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清元始天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5个义项): 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变形金刚》人物 玉皇派 网易手游《西游神魔决》中的符印 《西行纪》中的角色 元始天尊 - 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其他虚拟人物相关 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T01d801a86423c74042.jpg

昆仑山与玉京山不同,昆仑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罗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圣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圣境之上曰无极大罗天”。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

 5

本词条 名片文字过长,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元始天尊

外文名称: The start source tianzun(Holy)。

其他名称: 玉清元始天尊。

61379C015DE4BB8DBAFA47BEA815D3CD.jpg

神话体系: 道教神系。

所属- 先天化身之一。

居所: 大罗天玉京山玄都玉清圣境清微天宫.

司掌- 万物之主。

象征: 《玉京山》、《郁罗萧台》、《混元珠》


父母: 无。

出生日期: 混沌之前 , 太古之先。

逝世日期- 不生不灭。

代表作品: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

主要成就: 开天辟地 ,历劫度人 。

信仰- 道教

身份- 道教最高神三清之首(玉清)

三清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1何谓"道” 原夫浑沦之未判,神灵之未植,而为冥妙之本者,"道”也。"道”,莫穷其根本,莫测其津涯,而有大圣人禀之而生于其间。故谓之:"无始”者,即-"太上”也。太上生乎"无始”,起乎无因,为万道之先,元炁之祖也。无光无象,无色无声,无宗无绪,无师无上,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故称:"大道”。

太上为道之祖宗,体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道教最高信仰就是"道”即"太上无极大道”,"道”无始无终、无形无相、无边无际、无师无上的永恒存在。

"道”在基督教称为"上帝”、伊斯兰教称为"真主”,在佛教称之为"法身”,道教称之为"太上老君”,只是各个宗教名词不同罢了。

摩西和上帝的一段对话。摩西对神说:“他们若问我,"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神(太上)就回答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为什么太上老君是"自有永有”?"自有"是"无始”,"永有”是"无终”,因为太上老君乃"无生之至精”,造化自然者也!

"道”者,虚无自然,难名之神,强名曰"道”,"道”是太上老君的称号,太上老君(道)的化身是三清天尊。

"太上老君”是什么意思?

太上--至高无上,老--乾阳,君--性王,"至高无上的性王”,就是"大道”的意思,"太上”就是"清静至极”的"道”,太上就是"道”的意思,卓然独立,自然而然的永存,"太上"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道”是自有永有的神。万象俱尽,唯道独存。万教争长,惟道独尊。


" 太上曰:法有千万,得一是道,天下万教,源归大道, 吾劝后辈门人,不可己是人非,宗源一体。

吾悯众生,分身下界, 为度众生,历劫演化,随方设教,教名不一,吾于东方,即立东方之教,吾于西方,即立西方之教,观其习俗,因人施教。 道”是自有永有的神。万象俱尽,唯道独存。万教争长,惟道独尊。 2=道与三清= 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万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无之中,凝自然之真而为体,广大无边,应化莫测,非阴非阳,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无量劫运之端,(太初、太易先天五太)之前,(肇布玄元始三清)而生太极,三清为太上老君所化的三位尊神。

鸿蒙未剖之时,虚无一点灵气结成一团元光,为无极之主乃化先天教主。第一化-天宝君,元始天尊。

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

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万物。

阴抱阳。生天地。生仙佛。生圣。生贤。倶以从道而生。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

太上老君开辟天地的历史:(无极过渡太极):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宫→元皇→太上皇→伏羲..... 3=历史形象=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正一盟威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 90版《封神榜》元始天尊-吴慈华饰 90版《封神榜》元始天尊-吴慈华饰 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

【元始天尊】一词五世纪晚期才出现于南齐(479-501年)严东注:《度人经》中。严东注:《度人经》卷二:"元始符命,时克升迁”句注云:"东曰:“元始天尊说经之时,命召十方无极世界”。卷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句注云:"东曰:元始者,天尊也”。"这里用"天尊”疏解"元始”,说明尚末普遍流行【元始天尊】之称。六世纪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元始天尊列为道教的最高神,从此,"元始天尊”概念才逐渐流行 。

