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朔

增加 1,50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朔'''(1958年8月23日-) 出生于南京 中国内地 著名[[ 作家 ]] [[ 编剧 ]]
1978年,他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王朔 文集》《王朔自选集》等,后进入影视业,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作家)
2007年王朔以5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6位,引发广泛关注。 他的代表作有:《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致女儿书》《我的千岁寒》《王朔文集》。<ref>[http://ent.qianzhan.com/ent/star/4aecd470.html 前瞻网] </ref>{{Infobox person| 姓名 = ( 演员)| 圖像 = [[File: 王朔.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g3.qianzhan.com/star/4a/4aecd470/4aecd470.large.gif 原图链接] [ http://ent.qianzhan.com/ent/star/4aecd470.html 来自前瞻网 ]]]| 圖像說明 = 著名作家
| 出生日期 = 1958年8月23日
| 出生地点 = 南京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作家 编剧| 活跃时期 = 1988年至今| 知名原因 = 被改编的作品反响强烈
| 知名作品 =《玩的就是心跳 》</br>《看上去很美 》</br>《动物凶猛》</br>《无知者无畏》</br>《致女儿书 》</br>《我的千岁寒 》</br>《王朔文集》
}}
== 简介 ==
王朔,中国著名作家、编剧。1978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选集]]》等。他的早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后来的小说则形成特有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后进入影视业,[[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2007年,以5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6位,引发广泛关注。2013年,与[[冯小刚]]合作参与[[电影]]《[[私人订制]]》的编剧创作,这是继《非诚勿扰》之后与[[冯小刚]][[导演]]的又一次合作。其他作品有《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我的千岁寒》《新狂人日记》等。<ref>[https://list.youku.com/star/show/uid_UMTg0NjA4.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detail 王朔 ],优酷 </ref>
<ref>[http://ent.qianzhan.com/ent/star/4aecd470.html 王朔 ],前瞻网 </ref>
== 个人经历 ==
==== ''' 早年经历''' ====1958年王朔出生于 [[ 南京 ]] [[ 祖籍 ]][[ 辽宁 ]] 岫岩。出生后不久随著父母来到 [[ 北京 ]] 郊区的一个部队大院落户,是地道的大院儿"新"北京人(非胡同老北京人)。王朔幼时所住的是一个军区大院儿,孩子们每天所做的不过是分伙打仗一类的事情,但那个自由的时期给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后的中篇小说《 [[ 动物凶猛 ]] 》(曾改编为电影《 [[ 阳光灿烂的日子 ]] 》)写的就是那时的感受。
1965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
1976年怀着"匹夫有责"的信念参与了"四五"事件,由于他人诬陷,被关押了三个月。同年夏天他从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毕业(但事实上在高中时并没怎么上过课)。
=== '''军旅生涯''' ===
 
1977年参加解放军海军,年底在山东即墨新兵训练,兵种为操舵兵。在部队中是一个普通的"操舵兵"、卫生员甚至帮厨。新兵训练三个月后,因偶然的机会,王朔被送到青岛,入部队医院学习卫生员技术,学习半年后,作为卫生员上一条海军消磁船工作。
1978年海军整编,王朔改到一个部队仓库当卫生员,在仓库工作时王朔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 [[ 等待 ]] 》--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第11期上。
1980年他在解放军文艺社工作了几个月,之后从部队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ref>[https://ent.yxlady.com/201507/772473.shtml 王朔] 伊秀娱乐网] </ref>
=== ''' 从商经历''' ===
1983年从医药公司辞职,尝试经商,但并不太成功。
此后王朔又写过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但反响均不大。其间他曾经试图经商,不但没赚到什么钱,倒是体验了许多被骗的心情。这一段致力赚钱的经历,后来被记录在《橡皮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大喘气》)等作品中。 经商不成,无所事事之中他又开始进行创作。
1978年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王朔为了报考文科,开始练习写作文。期间将自己的处女作《等待》投往《解放军文艺》,这篇短篇小说被杂志选中,并发表于11期中。
[[File:王朔1.jpg|缩略图|左|[http://p0.qhimgs4.com/t01e4b3850dcb6a0bc1.jpg 原图链接] [http://sh.qihoo.com/pc/971f6d2ef0a582bba?sign=360_e39369d1 来自快资讯 ]]]
1984年初处女作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小说描写了在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
1984年初处女作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小说描写了在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 1985年他与 [[ 沈旭佳 ]] 恋爱中,两人合写反映他们感情生活的《浮出海面》,发表在《当代》杂志第六期上。
1986年开始,王朔陆续发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年到1992年,王朔写了《 [[ 一点正经没有 ]] 》、《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永失我爱》、《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许爷》、《过把瘾就死》等中长篇小说。
