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晓成(湘南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王晓成:湘南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博士生导师

王晓成,男,出生于1954年1月,湖南宜章[1]湘南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


基本情况

197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任衡阳师范学院副院长,现任湘南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校体育学会副理事长。[3]

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个人,先后荣获全国体育新苗奖、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个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湖南省“高校十佳优秀领导干部”、湖南省优秀教师。[4]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高校管理与体育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过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8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省级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4部。[5]

体育重点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

体育专业实行主辅修制》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7]

论文“省级体育重点专业建设之路”获湖南省高教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成果一等奖。[8][9]

“女排精神与明星效应对郴州的知名度及体育事业的辐射影响作用”获湖南省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10]

“小康社会高校体育资源需求心理对教学改革原创作用的研究”和“体育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分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二等奖。[11]

湘南学院简介

原图链接湘南学院:湘南学院校徽标志由四条优美的曲线巧妙地组合成一只腾飞的鸟,寓意四校合并后,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创美好未来;腾飞的鸟也象征着莘莘学子从这里起飞,飞向五湖四海。 标志整个外形像山像水又像绿叶,体现了湘南学院地处山水旅游名城--郴州的独特地理优势,同时又是一所生态园林式的学校,水和绿叶预示着湘南学院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标志如同一本本舒展的书卷,象征着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四个海豚的图形,象征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湘南学院(Xiangnan University)学校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是“十三五”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创建的湖南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湘南学院”。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共有王仙、北湖两个校区,占地1542.16亩,总建筑面积75.34万平方米;设21个教学单位,45个本科专业,拥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协作型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949人,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9144人。

2000年6月,周政坤市长听取市教育局、郴州师专等单位汇报,建议组建郴州学院。

2001年2月1日,李大伦书记主持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决定由郴州师专牵头,联合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创建本科层次的郴州学院,并将郴州学院的组建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2001年2月6日,“郴州学院筹建工作指挥部”成立,副市长王贤国任政委、郴州师专党委书记龚汝山任指挥长。郴州学院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2001年7月26日,常务副市长宋甲武、副市长王贤国主持召开有20多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对学院筹建、征地、筹资、立项等工作进行布置。会议决定将原定校名“郴州学院”改为“湘南学院”。

2001年10月18日,湘南学院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湘南学院正式破土动工。11月13日,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四校合并搬迁工程;26日,王贤国副市长、市教育局局长邓党雄就创建湘南学院赴京向教育部汇报,得到师范司、计划司等部门的支持。

2002年7月31日至8月1日,省教育厅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一行六人在省教育厅刘少波同志带领下进入郴州考察评估。9月27日,组建湘南学院申报材料送达国家教育部。 2002年11月15日-17日,国家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放平等陪同下对湘南学院组建工作进行评估。

2003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在厦门召开会议,投票表决湘南学院通过评估;4月16日,教育部下达《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湘南学院的通知》;6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达《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湘南学院的通知》;11月6日,湘南学院成立庆典在王仙岭新校区举行。

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7年11月,学校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