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邦佐教授,1934年6月生于湖北省汉阳县。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曾任国际政治系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1986年调任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1996年至今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学术月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1]

王邦佐
中国政治学会顾问
出生 1934年6月
湖北省汉阳县
国籍 中国
母校 复旦大学
职业 《学术月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2021年8月24日,王邦佐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2]

目录

人物简介

王邦佐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等职[3]。2003年起担任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名誉院长,现为中国政治学会顾问[4]

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号召我国政治学"要赶紧补课"。王邦佐教授是补课的最早开拓者之一。1982年他受托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全国第一期政治学讲席班,为22个省市培养了60多名学术骨干。由此奠定了上海政治学界在全国的地位。

论文

王邦佐教授着力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体系架构,发表了多篇论文,主编并参与撰写《政治学教程》、《政治学概要》、《西方政治名著释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新政治学概要》等多部教材,为政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与陈其人、谭君久教授合著的《美国两党制剖析》一书,1991年由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出版,1997年和1999年由他主编的国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和"中国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两书完成,是向社会诸系统找寻政党制度最终渊源的新探索。王邦佐教授十分重视对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中现实问题的研究。在20年时间内他讲授过8门课程,撰写、主编20余部著作,发表100余篇论文。在中国政治学界有相当的影响。

社会任职

王邦佐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等职。2003年起担任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政治学会顾问。

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号召我国政治学“要赶紧补课”。王邦佐教授是补课的最早开拓者之一。1982年他受托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全国第一期政治学讲席班,为22个省市培养了60多名学术骨干。由此奠定了上海政治学界在全国的地位。

获得荣誉

王邦佐教授是国家“六五”规划以来国国家历届政治学科五年发展规划小组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政治学科组的副组长、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上海社会科学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还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的编委兼政治学原理分册副主编。他多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其论著约有20项获省部级以上级别的奖励。

1992年国务院授予他“突出贡献”证书并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上海市政府授予他“上海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993年和1998年连续两界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1995年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他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政策咨询活动,担任各种科研成果的专家鉴定工作,并多次应邀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讲学。

1992年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1994年被美国波尔大学所在地的幔西市授予“荣誉市长”称号。

1996年获韩国全州大学行政学名誉博士学位。

视频

著名政治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王邦佐逝世 2021-08-2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