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时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时龙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出生 1966年8月
湖南省祁阳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王时龙,男,汉族,1966年8月生,湖南祁阳县人,198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4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 “高效低碳制造系统” 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

现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4]

人物履历

1984年8月至1988年8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8年8月至1991年1月和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习,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91年4月至2000年12月先后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0年12月晋升为教授。

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在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

2001年1月至2001年6月在英国University of Exeter作Research Fellow,

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任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其间2005年10月开始主持工作);

2005年12月至2016年7月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期间2008年7月至2014年3月兼任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6年7月起任重庆大学副校长。

研究方向

制造自动化、专用数控机床(如多股簧数控加工机床、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核电后处理装备、智能控制与协同监控、企业信息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主讲课程

主讲"Manufacturing Method"、"制造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等课程。

人物经历

王时龙教授曾在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在英国University of Exeter 作Research Fellow,在英国sheffield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兼任职务

王时龙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高效低碳制造系统"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制造技术与机床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等,曾为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专家组专家。

主要贡献

长期从事数控加工机床、装备数字化控制技术及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30项,其中获权2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3部。担任《重庆大学学报》杂志主编、《机械工程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学术期刊编委。

获得荣誉

2007年获“重庆市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

2008年评为重庆市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6]

2014年获得“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7]

发表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20多篇。已发表的10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王时龙
自动化技术专家 王时龙先生

1) S.L. Wang, H. Xia , F. Liu, G.B. Tao , Z. Zhang,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Mapping of Manufacturing System,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2.10(129),p518-523

2) Wang SL, Lei S, Zhou J, Xiao H. Mathematical model of strand twist angle and diameter of stranded wires helical springs.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v24, n6: P1203-1210

3) Wang Shilong, Li Xiaoyong, Lei Song, Zhou Jie, Yang Yong. Research on torsional fretting wear behaviors and damage mechanisms of stranded-wire helical spring.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n8, v25: p2137-2147

4) Peng Yuxin, Wang Shilong, Zhou Jie, Lei Song. Structural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a machine tool for stranded wire helical spring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2, n1, v31, p: 34-41

5) Wang S L, Zhao Y, Zhou J, et al. Static response of stranded wire helical springs to axial loads: A two-state model[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3, 227(7): 1608-1618

6) Li XY (Li, Xiaoyong), Wang, SL (Wang, Shilong), Wang, ZJ (Wang, Zhanjiang), Li, PY (Li, Pengyang), Wang, QJ (Wang, Q. Jane). Location of the first yield point and wear mechanism in torsional fretting. 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13,Volume: 66,Pages: 265-273

7) WANG, S.L., GUO, L., KANG, L., LI, C., LI, X. and STEPHANE, Y.M. Research on selection strategy of machining equipment in cloud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4. Vol 71, 1549-1563

8) Changsong Li, Shilong Wang, Ling Kang, Liang Guo, Yang Cao,Trust evaluation model of cloud manufacturing service platfor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4, Vol 75, Issue 1-4:p489-501

9) Zhu Rui, Wang Shilong, Zhu Zheqi, Yi Lili. An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tool flow[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014, 228(8): 959-968

10) Zhao, Y (Zhao Yu), Wang, SL (Wang Shilong) , Zhou, J (Zhou Jie),etc. Three-stag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Dynamic Model Parameters of Stranded Wire Helical Springs.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5,v28,n1:p197-207

社会评价

人民网予以高度评价,提升国之重器 他将齿轮转出世界一流。 喜欢艺术却被"骗"来学机械 30岁成为最年轻国家课题负责人;研发中国首台全数控高效大型滚齿机 打破国外垄断;国家需要就是他的科研目标 新研究让每个零件成为智能体;坚持在教学一线 自创"钓鱼竿"理论培养学生。

视频

王时龙: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2020年05月26日发布

【重庆大学】对话王时龙 2020年06月02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