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玫瑰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玫瑰门》的叙事,主要落笔在司猗纹及其外孙女苏眉这一老一少两位女性身上。司猗纹渴望的是认同——早年渴望获得传统家庭的认同,后来渴望获得政治社会和革命群众的认同。为了这种认同的实现,司猗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使尽各种手段,包括身边的亲人,都成了她讨好时代的道具之一。但由于她身上有着过于坚硬的个人特征,她再怎么妥协和委屈自己,终究和时代格格不入。

玫瑰门以一个童年女孩儿在喧嚣混乱不平衡的岁月中,生涩迷茫地穿越生命之门为线索,用她善良纯真的眼睛见证了婆婆司绮纹“永不定格”的嬗变的一生。司绮纹受过“五·四”自由平等风气的感染,追求过爱情婚姻的自由,但最终仍未摆脱封建家庭的压力而成了庄家大少奶奶。

《玫瑰门》问世于1988年的9月,是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带有自传的叙事性质。在这部小说里,铁凝告别了以往一贯的“香雪”式的纯情和荷花淀派田园诗般的风格,以划破时空的多重叙事结构和忽而繁复忽而简短的诡异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以“文化大革命”作为主要背景、以老少三代女性作为主要人物的充满了丑陋和邪恶、阴森和怪异但又真实得逼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 “玫瑰门”是女性之门的象征,通过这扇门、通过铁凝的“第三性”2的视角的叙述,我们看到了女性在特定时空下所受到的多重压迫——来自于男权制度、来自于封建传统、来自于性别本身、来自于男性甚至于来自于女性——和不同女性个体的不同的应对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带来的不同的人生状态。而在纵向的女性发展的历史链条上,作者又通过比较和暗示使我们看到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自觉和主体意识的代际的进步——虽然这进步要经过痛苦的挣扎和对自我的痛苦的否定与批判。

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2016年12月2日晚,在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举中,作家铁凝第三次当选中国作协主席。同时,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经过选举,铁凝当选中国文联主席。 铁凝,姓屈,女,汉族,1957年9月生,籍贯河北省赵县,高中学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8届中央委员。 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作协主席

内容预览

这一集是我的文集的长篇小说卷——读者一目了然。 《玫瑰门》是迄今为止我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书中的主角都是女人,老女人或者小女人。因此,读者似乎有理由认定“玫瑰门”是女性之门,而书中的女人与女人、女人与男人之间一场接一场或隐匿、或赤裸的较量即可称之为“玫瑰战争”了。 有评论家说我操纵的这场“玫瑰战争”有声有色,为女性心理学和女性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可能。亦有评论家说《玫瑰门》的主人公司猗纹是作者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画廊贡献的一个富有奇特光彩的新人。我设想这大约归结于我本人在面对女性题材时,一直力求摆脱纯粹女性的目光。我渴望获得一种双向视角或者叫做“第三性”视角,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女性真实的生存境况。在中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