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瓷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瓷雕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瓷雕,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是在没有彩绘的白瓷上刻上绘画或文字。刻在器皿上的,如盘、碗、花瓶、茶具、文具等,尚有工具的作用;刻在瓷板上的再配上红木架子,则纯是艺术品了。

简介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工艺美术品,工艺美术家都是利用特定的物质材料直接进行艺术创作,工艺美术家手工下的艺术形体一旦诞生即成为艺术品,如剪纸艺术,玉雕、木雕等,而陶瓷艺术作品情形则完全不同。陶瓷艺术家完成对形体的设计创作,只是在陶瓷艺术创作历程中跨出第一步,陶瓷艺术家能否把自己设计出来的艺术形体,最后变成艺术作品,还要接受一系列工艺流程的检验。这是因为陶瓷原材料成型为特定的形体后,经干燥并随着水分挥发而产生收缩。在高温烧制阶段,分子结构发生较软,坯体成塑性状态,特别是随着水分等物质空全挥发和玻璃相生成,坯体继续产生收缩的情况下,如果造型形体结构比例不合理,重量分布不均,将导致产品变形。由此可见,陶瓷雕塑作品的形成及其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是由窑火来决定的。陶瓷雕塑是雕塑艺术中一个独种类,它与其它雕塑艺术相比虽同属立体造型艺术,但又具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

陶瓷雕塑就是瓷泥通过雕塑成型,然后经过高温烧制的三维立体艺术品,简称瓷雕。瓷雕作品"天人合一",是陶瓷艺术家"人巧"与窑火"天工"完美结合的产物。瓷雕与木雕、石雕、牙雕、骨雕、贝雕、根雕、冰雕、漆雕等所有雕塑都不同,它必须经过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而成,而从"泥"变成"瓷"这一过程,作品的体积要整体收缩20%左右,且物理、化学物质都会产生根本的变化,诞生了"瓷"这一全新的物质。经过高温瓷化的洗礼,其造型、颜色、体积、质地等全部"脱胎换骨",可谓"凤凰涅盘"。

所以作为三维空间的中国白瓷雕艺术,不仅从材料、创意、造型、工艺、烧制与环境空间乃至其所耗时力都比绘画等其它的工艺要求高得多。瓷雕从无到有的多重工艺和人智慧的最大程度的整合,这是其它雕塑艺术所无法企及的,它成品秀雅且具永久性,也是一直以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主要原因。丹纳曾把雕塑称之为"完美的艺术",如此说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白"瓷雕也许就是"最完美的艺术"了。

在众多有关德化窑的著述中,经常会读到瓷塑、雕瓷等,其实这些都是同一概念。称为"瓷塑"的,我想可能是作者查辞海,以为从字面上看,塑更准确点,因为雕是减法,而塑是加法的成份多一点的缘故吧。作为一产瓷区,至今还在为这一概念在争论,我想对区域品牌的宣传和建设是不利的。

首先,德化县政府明确注册的商标为"德化瓷雕",既然是注册商标,更应统一,不能这里是"瓷塑",那里是"瓷雕",会令人误解。

其次,如果使用"瓷塑",特别是参加展览会,主办方往往就直接把它归为陶瓷类,其实亏吃大了,因为讲到陶瓷,大家就自然想到景德镇瓷。如果使用"瓷雕"则自然与木雕、石雕、根雕等雕塑艺术归为一类,因为瓷雕作品还要经过高温烧制。

评价

德化瓷塑作品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瓷塑人物上。作品的制作成型工艺,以模制为主,兼有少量捏制。这里以瓷雕人物为例说明。

一、先参考有关人物蓝本或画稿,进行样品的构思设计,并以泥土做成一定规格的实心型主体样品。修整完备后,再根据坯体脱模的需要分解为部件,一般分为头部、身部与底座三部分,各部分又被分别切割作前、后片块;然后以纯净粘土制作成模范,模范与样品部件开脱后清除模中余泥杂质,经再次修整后,入窑烧成工具陶模,俗称土模。

二、把瓷泥投入洁净的土模中,推挤压迫均匀,剔除多余的坯泥,候稍干离模脱出。

三、整修粘合。对脱模后的各种部件进行修整,通过粘合复原为主体,再修整,最后上手、足及附加装饰,形成完整的形象。修整工艺包括有雕刻、擦水、推光等。

各部件拼合前的修整工艺,主要是剔除部件上的多余泥料,特别是注重头部五官、毛发的修整,力求精细。

擦水,是用软湿布擦坯,使之利于部件粘合和雕刻,擦水贯穿于整修工艺全过程。

各部件拼合时,拼合胎面擦水后再用泥浆粘接,一般先分别拼合头、身、座的前后片块,再将三部分连接成整体,俗称合模。

雕刻和推光皆采用金属或竹制刀具进行,雕刻主要对各部位连接部、脸部五官、头发及衣服皱折进行刻划,使之比例协调,连接自然得体。推光的工具俗称"利子",对坯体表面所有线条及光面,进行精工推压刮削,要求用刀均匀,深浅适宜,流利自然,表面不留痕迹。

手、足及附加装饰如花饰、珠串或飘带用手工捏塑,珠子大小要一致,颗粒匀圆,花朵要细而薄,形态逼真,手足及指关节与整体比例要适当,灵活如生,手臂上端做成实心圆柱状,插入袖口。

修整完成晾干后,浸入釉水匀透,底部接触面无釉露胎,即可入窑装烧。

模制制作的雕塑品内里是空心的,人物的雕塑,身体带座的是分开模制而后粘合的,座的底面常呈椭圆形。座与身体下部粘合时,有两种情形:一是接合处略小于底径,一种是在接合处做成小孔,以利透气焙烧。也有身体直接到底而不带座的,内里透空,底面边缘较宽厚。而捏塑成型的作品内里是实心的,表面雕刻修整工艺与模制品相同,底座可向上内里挖空,也有底座不挖空的,通体都是实心。捏塑成型的作品,一般适用于小件,形体较矮小,高10厘米以下。

整个雕塑制作工艺,从主体造型设计、表情刻划、衣服处理到局部装饰的完成,都可体现出艺人的功底的技巧,以及对作品艺术处理的理解程度和文化素养的高超造诣。[1]

参考文献

  1. 瓷雕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