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母渡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母渡鎮,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位於贛縣區南部,省道219線途徑境內。轄區面積306.82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約4.94萬人(2018年),轄1個居委會和18個村委會(2019年)。王母渡鎮境內流行贛南採茶戲,有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永固樓。2018年,王母渡鎮工業企業12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家。[1]

中文名: 王母渡鎮

外文名: Wangmudu Town

別 名: 桃江

行政區劃代碼: 360721101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

地理位置: 贛縣區南部

面 積: 306.82 km²

下轄地區: 1個居委會,18村委會(2019年)

政府駐地: 王母渡居委會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區碼: 34111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約 4.94 萬(2018年戶籍人口)

著名景點:永固樓

車牌代碼: 贛B

特產美食

綜述

王母渡鎮土特產有板鴨、紅瓜子、腐竹、蘿蔔等。

王母渡紅瓜子

王母渡紅瓜子盛產於贛縣王母渡鎮桃江河沿岸的立瀨、梘溪、潭埠等村,紅瓜子種植歷史悠久,享有盛名,遠銷港澳台、東南亞一帶。

歷史沿革

1958年,為衛星公社(後改為桃江公社)。

1961年,分為立瀨、王母兩公社。以駐地命名。

1965年,立瀨、王母兩社合併復稱桃江公社。

1983年9月,因與信豐縣、龍南縣的桃江公社重名,更名為王母渡公社。

1984年,改鄉。

1988年,建鎮。

行政區劃

2019年,王母渡鎮轄1個居委會和18個村委會(王母渡居委會、立瀨村委會、梘溪村委會、朱坑村委會、勝利村委會、濃口村委會、橫溪村委會、寨下村委會、上排村委會、下排村委會、潭埠村委會、下邦村委會、龍潭村委會、桃江村委會、大陂村委會、和坊村委會、歧嶺村委會、楓樹村委會、新興村委會)。鎮政府駐王母渡居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王母渡鎮位於贛縣區南部、東北鄰大埠鄉、東南接韓坊鎮、寶蓮山風景名勝區、西連陽埠鄉。總面積306.82平方千米,距贛州市區30千米。

地形

王母渡鎮境內為丘陵與河沿平原地形、桃江從信豐縣入境向北流往境內中部、長23千米,將轄區分割為東、西兩部分,南部與西北邊陲,海拔環繞,東部山崗綿延起伏,最高點羅龍崬,海拔701米,最低點芫田口海拔140米。

氣候

王母渡鎮境內氣候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王母渡鎮自然資源豐富,山上盛產木、竹、油茶、松脂、酸棗等;水量充沛,落差大,極利於水力發電;地下蘊藏鎢、銅、砷、煤、稀土、砂金、石灰石等。

人口

2018年,王母渡鎮戶籍人口49382人。

經濟

20世紀90年代,王母渡鎮有耕地29621畝(水田27788畝),山地25.37萬畝,以農為主,農林兼作。農業主種水稻,次為若薯、大豆、花生、油菜、西瓜、蘿蔔。林業以油茶、松、杉、毛竹為多。王母渡鎮是糧食、茶油、杉木主要產區之一。王母渡鎮境內土壤、氣候適宜臍橙開發,是贛縣區臍橙的主產區之一。2014年,王母渡鎮有耕地面積1864.6公頃,其中水田1833.34公頃,早地31.27公頃,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種水稻兼種番薯、大豆、花生、油菜、西瓜、蘿蔔、烤煙、甜葉菊。2018年,王母渡鎮工業企業個數共1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0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家。

