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峰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峰寺,大殿正门两边的四大天王壁画为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杰亲手绘制;第十世噶玛巴在绘画和雕塑方面成就卓越,他的画弥足珍贵,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对虔信者的加持力也不可思议。大殿裙板的二十幅唐卡据说也是第十世噶玛巴所画。玉峰寺的“万朵茶花”享誉世界,是噶玛噶举派领袖第八世大司徒活佛却吉迥乃亲手栽种,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万朵茶花树从每年立春吐艳,至立夏芳尽,历经七个节令一百多天,二十多批两万余朵艳丽的山茶花争相吐艳,被誉为“世界山茶王”、“寰球第一树”。2011年5月怙主东宝仲巴呼图克图委任阿秋喇嘛为玉峰寺金刚上师。阿秋喇嘛对寺院做了大的整顿,重建了破败的厢房,并专门从西藏请来释迦牟尼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四臂观音、莲花生大师、金刚亥母、玛哈噶拉铜像供奉;僧人的修行、学习及寺院的管理也都走上了正轨。

中文名 玉峰寺

外文名 Yufeng Monastery

位 置 丽江市玉龙县玉龙雪山的南麓

投用时间 清康熙末年

类 别 喇嘛寺

开发时间 8:30-18:00

价 格 30元/人(需要有古维费)

附件景点 玉水寨、白沙古镇

季 节 四季皆宜,2-4月看茶花

寺庙简介

玉峰寺,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即公元1700年,历史上规模最大时有九个院落,现存大殿及上下两院。玉峰寺大殿为四合院布局,由门楼、大殿及两虎组成。布局和谐对称。大殿坐西向东,重檐歇山顶,正脊饰宝顶,两端饰兽吻。大殿总面宽16.3米,总进深12.6米。上檐作三桃如意斗拱承托,下檐作弧形轩棚装饰,具有较强的清代建筑风格。室内4棵金柱作垒金盘龙浮雕。顶八角藻井绘密宗佛祖坐宫,横梁裙板绘20个佛像,画面线条简洁,具有藏族“唐卡”风格。

地理位置

玉峰寺虽小,却因有一株山茶而名播海内。寺内有三个院落,闻名遐迩的“万朵茶花”植于北院中。相传,这株茶树系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所植,先有茶树,而后建寺。这株“山茶之王”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山茶为两株不同品种的山茶(一为“狮子头”,一为“早桃红”)嫁接后成为一体,直径34厘米,高仅2米,但树冠面积达56平方米。每年立春后争相吐艳,立夏花尽,在7个节令的100多天中,先后分20多批开放,每批千余朵,共开2万余朵[1] 。多为并蒂而开,花为九芯十八瓣,花似七寸茶盘,大枝叶编成“三坊一盖、二丈见方的花棚”,正面看宛如一开屏的孔雀。万朵山茶一树霞,花团锦簇似山茶,被誉为“环球第一山茶花”。每年春天前来观赏茶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在花丛中,花在人群中,人花争艳,其乐无穷。玉峰寺与北岳庙、北沙壁画成为丽江的重要文化旅游景区。

兴盛景象

玉峰寺位于玉龙雪山下,从丽江古城可以包车前往玉峰寺。玉峰寺院坐西朝东,由门楼、正殿、左右厢房组成四合院,布局对称和谐,明显不同于藏区碉房式寺院建筑。大殿楼额悬挂“苍芝荫玉”四字,系乾隆年间至丽江任知府的孔子后代孔继炘题写。寺院周围松柏茂密,泉水潺潺,汇集成湖,风光秀丽。每年2月至4月是丽江的春天花季,玉龙山上白雪皑皑,红梅未绽之时,玉峰寺的山茶,就已一树红霞,笑脸迎人;而当桃李凋零,青果满枝的时候,它仍花团锦簇,如火如荼。从立春至立夏,100多天,先后开放20来批,一批未蔫而一批又含苞待放,每批1000余朵,总共要开20000余朵,每朵有五至七寸盘子那么大。“万朵山茶”,因而得名。花事之盛,在它的同伴中,实为罕见。三月,开花尤多,云蒸霞蔚,把整个殿宇映得通红,故又称“照殿红”。这时节,远近的居民,外地的客商,呼朋邀伴,携盒带浆,兴致勃勃,争相前往观花,一时游人如织,无异佳节。二是立地可赏。一般的古山茶,多为树干高疏,宜远观,不宜近赏,远望一树红,近看凌云中;玉峰山茶,主干虽有水桶般粗细,却仅1米多高,其茂盛的枝干不是冲天凌空,而是被园艺师精心培育,巧妙地组成三坊一盖、二丈见方的花棚。步入庭院,花枝拂袖牵衣;花朵在眼前头上竞相开放,人在花树旁,花在人群中,令人目眩神迷。三是鸳鸯并列。赏花人若是细心,就会发现树若一棵,花开两样:一是“九蕊十八瓣”,酥嫩艳莹;二是“单蕊大山茶”,喷雪吐焰,有的单花缀技,有的并蒂开放,枝条交错,难解难分,令人称奇。原来,这是两株不同品种的山茶并肩长在一起,天长日久,变得密不可分,俨然是一株了[2]

视频

玉峰寺万多茶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