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敏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敏川(1889年3月22日-1942年9月2日),有时单用“锡”作为笔名。出生于彰化县街北门外,毕业于师范学校,任教于彰化公学校,为台湾文化协会末代委员长。

简表说明

左:王敏川肖像。右:1925年《台湾民报》第69号封面,右上圆形章为王敏川的专用印章。原图连结
姓名    王敏川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西元1889年3月22日
逝世日期  西元1942年9月2日
 职业    社会运动家    
出生地点  台湾彰化     
毕业院校  彰化公学校、早稻田大学


人物简介

王敏川先生,台湾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字锡舟,笔名或单署一“锡”字,台湾彰化人,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廿二日生。系“汉学仔仙”王延龄之次男。少受孔孟之教,读汉诗、古文,虽陷居异国,终身以汉民族自居。1909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即在母校彰化公学执教。1919年负笈东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时正欧战之后,社会主义思潮澎湃,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中国则发生五四运动,民族自决之浪潮冲击各殖民帝国,东京之台湾学生受此影响亦有自觉者,敏川因此积极参与林献堂所领导之台湾民族运动,1920年加入“新民会”,并负责筹办《台湾青年》杂志,逮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即加入为会员。两年后毕业返台。1923年4月《台湾民报》创刊于东京,担任干事,与社长黄呈聪连袂返台,“宣传民报使命,并劝募读者”,开始以文字唤醒民众,并积极推展文协活动。同时与蒋渭水组织“台北无产青年会”。反对说日语,提倡地方文化,鼓励体育。旋被当局禁止,遂又组织“台北青年读书会”,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并吸收各种主义思潮,一面支援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复招日人之忌,控以违反治安警察法罪名,将为首者蒋渭水、王敏川、赖和、蔡培火等二十九人投诸狱中,是谓“治警事件”。击狱数月,于狱中读书打坐,有“狱中杂咏”十馀首。出狱后仍以记者为业,唯渐抛弃日人终会以平等相待之幻想,开始采取针锋相对的抗争路线。一面深耕社会基层,利用文协举办之各种活动以唤起民众,提升其文化水平及“妇女自觉”。而因路线不同,致使文协发生分裂,林献堂、蒋渭水等文协旧干部成立台湾民众党;新文协主张阶级斗争,以连温卿、王敏川为领袖,王敏川出身“社会主义大本营”之早稻田大学,为积极的左派,在新文协中迭任要职,当选组织部主务兼教育部部员,转青年部部员,后又在“上大派”之支援下,渐取连温卿之地位而代之,由财政部及青年部部长,晋升为中央委员长兼财政部长。1931年冬,日殖民当局检举台共,而身为文协委员长之王敏川曾率众参加简吉在台中召开之“台湾赤色救援会筹备会”,因此他和新文协十馀位中委,皆遭逮捕,被处以四年徒刑,加上未审前之留置,共坐了六年黑牢。唯判决书仍注明其为“非党员”,即非台共份子。在狱中受尽折磨,至1938年始获释出狱。时为七七之后一年,日本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入战时体制,现实之政治环境,已不容他论政,唯有三缄其口,沉默是金。更何况在狱中受尽折磨,健康大受斲丧,出狱后更是贫病交迫,延至1942年9月2日抑郁而终,年五十六。光复后一度入祀彰化忠烈祠,却在民四十七年以“台共匪干”之罪名遭官方撤除,至今尚未平反[1]

影片分享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