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汎森
图片来自中研院人文讲座

王汎森台湾云林县北港镇人,生于1958年10月25日|。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2010年1月接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因时任院长翁启惠辞职而短暂代理院长职务至任期结束,6月获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聘为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画总主持人。近年的研究综合思想史与生活、文化、社会舆论的诸多面向,开启了新思想史研究的跨领域尝试。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文化史学术史以及史学史、东亚文化交流史的相关研究。

其父亲王文振先生为早期台中师院毕业生及国小校长,大哥王汎荧则为国立台湾大学兽医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就读普林斯顿大学时为余英时院士的学生。家人中有多位从事教育工作,可谓是教育世家,书香门第。

目录

学经历

小的时候在云林生活读书,从小喜欢文艺与科学,很有创造力与科学的想法。父亲对于他的影响很大,时常给予他生活与学业,以为作人处世的诸多看法。年轻时笔名众多,多半以笔名发表各种时论,并曾经担任报纸副刊编辑。唯一可考证者,据吴鸣(本名彭明辉)先生,〈书写,开启我生命的视窗〉一文,可知疑似曾有“王浩”此一笔名。彭氏写道:“在金门待了快一年,能够在领奖典礼看到许多文学界的前辈,心里真是兴奋莫名。王汎森问我将来有什么打算,我说考历史研究所罢!次日《中国时报.人间版》一篇署名王浩的颁奖花絮报导中,即提及我要考研究所的事……。”[1]

教学严谨,并重视启发

王汎森返台后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教学严谨,并重视启发,曾培育多位博、硕士生。多年来从事史学研究,已有多位指导学生相继投入学术研究、明清理学思想、王阳明思想、教育文化、明清档案、史学史研究、东亚文化交流、公众史学,以及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研究等相关领域。发表的多本专著,不仅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也深受一般读者的喜好。

全方位的人文学者

在业馀兴趣方面,王汎森先生年轻时即雅好书艺,喜好书法,并时常有书道创作。近年其书法创作也曾在海内外多所大学院校进行过展览,多件作品并为多所高校典藏,艺术成就显著,可以说是一位全方位的人文学者。汎森先生在人文教育领域,付出大量心力,也曾提供诸多政策建言,贡献卓著。

历年经历

  • 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2016.5-2016.6)
  • 中央研究院副院长(2010.1-2016.9)
  • 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画总主持人(2010.6-2012.12)
  •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Royal Historical Society会士(2005.7)
  • 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7)
  • 中研院史语所所长(2003.10 -2009.10)
  • 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3.01-2004.6)
  • 史语所助理研究员(1985.8-1993.5),副研究员(1993.5-1998.10),研究员(1998.10-2005.9),特聘研究员(2005.9.8-)
  • 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93-),兼任教授(1998.10-)
  •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兼任副教授(1994-),兼任教授(1998.10-)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1994.6-1995.7)
  • 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杰出人才讲座”(1998-2003)
  •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人文及社会科学处副处长(2000. 1-2000. 6)
  • 国家科学委员会人文及社会科学处处长(2000.7-2002.12)
  • 国家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门谘议委员(2003. 01-)
  • 国家科学委员会顾问(2003. 01-)
  • 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2003-)
  • “太平洋邻里协会(PNC)”主席
  • 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客座教授

著作

  • 《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1985)
  •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
  •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中译本:《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台北:联经出版 2013)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200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 《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香港:香港三联书店2008;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 《何以三代之下有乱无治——明夷待访录》(台北:网路与书出版公司,2011)
  •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台北:联经出版,2013)
  • 《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台北:允晨文化,2014;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联经出版,201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台北:允晨文化,2019)
  • 《启蒙是连续的吗?》(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20)

参考文献

  1. 书写,开启我生命的视窗. 吴鸣弄堂. 2006-08-20 [201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