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江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江涛
王江涛
出生 1973年
河北邯郸
国籍 中国
别名 道长
职业 英语老师


王江涛,又名王仙之,河北邯郸人,江湖中传说的“道长”,北京新东方学校考研写作、四级写作、专四写作首席主讲,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优秀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宗教学系道教专业哲学硕士,曾任中国政府代表团高级翻译出访欧美。

对考研英语、四级英语、专四英语有深入研究,指导数十万考生成功获得考研、四级、专四高分。著作:《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群言出版社),《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本通》(群言出版社),《仙之道长的考研写作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王江涛

别 名:道长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邯郸

职 业: 新东方英语教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性 别:男

个人经历

1973年出生

1990-1994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语专业 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4-1998 天津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公务员

1998-2001 北京大学宗教学系道教专业 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1-2002 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 公务员

2003-至今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教师

人物著作

《新东方赋》

牛津剑桥皆往事,哈佛耶鲁亦寻常,愿我诸君齐振奋,东方一帜独徜徉!

想我浩浩中华,寰宇纵横八万里,洪荒上下五千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惟百七十年来,国力困顿,屡遭列强欺侮久矣,每使人怒发直欲冲冠。

忆往昔,东方以英美之白痴考试起于草莽,水激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声名远播,独领华夏。今世易时宜,中华教育之崛起必在于斯!

吾之梦想,欲十年之后,于新东方大学讲授中国宗教与文学;吾之梦想,欲使哈佛为美国之东方,而非使东方为中国之哈佛;吾之梦想,欲使东方为冠盖全球之私立大学,使华夏籍东方之崛起而扬威于世界,永不再仰人鼻息,还我盛唐气象,使尔万国来朝!

巍巍我少年东方与天不老,煌煌我东方少年与国无疆!

注:

1、"水激三千里,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出庄子《逍遥游》。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生活经历

关于王江涛,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件是2003年9月,新东方集团开展全集团教师培训,全国12所分校各派5名老师前来。会上命题“我的理想”让老师们畅谈,顿时有男老师慷慨“教育报国”,女老师宣誓“效忠新东方、献身俞敏洪”云云,来自重庆分校的新教师王江涛只说了四个字:“得道成仙”,一语惊四座,会后一半老师都找他看手相。

进入21世纪已经好几年,08奥运在望,汽车已经欧Ⅲ,电脑已经双核,和尚运作经商,少林寺都在炒作,这个传授着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语言的新东方老师还在坚持着他的“封建迷信”理想:得道成仙。并且一脸严肃:“这是信仰问题。”王江涛说话细声细气,嗓音稚气十足,像是从另一个世界飘来。

清贫而温馨的童年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王江涛信奉道教也不是天生的。

1973年生人,家中兄弟四人,父母一连20年月工资总额92元人民币,要养活10口人,家境清贫。王江涛记忆中小时候每天早晨、晚饭都是窝头、玉米粥、咸菜,中午可以吃上炒白菜,每个月能吃一次肉。父母皆为中学老师。本来父亲年轻有为,24岁就做了学校教务处处长,担任校长期间处理了一名调戏女学生的老师,因该老师在当地有背景而被贬职位逐级下调。文革期间父亲被剃阴阳头,游街批斗。

虽然家境清贫,但父母坚强乐观、慈爱随和的性格让这个10口之家其乐融融。上初中时的王江涛郁郁不得志,经常哭鼻子,父亲常常忙完学校的工作笑呵呵哄他开心,给他唱那首《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案;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母亲由于生活艰苦,四十岁开始有白发,心脏不太好,有冠心病。王江涛还记得1985年的盛夏,他去学骑自行车,摔得鼻青脸肿,一瘸一拐推车回家。当时家住平房,那天天气闷热,母亲在院里蒸馒头,心脏病犯了,满头大汗,浑身颤抖,但还在院子里坚持蒸馒头。看到他进门,母亲还挤出一丝笑容,关切地问:“自行车学的怎么样?”那幕场景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至今让他难以忘怀。

与中国普通家长不同的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父母从不望子成龙,对孩子们的教导是“以后有口饭吃,有个本事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小时候王江涛作业多父母就让哥哥帮他写,也不让他太努力学习,高考前父亲成天带他遛弯、看电视、看电影,后来又不支持他考研。但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家里四兄弟出了两个硕士、一个博士。王江涛认为这是家庭健康氛围的影响,而且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对付青少年叛逆的最好方法——想当年他也是相当叛逆的,为什么不让我自己写作业?我偏写!为什么不让我好好学习?我偏狂学!

