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少石

王少石
出生 1940年11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书画家
知名作品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

号睡盦、石叟。安徽宿州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曾任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

现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省书协艺术顾问。

目录

人物简介

王少石,1940年11月出生,安徽宿州市人。

原名秉杰,号睡盦、红楼印痴、石叟等。

室名"红楼百印斋"、"黄石轩"、"九砚楼"、"三缘堂"、"百宋斋"等。

1964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

原宿州市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

曾任政协安徽省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

2006年被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创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即在安徽画坛崭露头角,经常发表篆刻作品和大写意花鸟画。早期治印向单孝天先生请教。先后师事萧龙士、许麟庐先生,并向李苦禅先生请教。精篆刻,汲取秦玺汉印及皖派、浙派之长,形成个人厚重苍老之格调。工篆书,将石鼓文、金文、汉碑额融会贯通,沈雄浑厚,自然天成。擅长写意花鸟,又喜画佛,从齐白石、吴昌硕上溯扬州画派、朱耷、徐渭、陈淳、梁楷等,以篆书入画,苍茫古朴,继承中国文人画之优秀传统,熔金石书画于一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及国际性展览,多次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刊物及书籍中发表。重要展出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沈阳)、首届国际书展(郑州)、首届国际红学会(美国)、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展(新加坡)、中国驻外使馆陈列展(西欧)、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北京)。

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作品先后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书法》杂志、《西泠艺丛》杂志、《红楼梦学刊》杂志、《中国书画》杂志、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及日本《新书鉴》杂志等,并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书法集》、《中国篆刻全集》第五卷、《中国学者墨迹选集1900-1999》、《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现代书法大系》、《世纪之光-九九归一翰墨抒怀》、《30年30家-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位书画艺术代表人物作品选》、《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100幅中国名画--中国画坛十大家百幅名画典藏》等重要典籍之中,得到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及艺术家的赞赏。许麟庐先生题其《荔枝图》曰:"少石仁弟全以篆书入画,苍茫古朴,格调独到。"题其《水仙双鸭》曰:"少石弟此帧笔墨潇洒生动,精作也。"题其《菩提古佛》曰:"少石弟庚午春从事画佛,此帧以渴笔写成,大似金农一流。麟庐喜为题记。"题其《松鹰图》曰:"少石弟画雄鹰墨沈淋漓,其金石气概跃然纸上,佳作也。七十三叟麟庐题。"冯其庸先生题其《菊石图》曰:"此幅意在苍石白石之间,此黄石轩得意之笔也。"题其《菊花八哥》曰:"八大之神,青藤之韵。"许麟庐先生评批其印稿曰:"浑然无敌"。曰:"雄浑烂漫,方中圆圆中方,大似魏碑刀法。"曰:"似乎漫不经心,然精妙之处全在内心修养也。"曰:"布局简繁疏密有致,刀法顿挫有味,颇见功夫。"曰:"安排妙极,刀法韵味均臻上乘,可与西泠八家媲美矣。"刘开渠先生评其《红楼梦印谱》曰:"治印甚佳,章法构形多样,刀法灵巧而稳健,朴素而俊秀,富有风韵。"(书信)2007年10月17日,在宿州市书画晋京展专家座谈会上,美术史论家孙克先生指出:"印象最深的是王少石先生的大篆,在近当代来看,能写得这样厚重有力,而且很随意、很自如,非常高的水准,非常少见。"(录音整理)许麟庐先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嘱其所治常用印多达数十方,许先生最为常用之印出自齐白石、钱瘦铁、邓散木三家,其后即为王少石。为冯其庸先生刻印数十方,冯先生专著《梦边集》、《秋风集》、《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扉页用印出于王少石之手。曾为刘海粟、刘开渠、朱屺瞻、朱丹、萧龙士、秦岭云、张君秋、石少华、顾景舟、韩美林、侯北人(美国)、余英时(美国)、今井凌雪(日本)等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刻印,并为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刻藏书印。所作《红楼梦印谱》1986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冯其庸先生为之题评并作序。封面及扉页由启功、许麟庐、沈裕君先生题字。《人民日报》海外版、《瞭望周刊》海外版等数十家报刊向海内外介绍。

论文

曾发表书画及文博学术论文多篇,为《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撰稿人之一。

主要论文:

《中国印章名称考》、

《论书法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兼谈当代书法热》、

《继往开来各领风骚-论历史对书法和书法家的选择》、

《一件三国越窑白瓷熊灯引起的思考》、

《请吴之璠松荫对奕图竹雕笔筒-兼谈吴之璠的生卒年代》、

《清黄花梨龙凤纹罗汉床》、

《萧龙士与江淮大写意画派》等。

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从中汲取营养。

精鉴赏、富收藏,所藏古瓷、古玉、古砚及明清家具,珍稀之品甚夥。

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艺术百科辞典》等多部辞书。

1995年,中央电视台曾在《东方之子》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