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玉真公主死后真的埋葬在敬亭山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真公主

来自网络的图片

玉真公主死后真的埋葬在敬亭山吗玉真公主,名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是武则天的孙女。她的童年,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的。玉真公主出生不久,母亲被武则天派人杀死后抛尸。玉真公主目睹了宫廷斗争最错综最血腥的场面,处处留心,小心谨慎。十一二岁,就开始慕仙学道,向往静修的生活。作为唐玄宗的亲妹妹,兄妹从小相依为命,感情很深。在唐睿宗和唐玄宗两朝,玉真公主地位十分显赫,经常向爸爸和哥哥推荐干部。王维和李白都是她推荐上去的。[1]

玉真公主还是一名女道士。由于玉真公主很得宠,团结了李白、王维、高适等文人,也团结了道教头面人物司马承桢、元丹丘等人,睿宗和玄宗,为她在长安、洛阳、终南山、王屋山等地大修道观。20岁的玉真公主和23岁的姐姐金仙公主一起向父亲唐睿宗提出要出宫做女道士,提出为“母亲祈福”。

天才、地才与人才

徐增的《而庵诗话》中说:“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摸,摩诘精大雄氏之学,篇章字句,皆合圣教。”

严羽也说过: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所以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者,是天才,因为是天纵之才;杜甫是现实主义者,是地才,尝尽人间百态,写实;王维是田园诗人,讲究诗情画意,人间温情了,所以说是人才。

杜甫被称作“诗圣”,杜诗被称为“诗史”,是后世给与的高度评价。盛唐当世最推崇的诗人,一是李白,二是王维。王维诗歌建树和诗歌造诣没有李白高,王维诗中的山水,特别是辋川的“空”与“绿”,后人如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又难以超越。无论是李白的想象力,杜甫的真与忧,王维的淡泊与禅意,白居易语言之通俗,李商隐的深情绵邈,还是杜牧的雄姿英发,都是诗中瑰宝,不分伯仲。

总成绩排名,大体上李杜要高王维半个肩膀。讲唐诗,必李杜,这是被普遍认为的两个巅峰,第三名到底是王维、白居易李商隐三人其中哪一个,后世历来有争议。李杜相比,二人各擅千秋,李白高处,杜甫不能为;杜甫深处,李白亦不能为。两人实在不在诗歌风格一个频道上。

玉真仙人与地才王维

王维出生在公元701年,与李白是同年生,比杜甫大12岁,这一年武则天当政。9岁时候的王维便能够吟诗作对,而且对音乐的造诣也很深厚,弹得一手好琵琶。15岁之前,王维都与弟弟王缙遍访名仕,在家刻苦学习.

公元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王维与弟弟王缙离开家乡,因父亲早死,兄弟二人来到东京洛阳经商创业,但是很快创业失败。唯一的收获就是王维的名气大了,逐渐在两京传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就是王维15岁秋天所做。两人将目标转到科举之路上,除了要学习之外,还得多结交权贵。初次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了,王维并没有气馁,相反他的名声在长安却逐渐大了起来,帅哥加上富二代,最终和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李成器和玄宗弟弟岐王李隆范搭上了线,成了王府中的常客。

公元9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王维又一次参加科举。经过李隆范的引荐,结识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在道观里当个女道士,搞了个音乐沙龙,邀请当下的风流才子社会名流前来参加。

李隆范在被邀之列,带着王维前去参加,并推荐王维上台表演节目。王维怀抱着琵琶,长发披肩,一袭白衣,英俊潇洒,很酷很艺术,个人形象和才艺一下子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也引起了比王维大8岁的玉真公主的注意力。

李隆范就趁机隆重介绍了王维不光是文艺小青年,还熟通诗书,让王维那以前所做的诗歌都呈给玉真公主看,玉真公主看后惊叹的说,这些诗歌我早都读过了,一直没见到真人,原来是你呀。说完就连忙把王维带到后面的屋里去了,大概过了半个时辰,给王维换了一身干净的丝绸衣衫,让王维坐在客人中间。

当年科举,王维成了状元。中了状元后,唐玄宗给了他一个太乐丞的官,正五品。这一年,王维是个22岁的美少年,深得唐玄宗器重。

玉真仙人与天才李白

李白年轻时候是一个相当职业的剑客,他的师父是大唐第一剑客裴旻。李白凭借一身好武艺,云游天下以武会友。他在天台山结识了司马承祯。司马承祯道号白云子,他比李白大许多。初次见面,他就惊叹:看小哥骨骼惊奇,真乃百年难见之练武奇才。于是收李白为徒。