大学:由诗人到“失人”

19岁以前王江涛的兴趣在文学,理想是做一个诗人。高中时他曾自诩古今第四才子,只有三个人排在他前面:庄子、李白、曹雪芹。17岁时从家乡河北邯郸来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上大学,从此由一名诗人迅速转变为“失人”,具体表现为失望、失恋、失败、失意。

失望:和许多上了大学的家伙一样,王江涛对北外失望透顶。校园小,美女少,试要考,步要跑,无聊之极。

失恋:1990年11月7日,北京下了第一场雪,文学青年王江涛借雪抒情给高中暗恋的一位女生(考入北大)写了求爱信,该女生婉转回应“我们年纪还小,谈这些为时尚早,还是继续讨论诗歌好不好?”此事件直接导致王江涛从1990年到1998年长达8年时间对女生、女性、女人彻底失去了兴趣。

失败:大学成绩中等,从未当过干部。军训时候抽签当上了文艺委员,因为不会指挥大家唱歌被罢免。大学期间还有几门功课不及格,包括体育。上面提到的“步要跑”就是王江涛最恐惧的事之一。他从小体育不好,跑完1000米想吐血。上了大学才知道不但要跑步,还要考引体向上,11个才及格。于是每天下午四点下课以后,别人去玩了他去苦练引体向上。那时候校园里一下课老放一首歌,什么“放你的真心在我的手心”,每次一听到这歌就知道该去引体向上了,以至多年以后还有条件反射。悲惨的是就这样练了好几个月期末考试还是不及格。没天赋。

失意:没钱,穿的破,吃的不好,唯一的特长是能写写诗,可那时候大学又早都不流行诗歌了,注定了他的失意。别人上学来时都用皮箱,他用的是父母1960年结婚时的木箱。有的同学一双鞋就上千块,而他一个月才20多块钱的生活费。有一次父亲来学校看他,在西单花19块钱给他买了一件夹克,小王挺高兴,穿着就上课去了,一进教室同学哄堂大笑,因为那是件他父亲年纪的人才穿的夹克。

内心狂妄、自傲,加上令人自卑的环境,王江涛的大学生活孤僻、高傲、独行。

学算命、练气功,皈依道教

失败的大学生活,失恋导致对女生没有兴趣,对男生更没兴趣,生活总得有点寄托,命运把他引向了道教。

1992年暑假,三哥看一本《周易预测学》,他也跟着看,对周易和预测发生了浓厚兴趣。同年,一个大学同学练气功,他也学起了气功。最终,柯云路的《大气功师》一书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该书是以气功师严新为原形,讲述了许多气功师看病救人的故事,王江涛大开眼界,“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于是大量接触此类书籍,严新也成了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后来通过周易和气功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在于道教,也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那些诗人都是道家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随遁入道门一发不可收拾。他本科专业是英语,毕业论文是《道教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影响》。

王江涛说自己是个很不幸的人,前半生坎坎坷坷,挫折不段。94年毕业时本来找到了很好的单位接收,有外企也有政府机关,但因为没有拿到留京指标,都泡了汤。后来到天津一家政府部门做办公室工作,觉得不适合自己,决定考研继续上学。

原本瞄准了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去北大同学宿舍了解情况时无意中从校报上看到北大宗教学系成立,兴奋不已,决定报考,但因为专业课实在接触太少,第一年极其顺利地落榜,除了英语,其他四门课都不及格。不幸的是考研之事被单位知道,工作也丢了。第二年受尽苦中苦展转坎坷终于考取了自费的北大宗教学系,半圆了道士梦。

1999年5月8日改变了对美国的看法

进北大读研,让孤僻的性格开朗了不少。原来计划读完研再出国读博,毕业回国进北大当老师,但1999年5月8日的两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规划。

其一是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在这之前,王江涛最喜欢的国家是美国,觉得这个国家民主、自由、文明,五八事件中遇难的三位同胞有两位是他的校友,让美国印象在他心底大打折扣。

