物裝飾與象徵 (2010年12月第14期). 政大中文學報: 55-84. 
  2. 「獅子吼」不是指悍婦 而是千年佛教用語. 看中國.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