【元始天尊】东晋末年灵宝经所记载的最高神,太上大道君是东晋中期上清经所记载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则是东汉末年天师道所记载的的最高神。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时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际,天光冥远。浩漫太虚中,物化盈亏相生相克,若浮若况,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没纷纭,先天神只飘荡无凭。万物销铄咸灭。时无极圣众、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坏法身,遇此劫会,被混沌销铄,渐丧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会永失无存,拔尽本根。万众只有仰靠元始祖尊开创新宇,托付真身。 。 [[

A92250b735560068090eaa8687a2f196367c7c9e3b5c2-ug14Y4 fw658.jpg

]]

唐代末期,道士闾丘方远在【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把元始天尊编排在神谱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渐推崇玉皇大帝,三清尊神成为一种象征,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后来三清尊神改名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创造于东晋末年的灵宝经,形象和名号来自道教的【天尊】称号,及另一道教创世之神元始天王。最早记述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的经书,是《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等灵宝经:690、638,当中许多经卷都叙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灵说教[3]:71,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 :677 4=形成历史=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正一盟威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 90版《封神榜》元始天尊-吴慈华饰 90版《封神榜》元始天尊-吴慈华饰 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

【元始天尊】一词五世纪晚期才出现于南齐(479-501年)严东注《度人经》中。严东注《度人经》卷二:"元始符命,时克升迁”句注云:"东曰:元始天尊说经之时,命召十方无极世界”。卷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句注云:"东曰:元始者,天尊也”。这里用"天尊”疏解"元始”,说明尚末普遍流行"元始天尊"之称。六世纪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元始天尊列为道教的最高神,从此,【元始天尊】概念才逐渐流行 。

元始天尊是东晋末年灵宝经所记载的最高神,太上大道君是东晋中期上清经所记载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则是东汉末年天师道所记载的的最高神。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时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际,天光冥远。浩漫太虚中,物化盈亏相生相克,若浮若况,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没纷纭,先天神只飘荡无凭。万物销铄咸灭。时无极圣众、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坏法身,遇此劫会,被混沌销铄,渐丧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会永失无存,拔尽本根。万众只有仰靠元始祖尊开创新宇,托付真身。 。

唐代末期,道士闾丘方远在【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把元始天尊编排在神谱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渐推崇玉皇大帝,三清尊神成为一种象征,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后来三清尊神改名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创造于东晋末年的灵宝经,形象和名号来自道教的【天尊】称号,及另一道教创世之神:【元始天王】。最早记述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的经书,是《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等灵宝经:690、638,当中许多经卷都叙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灵说教[3]:71,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 :677。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在历史上的出现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认为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这是道教上清派的观点。 如《真灵位业图》此类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元始】之名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枕中书):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后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

他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 元始是宇宙生发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紫云之阁,碧霞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并众神仙都要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主】,传众仙之祖,地位极高,但具体形象的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至南梁时,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著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将天地宇宙中的神灵共分七阶。第一阶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这既正式确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个道教体系中的独尊地位,又通过称【元始天尊上合虚皇道君】,从而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虚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证。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道藏》第3册,第272页)。 5=奉祀= 道教宫观大多设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于大殿神像之中位。在大型道教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或神像,均以元始天尊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中国民间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 6=宫观= 【元始天尊】庙位于岱阳之西傲徕峰下,又名扇子崖石庙。东西长26米,南北宽16. 35米。明代创建,历代重修,建国后倾圮。1988年重修,由元始天尊殿、卷棚、东西配殿与山门组成。元始天尊殿3间,面阔10.75米,进深7.3米,通高7.3米。条石筑,冰盘式出檐, 板瓦硬山拱形顶。南向开一门两窗,石条雕成。殿内条石铺地,后神台供【元始天尊像】,四周有18尊立像。

殿前卷棚3间,面阔9.85米,进深4.25米,通高5.55米,二柱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正间前后开门,次间开窗。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5米,进深4.3米,六檩前廊式。


山门位于正殿东侧,东向,砖柱券石砌拱形门,门高2.45米、宽1.5米。

【元始天尊】殿西有【地母宫】3间、【吕祖祠】3间两层、【太阳庙】3间、【太阴庙】3间及【圣贤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