其二是当时学校有一位客座教授,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神学院教授、英语国家宗教礼仪协会会长,在国际宗教和礼仪界享有很高声望。当年5月该教授去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考察,系里派王江涛做随行翻译。没想到那一夜在济南龙都饭店808房间,教授借酒劲动手动脚、拉拉扯扯,对王江涛实施同性性骚扰(未遂)。第二天教授对王江涛道歉,说是喝多了,可第二天晚上出尔返尔又一次故技重演。王江涛与教授大吵后闷在房间看电视,就看到了我大使馆被炸的消息,顿时对美国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都失去了信任和兴趣。从那以后,他最喜欢的国家变成了中国。

2001年研究生毕业运气开始好转,考取公务员,进入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工作。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生活很爽,工作内容就是陪团,到处游山玩水,吃住五星级宾馆,去地方上都被当作中央领导接待。因为机构小,正常情况下三、四十岁混个处长,五十岁混个司长没什么问题。

在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做了一年半,还是觉得不适合自己,又一次辞职。当时有两个想法:出国读书,或者去新东方当老师。因为考托福、GRE前上过新东方的课,印象很深:“原来课还可以这么讲?”

课堂上

皈依新东方,参与重庆分校的创建

2003年非典过后给新东方投了简历,但一直没见回复,估计新东方不缺这样的怪人,就去了另一家培训学校当老师,做得还不错。做了一个月接到新东方电话,让面试,而且是去重庆,没的选择。斗争了很久,还是没有抵御新东方的诱惑,跑来面试。李丰老师为创建重庆分校选老师,从900多份简历中筛选了20个人面试,最终录取了两个人,王江涛是其中之一。据他分析,被录取原因一是宗教学出身,二是他的简历中有部分是用文言文写的。

2003年8月到了重庆,开始参与重庆新东方学校的创建。新东方在北京声名显赫,但当时在重庆很多人还不知道,都以为是那个胖乎乎“学厨师就来新东方”的新东方。开拓市场时多牛的老师都得上阵发传单,白天做市场,晚上备课,累得要死。经过努力,2004年重庆分校在原本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全集团评选中名列第三,取得了创业成功。

王江涛原本属于激情派,讲课气吞山河,上课从来不坐着。但2004年8月在课堂上突然失声,从此元气大伤,讲课风格也温柔了不少,开始更加注重内容,把课程研究透,给学生以最实际的收获。那次失声到现在身体还感觉没有完全恢复,王江涛看得也很淡,“挺好,一种经历,曾经激情地奋斗过。”

道长的网恋奇缘

王江涛是许多矛盾的集合体。在英语课上大讲中国传统文化;曾经的公务员、现在的民办教师却搞“封建迷信”;身为道家之人翻译黄色小说(翻译过禁书《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还有一条:身为俗家道长搞网恋。

2000年夏天,注定将有事情发生。处在研二和研三之间的王江涛本想打工,天气太热就窝在宿舍里上网度日,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都无聊,于是相约见面。女孩当时正好在新东方上托福班。

7月31日下午六点,道长打车直奔展览馆肯德基,见面后觉得两人似有代沟,心凉了半截。穷小子出身的王江涛之前从没吃过肯德基这类玩意儿,女孩就主动提出改吃中餐,到对面一家小饭馆吃了这一辈子最难吃的一顿饭,小葱拌豆腐是臭的,西红柿炒鸡蛋是烂的。饭后陪她去上课。

重要的不是初速度,而是加速度。虽然开局不好,但发现两人其实很投脾气,于是越走越近,直到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据王道长说他这半生只聊了那15天QQ,之前之后都再没聊过,15天用网络娶到老婆,这效率,怎一个牛字了得。

王道长经常不失时机地宣扬国学和传统文化、宣传他的道教理论和思想,“有些同学一听到道教就以为是腐朽没落和可笑的东西,这是不对的,为什么西方的、新的就一定是好的,而我们传统的东西都变成了不好的呢?不单是我们的宗教,最近连中医都被一些人完全否定了,这是一种文化和民族心理上的不自信。”还有一句话常挂在道长嘴边,“不一定要信教,但要有信仰,要做一个好人。”

参考文献

1、王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