唐玄宗信道,幕司马承祯大名,在长安附近的王屋山修了一座道观,让他在那主持。同时,让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也跟随他修行。那时候的女道士并不落发,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沙龙会所。会所的女道士要么有才,要么有地位。开元十七年,李白见到玉真公主。见面第一件事,李白写了一首《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王维因为手下人排练时舞了黄狮子被贬,玉真公主也是很郁闷的。于是,皇帝决定给她找个如意郎君,选中了一个神仙,名叫张果老。张果老说,这事我要考虑考虑。等到玄宗再派人去找他的时候,张果老玩失踪了,留下一首诗:

娶妇得公主,十地升公府。

人以为可喜,我以为可畏。

张果老走了,玉真公主怅然若失。好在,李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李白是来找司马承祯的。就在这里,他遇到了司马老先生的女弟子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瞬间眼睛一亮,于是,李白顶替了王维的位置,住进了玉真会馆。

很快,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帮助下,玄宗皇帝召见李白了。玄宗皇帝对李白很赏识,封他为翰林。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李白有一个爱喝酒的毛病,常常让玄宗皇帝和玉真公主都很不快。以至于闹出了醉酒写诏书、让高力士帮他脱靴的糗事。这件事的后果就是李白被“赐金放还”。李白被辞退之后,玉真公主当然很不高兴。他找皇帝哥哥去大闹了一场,结果也无济于事。

因为卷入了永王谋反案,李白被下了牢狱,后被流放到了夜郎。乾元二年,朝廷大赦。李白才从流放地回来。回来之后,他去了宣城敬亭山。于是又跟玉真公主到了一起。

在此地,李白写下了那首千古名诗《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与王维

李白王维同年出生(公元701年),诗气才情都很爆棚,但在两人的阶级地位却悬殊很大。王维出身河东世家大族,帅哥加富二代,家族有很多人担任过大官,从小就受到家族的推崇。李白出生名门的背景很可能是虚构的,一家人偷偷地跑回四川,还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连正常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走请人举荐的途径。李白一生想要“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最后也只当了个给玄宗写诗娱乐的翰林待诏。

两人都是当时的大诗人,有过一段时间都在长安,他们的共同的好朋友有杜甫、孟浩然,同是玉真公主的座上宾,理论上两人是有机会相遇,至少诗歌上是有酬唱的,但是查遍所有资料,就是没有二人的点滴来往记录。

据有心人排查:

开元十八年,前辈诗人贺知章常约张旭、李适之、崔宗之、李白等名士于长安市上开怀畅饮,后来就有“饮中八仙”之美名。而他们就没有邀请过王维。

开元十九年,前辈诗人张九龄第三度奉诏入京,闲余之时就多次邀上王之涣、王昌龄和王维等人于长安城郊渭河之滨把酒论诗,而他们也没有约请过李白。

天宝二年,诗人王昌龄裴迪、王缙等人相约了王维游长安青龙寺悬壁上人院并一起赋诗,说好每人写一篇同题诗以作纪念。这一次游玩,大家没有叫上李白。

天宝三年,贺知章向皇上提出辞职归隐得到允诺后,当即约请了几位朝中大员及文朋诗友到长乐坡出席送战友的最后晚餐,其中就有李白,但也没有喊上王维。

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到底是么原因?

于是有人根据资料研究如下:

他们都爱上了同一个女人——玉真公主。他们也不是文人相轻,而是因为他们是情敌。

公元921年,王维认识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帮助他成为状元。王维在京城有了官职,自然成为了玉真公主的别墅常客。

可是,玉真公主遇到李白后,两人都崇尚道教,都是道教领袖司马承祯的弟子,有而共同语言。在唐代,佛与道可谓是劲敌。李白就像一道仙风,遇到了玉真公主这潭西湖的水,马上有了美的风波。李白的诗才和剑法,都是当世一流,这自然更让玉真公主倾心。

李白结识玉真公主的目的,就是想谋个一官半职,而且也成功了,成为翰林待诏。只是李白的醉酒,引起了玉真公主的反感。她又想起了王维的好。

王维娶老婆时,应该没有征求玉真公主的意见。因此他被贬官放出京城时,玉真公主没有为他求情。才高绝顶的王摩诘,也不耻于自己吃软饭的行为,背着被人指指点点的耻辱过日子滋味也不好过。放逐的生活时间长了,王维又想到了玉真公主的好。于是,他辞掉了官职,又走进了玉真公主的别墅。

可是,时间长了。玉真公主对王维又反感了。她又怀念起了李白的风流倜傥。李白狂放的性格,又得罪了高力士与杨玉环。玉真公主就向玄宗赌气,她要去敬亭山修道去了。

后来,公元761年,王维离世;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葬在了敬亭山;公元762年,李白溺亡,葬在了敬亭山下的当涂县。[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