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玉山小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山小蘗照片来自

玉山小蘗

玉山小蘗照片来自

‧英文名称: Yushan Barberry

‧学 名: Berberis morrisonensis Hayata

‧科 名: 小蘗科(Berberidaceae)小蘗属(Berberis)

‧别 名: 玉山小蘗,赤果小蘗、红果小蘗

‧原产地: 台湾

‧分布: 台湾中央山脉 3,000 公尺以上山区。[1]


基本介绍

‧茎: 落叶灌木 ,高度可达 1~2 公尺;小枝多且长 ,有三出的锐刺 ,刺长 1~1.5 公分。

‧叶: 叶为单生、互生 ,略呈丛生状 ,为倒卵形至倒卵舌形 ,长 1~3 公分 ,宽 0.5~1 公分 ,先端圆钝 ,有刺状尖突;基部狭长 ,为厚膜质或纸质 ,边缘有稀疏的锐锯齿;叶脉不论是主脉或侧脉 ,均在叶上表 ,背二面隆起;叶柄短 ,长 0.2~0.4 公分 。

‧花: 短圆锥花序具 5~10 朵花,紧密,长 1~2.5 公分,近无总梗;花单生 ,鲜黄色 ;花梗长 2~3 公分 ,细长并下垂;苞片稍长于花梗;小苞片卵形,先端急尖,长约 0.1 公分;花萼离生 ,萼片 2 轮,外萼片长约 0.25 公分,宽约 0.18 公分,内萼片长约0.5~0.6 公分,宽约 0.5 公分,两者均为长椭圆状椭圆形或倒卵形 ,先端圆且呈 2 裂;花瓣倒卵形,长约 0.35 公分,宽约 0.2 公分,先端缺裂,基部缢缩呈爪,具 2 枚长圆形腺体;雄蕊长 0.2~0.25 公分,药隔延伸,先端钝;花柱短或近似无;胚珠 2 枚,近无柄;花期在六月中旬或七月中旬。

‧果实: 果实为浆果 ,3 枚丛生于一处 ,呈球状椭圆形 ,首尾两端均钝;成熟时为红色 ,径约 1~1.2 公分;种子 4~5 枚,表面光滑 ,呈深红色 ,长约 0.4 公分。[2]


用途

1.观赏价值极高之植物。

2.药用:叶可治蛇毒;将叶捣碎后涂抹于伤患处,能减轻蛇毒的伤害。根、茎含有小蘗碱棕榈碱,可供药用。性味:全株:苦、寒。效用:全株:清热解毒。台湾民间代黄芩用。


特征

玉山小蘗照片来自

玉山小蘗为特产台湾高海拔森林界线的林缘或高山矮盘灌丛带或岩屑地的小蘗科落叶灌木,属于中性而略偏向阴性的植物,是小蘗属中分布海拔最高者;喜生长于具有薄薄土壤的峰顶上,以东向、东北向为最多。

高度可达 1~2 公尺;小枝多且长,有三出的锐刺,刺长 1~1.5 公分;叶为单生、互生,略呈丛生状,为倒卵形至倒卵舌形,长 1~3公分,宽 0.5~1 公分,先端圆钝,有刺状尖突;基部狭长,为厚膜质或纸质,边缘有稀疏的锐锯齿;叶脉不论是主脉或侧脉,均在叶上表,背二面隆起;叶柄短,长 0.2~0.4 公分。花单生,鲜黄色,张开且下垂;花梗长 2~3 公分,细长并下垂;花萼离生,为长椭圆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 0.5~0.6 公分,先端圆且呈 2 裂,花柱短或近似无;花期在六月中旬或七月中旬,花开时甚为壮观,整棵树枝上都开满了黄色的花朵,连根、材质都呈黄色。果实为浆果,3 枚丛生于一处,呈球状椭圆形,首尾两端均钝;成熟时为红色,径约 1~1.2 公分;种子 4~5 枚,表面光滑,呈深红色,长约 0.4 公分。秋冬之际,绿叶逐渐转红,配上鲜红的成熟果实,令人惊艳。[3]


