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母渡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母渡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位于赣县区南部,省道219线途径境内。辖区面积306.82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约4.94万人(2018年),辖1个居委会和18个村委会(2019年)。王母渡镇境内流行赣南采茶戏,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永固楼。2018年,王母渡镇工业企业12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家。[1]

中文名: 王母渡镇

外文名: Wangmudu Town

别 名: 桃江

行政区划代码: 360721101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

地理位置: 赣县区南部

面 积: 306.82 km²

下辖地区: 1个居委会,18村委会(2019年)

政府驻地: 王母渡居委会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1113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 约 4.94 万(2018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永固楼

车牌代码: 赣B

特产美食

综述

王母渡镇土特产有板鸭、红瓜子、腐竹、萝卜等。

王母渡红瓜子

王母渡红瓜子盛产于赣县王母渡镇桃江河沿岸的立濑、枧溪、潭埠等村,红瓜子种植历史悠久,享有盛名,远销港澳台、东南亚一带。

历史沿革

1958年,为卫星公社(后改为桃江公社)。

1961年,分为立濑、王母两公社。以驻地命名。

1965年,立濑、王母两社合并复称桃江公社。

1983年9月,因与信丰县、龙南县的桃江公社重名,更名为王母渡公社。

1984年,改乡。

1988年,建镇。

行政区划

2019年,王母渡镇辖1个居委会和18个村委会(王母渡居委会、立濑村委会、枧溪村委会、朱坑村委会、胜利村委会、浓口村委会、横溪村委会、寨下村委会、上排村委会、下排村委会、潭埠村委会、下邦村委会、龙潭村委会、桃江村委会、大陂村委会、和坊村委会、歧岭村委会、枫树村委会、新兴村委会)。镇政府驻王母渡居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王母渡镇位于赣县区南部、东北邻大埠乡、东南接韩坊镇、宝莲山风景名胜区、西连阳埠乡。总面积306.82平方千米,距赣州市区30千米。

地形

王母渡镇境内为丘陵与河沿平原地形、桃江从信丰县入境向北流往境内中部、长23千米,将辖区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南部与西北边陲,海拔环绕,东部山岗绵延起伏,最高点罗龙岽,海拔701米,最低点芫田口海拔140米。

气候

王母渡镇境内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王母渡镇自然资源丰富,山上盛产木、竹、油茶、松脂、酸枣等;水量充沛,落差大,极利于水力发电;地下蕴藏钨、铜、砷、煤、稀土、砂金、石灰石等。

人口

2018年,王母渡镇户籍人口49382人。

经济

20世纪90年代,王母渡镇有耕地29621亩(水田27788亩),山地25.37万亩,以农为主,农林兼作。农业主种水稻,次为若薯、大豆、花生、油菜、西瓜、萝卜。林业以油茶、松、杉、毛竹为多。王母渡镇是粮食、茶油、杉木主要产区之一。王母渡镇境内土壤、气候适宜脐橙开发,是赣县区脐橙的主产区之一。2014年,王母渡镇有耕地面积1864.6公顷,其中水田1833.34公顷,早地31.27公顷,经济以农业为主,主种水稻兼种番薯、大豆、花生、油菜、西瓜、萝卜、烤烟、甜叶菊。2018年,王母渡镇工业企业个数共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0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家。

社会事业

20世纪90年代,王母渡镇有初级中学1所(县属横溪中学)、小学38所,学生7132,幼儿园2所,幼儿82人。有卫生院、卫生所各1所,病床30张,村医疗站31个。2019年12月,王母渡镇有1间中学、16间小学和1所幼儿园(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学、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心小学(东)、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心小学(西)、王母渡浓口小学、王母渡岐岭小学、王母渡上排小学、王母渡中排小学、王母渡和坊小学、王母渡枫树小学、王母渡横溪小学、王母渡下邦小学、王母渡胜利小学、王母渡元旦小学、王母渡枧溪小学、王母渡罗龙小学、王母渡新兴小学、王母渡大陂小学、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中心幼儿园)。

交通运输

建国前,王母渡境内交通以水运为主。1966年修通沙(石)、小(坪)公路,境内长33千米。王(母渡)大(埠)公路,境内长10千米。潭埠、大陂、下排等村有简易公路相通,总长26千米。横溪至荫掌山有林区公路,长12千米。水运:信丰—赣州的桃江河。陆运:省道219线。

历史文化

方言

王母渡镇居民使用方言为客家语。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源于明末清初,发祥地是安远县九龙山,是在民间“茶篮灯”“采茶歌舞”“三脚班”上逐渐衍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嘉庆末年,《九龙山摘茶》一剧传到赣县王母渡后,在当地大戏剧种东河戏的影响下,经李腾、李凭等人加工整理,逐步发展成为有较完整故事情节的整本大戏。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历史上赣南采茶戏曾分四条线路向外流布。向东北方向,经武夷山流入闽西;向东南方向,流入粤东;向西南方向,流入粤北,进入桂南玉林、钦州地区;向北方向,经罗霄山脉,流入赣湘交界地。故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广西采茶戏、云南花灯戏、湖南花鼓戏等地方剧种都有历史渊源。

过年习俗

过年习俗:赣南客家人正月初一赶牛进山正月初一午夜零时,人们争先恐后焚香鸣炮,迎接新年,是谓“抢春”,认为起得越早福气越好。户主燃放开门炮,向“吉利”方向而行,谓之“出行”。初一一大早,男人带小男孩提篮备茶酒鱼肉祭社公、龙神;小孩邀集众人一同把牛赶进山去,且一路燃放鞭炮相送,是谓“送春牛”。这一天,讲究早餐吃素(赣县王母渡一带全天吃素),意在免灾保健康。当天,大人小孩整天玩乐,但不得出家门,尤忌小孩坐在别人家门槛上,妇女在晒坪或自家院坪上打毛线,纳鞋底、鞋垫。男人打牌或玩“数豆子”,小孩喜欢燃放鞭炮等,整个村坊显得十分热闹。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新年初见互道“恭喜发财”,各家由一名大人带小孩去给长辈拜年。旧时小辈给长辈下跪,长辈给小孩发红包压岁钱,并说些吉利祝福的话,压岁钱多少各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多少都有打发。一般家庭从初二开始备“九龙盘”,内盛腊鸭、猪肝、香肠等小吃,另加花生、瓜子、果碟待客,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永固楼

永固楼,位于桃江村,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沿着陡峭阶梯向上行走200余米,一座年代久远的碉堡映入眼帘,正中间“永固楼”三个字清晰可见。碉堡保存完好,分为两层,内部四周设置了数十个射击孔,从顶部往外眺望,无遮无挡,四周景象尽收眼底。2010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考察了“永固楼”后,称赞“永固楼”是长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碉堡。

风景名胜

王母渡镇境内有明朝时期的宗教胜地——石林山寺,该景点曾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时被列为赣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四周古树参天,每天香火不断,信客甚众,与旁边的鸡公石水库首尾呼应。

视频

赣州王母渡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