1992年,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一套的《王朔文集》,开创在世作家出文集潮流之先河。甫一上市即造成全国热销。应王朔的要求,出版社对这套书实行版税付酬制,这是中国大陆文革后第一次实行版税付酬。王朔的要求客观上为很多作家争得了正当权益, [[ 萧乾 ]] 曾说:"王朔给中国作家松绑了。"
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
1999年王朔在 [[ 韩少功 ]] 主编的《天涯》杂志发表文章评析当时的大众文化与港台文化,对港台文学、电影和流行音乐做出评价,称:"李昂,比她稍逊的白先勇,他们是我读过其作品并认为是小说的为数不多的台湾作家,也许还应该加上 [[ 陈映真 ]] ,只是我读他的东西不多,无法论及。"
2007年出版以佛经为材料的小说《我的千岁寒》,收入了六篇文字,小说被 [[ 伦敦 ]] 书屋以每个字三美金的价钱购买, 创下历史上最高价365万,是中国国内版税的新高。
2008年《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第一部发表于《收获》第1期,并且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如今出版了第一部。
=== 演艺经历 == 1988年,米家山执导的《顽主》、夏钢执导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黄建新执导的《轮回》以及叶大鹰执导的《大喘气》这四部电影均由王朔的作品改编,王朔达到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一年,被中国影视界称为"王朔电影年"。《顽主》使葛优成名,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的提名。=
1988年,[[米家山]]执导的《顽主》、[[夏钢]]执导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黄建新]]执导的《轮回》以及[[叶大鹰]]执导的《大喘气》这四部电影均由王朔的作品改编,王朔达到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一年,被中国影视界称为"王朔电影年"。《顽主》使[[葛优]]成名,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的提名。[[File:王朔2.jpg|缩略图|右|[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7/Img247302112.jpg 原图链接] [http://yule.sohu.com/20061227/n247302046.shtml 来自搜狐娱乐 ]]]1990年,由王朔和 [[ 郑晓龙 ]] 策划、 [[ 李晓明 ]] 编剧、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收视率的最高纪录,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史上历史性的里程碑,它创下的轰动效应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由《渴望》而生的"《渴望》热"及"好人一生平安"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是1990年全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一片无法逾越的集体回忆。该剧亦获得官方肯定,获得第六届"飞天奖"、第九届"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1991年,由王朔作为主要策划与编剧、 [[ 赵宝刚 ]] 导演的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上映,亦造成轰动,这部电视剧后来被全国观众视作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鼻祖。无论从收视率,到社会文化影响力,甚至造星能力,迄今为止尚无同类风格的电视剧可以与之比肩。
1992年之后,王朔的小说创作开始处于"瘫痪"状态,与此相反,他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1994年改编自王朔原著的8集电视剧连续剧《过把瘾就死》,也成为当年夏天全国观众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但电视剧的风靡带来的影响似乎比小说本身更大, [[ 王志文 ]] [[ 江珊 ]] 也由此而家喻户晓。
1995年姜文把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成电影剧本,并作为导演拍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炮成名。该片的成功使姜文从青年演员蜕变为中国大陆最有天份与国际影响力的导演之一。该片获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奖(银狮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 最佳剧本改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宁静成为西班牙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得主。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
2010年,与冯小刚合作参与电影《非诚勿扰2》剧本的创作,这距离王朔和冯小刚联手编剧的《 [[ 一声叹息 ]] 》 已经过去了10年,《非2》首映冯小刚称与王朔合作是深水炸弹,王朔典型的京式幽默在续集中的发挥,不仅台词金句频出,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设置。
2013年,与冯小刚合作参与电影《私人订制》的编剧创作,这是继《 [[ 非诚勿扰 ]] 》之后与冯小刚导演的又一次合作。== = ''' 情感经历 ''' ===1984年夏天王朔认识了即将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 [[ 沈旭佳 ]] 。1987年年初,王朔与沈旭佳结婚,次年女儿在北京三零一医院出生。
2013年9月王朔的女儿 [[ 王咪 ]] 在北京与画家 [[ 朱新建 ]] 之子成婚。王朔好友 [[ 冯小刚 ]] 担任证婚人,并与 [[ 赵宝刚 ]] [[ 陈丹青 ]] [[ 刘震云 ]] 等代表娘家人上台讲话, [[ 黄觉 ]] 夫妻等人参加。王朔未现身,陈丹青帮其解释不舍得女儿出嫁。
注:王朔曾表明除鲜花村博客外并未在网上开博。
== 视频 ==
{{#ev:youku|XMzkyODExMjYwNA|520|center|<big>''' 王朔为何瞧不起冯小刚,他就是一个野路子出身,我出身大院!
'''</big>}}
{{#ev:youku|XMzM4NjgwMTY0OA|520|center|<big>'''王朔当年在美国干了什么 '''</big>}}
== 参考文献 ==
[[Category:作家]][[Category:编剧]]
[[Category:中国人]]
98,2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