特色简介

台湾特有种,顾名思义是长在玉山以及邻近中央山脉一带的高山落叶灌木,叶腋具有明显的1到3根锐刺用来抵御动物过度啃食叶片,因此这类植物在中国有“三根针”的别名。倒卵形单叶互生或丛生,叶缘有锯齿。春天开小黄花可引诱昆虫来促进授粉,果实红色,深受鸟儿喜爱有利播种,从开花到结果都富有生态意义。


简介

台湾特有种,分布台湾中央山脉3000m以上山区。落叶灌木;小枝多且长,有3出锐刺。单叶互生或略呈丛生状,倒卵形至倒卵舌形,厚膜质或纸质,边缘有稀疏的锐锯齿。圆锥花序;花单生,鲜黄色。花期在6月中旬至 7月中旬。果为浆果,3枚丛生于一处,呈球状椭圆形,成熟时为红色。种子4~5枚,表面光滑,呈黄色。果期10~11月。[4]

  • 浆果球形,直径约1公分,初为绿色,成熟时呈鲜红色.
  • 台湾高海拔分布之植物中,玉山小蘗是最常见的有刺植物.夏天盛开金黄色的美丽花朵,秋天之际,深红色的果实挂满枝条,十分美丽.大片的鲜红果实,耀眼极了!
  • 秋意正浓,连棘刺也是红通通!


栽培

喜全日照冷凉气候,耐寒、耐旱、耐风、耐贫瘠。以种子或扦插繁殖。


应用

可作盆栽、绿篱。全株可入药。果可诱鸟。[5]


【合欢山】植物篇:其他“玉山”家族

合欢山拍了许多野花,查资料时发现好多都是“玉山”家族,为什么这么多高山植物以“玉山”为名呢?这与它们首次被发现的地点有关。

清朝对台湾山林的认识几近于零,更不用说这些高山植物,直到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才开始进行全岛植物的调查与研究,最初由松村任三负责,后来由早田文藏接手,并于1903年来台采集,当时大量采集的地点就在玉山山区,许多新物种就以玉山为名,一直沿用至今。早田文藏在1908年发表“台湾高山植物志”,纪录山地所产植物79科、266属、2199种,是了解台湾高山植物重要巨著。

刺人的玉山小蘗

玉山小蘗最具威名的,就是枝桠长满螯人的细长锐刺,叶子为倒卵形,丛生在小枝上。植枝高度视其生长环境气候而定,若在避风处或森林界限一带,生长高度可达2公尺,若在强风环境中则高度不超过1公尺。

玉山小檗原产于台湾,分布于台湾中央山脉 3,000 公尺以上山区,多生长于高山棱脊之步道两侧或灌丛中。平时它是绿色的,每年6-10月会开黄色小花,花为雌雄同株,花梗长达2公分,绿色,向下垂,花萼为5-6瓣,雄蕊6枚。可惜我错过了花期(6-7月),据说花开时很壮观,朵朵张开且下垂,十分美丽,整棵树枝上开满黄色花朵,连根、材质都呈现黄色!

0-11月结果,果实3枚丛生于一处,球状椭圆形的浆果刚长出来时是黄绿色的,成熟后变成红色,小巧玲珑、娇艳欲滴。这是天神给带著翅膀的猎人-鸟儿们,最好的食物呢。最有趣的是…叶片也跟著变红,先由叶缘镶了一圈红,再逐渐往内扩散。秋冬时分的红叶亦红得相当令人陶醉。[6]


参考资料

  1. 玉山小蘗 ,玉山小蘗  
  2. 玉山小蘗 ,玉山小蘗  
  3. 玉山小蘗 ,玉山小蘗
  4. 玉山小蘗,玉山小蘗-台北典藏植物园
  5. 玉山小蘗,玉山小蘗-台北典藏植物园
  6. 刺人的玉山小蘗,玉山小蘗-【合欢山】植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