社會事業

20世紀90年代,王母渡鎮有初級中學1所(縣屬橫溪中學)、小學38所,學生7132,幼兒園2所,幼兒82人。有衛生院、衛生所各1所,病床30張,村醫療站31個。2019年12月,王母渡鎮有1間中學、16間小學和1所幼兒園(贛州市贛縣區王母渡中學、贛州市贛縣區王母渡中心小學(東)、贛州市贛縣區王母渡中心小學(西)、王母渡濃口小學、王母渡岐嶺小學、王母渡上排小學、王母渡中排小學、王母渡和坊小學、王母渡楓樹小學、王母渡橫溪小學、王母渡下邦小學、王母渡勝利小學、王母渡元旦小學、王母渡梘溪小學、王母渡羅龍小學、王母渡新興小學、王母渡大陂小學、贛州市贛縣區王母渡鎮中心幼兒園)。

交通運輸

建國前,王母渡境內交通以水運為主。1966年修通沙(石)、小(坪)公路,境內長33千米。王(母渡)大(埠)公路,境內長10千米。潭埠、大陂、下排等村有簡易公路相通,總長26千米。橫溪至蔭掌山有林區公路,長12千米。水運:信豐—贛州的桃江河。陸運:省道219線。

歷史文化

方言

王母渡鎮居民使用方言為客家語。

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是贛南土生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源於明末清初,發祥地是安遠縣九龍山,是在民間「茶籃燈」「採茶歌舞」「三腳班」上逐漸衍變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清嘉慶末年,《九龍山摘茶》一劇傳到贛縣王母渡後,在當地大戲劇種東河戲的影響下,經李騰、李憑等人加工整理,逐步發展成為有較完整故事情節的整本大戲。2006年,贛南採茶戲被列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歷史上贛南採茶戲曾分四條線路向外流布。向東北方向,經武夷山流入閩西;向東南方向,流入粵東;向西南方向,流入粵北,進入桂南玉林、欽州地區;向北方向,經羅霄山脈,流入贛湘交界地。故贛南採茶戲與粵北採茶戲、廣西採茶戲、雲南花燈戲、湖南花鼓戲等地方劇種都有歷史淵源。

過年習俗

過年習俗:贛南客家人正月初一趕牛進山正月初一午夜零時,人們爭先恐後焚香鳴炮,迎接新年,是謂「搶春」,認為起得越早福氣越好。戶主燃放開門炮,向「吉利」方向而行,謂之「出行」。初一一大早,男人帶小男孩提籃備茶酒魚肉祭社公、龍神;小孩邀集眾人一同把牛趕進山去,且一路燃放鞭炮相送,是謂「送春牛」。這一天,講究早餐吃素(贛縣王母渡一帶全天吃素),意在免災保健康。當天,大人小孩整天玩樂,但不得出家門,尤忌小孩坐在別人家門檻上,婦女在曬坪或自家院坪上打毛線,納鞋底、鞋墊。男人打牌或玩「數豆子」,小孩喜歡燃放鞭炮等,整個村坊顯得十分熱鬧。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拜年,新年初見互道「恭喜發財」,各家由一名大人帶小孩去給長輩拜年。舊時小輩給長輩下跪,長輩給小孩發紅包壓歲錢,並說些吉利祝福的話,壓歲錢多少各依血脈親疏、交情厚薄而異,多少都有打發。一般家庭從初二開始備「九龍盤」,內盛臘鴨、豬肝、香腸等小吃,另加花生、瓜子、果碟待客,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永固樓

永固樓,位於桃江村,是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沿着陡峭階梯向上行走200餘米,一座年代久遠的碉堡映入眼帘,正中間「永固樓」三個字清晰可見。碉堡保存完好,分為兩層,內部四周設置了數十個射擊孔,從頂部往外眺望,無遮無擋,四周景象盡收眼底。2010年6月,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黨史專家石仲泉考察了「永固樓」後,稱讚「永固樓」是長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碉堡。

風景名勝

王母渡鎮境內有明朝時期的宗教勝地——石林山寺,該景點曾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時被列為贛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四周古樹參天,每天香火不斷,信客甚眾,與旁邊的雞公石水庫首尾呼應。

視頻

贛州王母渡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