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油」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甘油”)
 
行 1: 行 1:
 甘油
+
'''甘油'''即丙三醇,国家标准称为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
 +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对密度1.26362。熔点17.8℃。沸点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闪点(开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
 
 +
 
 +
==化学性质==
 +
 
 +
1.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 与水和醇类、胺类、酚类以任何比例混溶,水溶液为中性。溶于11倍的乙酸乙酯,约500倍的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长链脂肪醇。可燃,遇二氧化铬、氯酸钾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也是许多无机盐类和气体的良好溶剂。对金属无腐蚀性,作溶剂使用时可被氧化成丙烯醛。
 +
丙三醇化学性质:与酸发生酯化反应,如与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树脂。与酯发生酯交换反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代醇。甘油脱水有两种方式:分子间脱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内脱水得到丙烯醛。甘油与碱反应生成醇化物。与醛、酮反应生成缩醛与缩酮。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酰化等作用。
 +
2.无毒。即使饮入总量达100g的稀溶液也无害,在机体内水解后氧化而成为营养源。在动物实验中,如使之饮用极大量时,具有与醇相同的麻醉作用。
 +
3. 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香料烟烟叶、烟气中。
 +
4. 天然存在于烟草、啤酒、葡萄酒、可可中。
 +
 
 +
==贮存方法==
 +
1.贮存于清洁干燥处,应注意密封贮存。注意防潮,防水,防热,严禁与强氧化剂混放。可用镀锡或不锈钢容器贮存。
 +
2. 采用铝桶或镀锌铁桶包装或用酚醛树脂衬里的贮槽贮存。贮运中要防潮、防热、防水。禁止将 甘油 与强氧化剂(如硝酸、高锰酸钾等)放在一起。按一般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
 
 +
==历史==
 +
甘油,1779年由斯柴尔(Scheel)首先发现,1823年人们认识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希腊语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为甘油(Glycerine)。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其为制造火药的原料,则产量大增。
 +
==主要用途==
 +
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75℃,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低沸点含氧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氮或氧杂环化合物,能完全分离3-甲基吡啶(沸点144.14℃)和4-甲基吡啶(沸点145.36℃),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润滑剂、制药工业、化妆品配制、有机合成、塑化剂。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溶解,低浓度丙三醇溶液可做润滑油对皮肤进行滋润(开塞露)。
 +
==注意事项==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於 2020年3月10日 (二) 16:12 的修訂

甘油即丙三醇,國家標準稱為甘油,無色、無臭、味甜,外觀呈澄明黏稠液態,是一種有機物。 丙三醇,能從空氣中吸收潮氣,也能吸收硫化氫、氰化氫和二氧化硫。難溶於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類。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對密度1.26362。熔點17.8℃。沸點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閃點(開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經口)。


化學性質

1.無色、透明、無臭、粘稠液體,味甜,具有吸濕性。 與水和醇類、胺類、酚類以任何比例混溶,水溶液為中性。溶於11倍的乙酸乙酯,約500倍的乙醚。不溶於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類、長鏈脂肪醇。可燃,遇二氧化鉻、氯酸鉀等強氧化劑能引起燃燒和爆炸。也是許多無機鹽類和氣體的良好溶劑。對金屬無腐蝕性,作溶劑使用時可被氧化成丙烯醛。 丙三醇化學性質:與酸發生酯化反應,如與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樹脂。與酯發生酯交換反應。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代醇。甘油脫水有兩種方式:分子間脫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內脫水得到丙烯醛。甘油與鹼反應生成醇化物。與醛、酮反應生成縮醛與縮酮。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羥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與強氧化劑如鉻酸酐、氯酸鉀或高錳酸鉀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酰化等作用。 2.無毒。即使飲入總量達100g的稀溶液也無害,在機體內水解後氧化而成為營養源。在動物實驗中,如使之飲用極大量時,具有與醇相同的麻醉作用。 3. 存在於烤煙煙葉、白肋煙煙葉、香料煙煙葉、煙氣中。 4. 天然存在於煙草、啤酒、葡萄酒、可可中。

貯存方法

1.貯存於清潔乾燥處,應注意密封貯存。注意防潮,防水,防熱,嚴禁與強氧化劑混放。可用鍍錫或不鏽鋼容器貯存。 2. 採用鋁桶或鍍鋅鐵桶包裝或用酚醛樹脂襯裡的貯槽貯存。貯運中要防潮、防熱、防水。禁止將甘油與強氧化劑(如硝酸、高錳酸鉀等)放在一起。按一般易燃化學品規定貯運。

歷史

甘油,1779年由斯柴爾(Scheel)首先發現,1823年人們認識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希臘語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為甘油(Glycerine)。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其為製造火藥的原料,則產量大增。

主要用途

氣相色譜固定液(最高使用溫度75℃,溶劑為甲醇),分離分析低沸點含氧化合物、胺類化合物、氮或氧雜環化合物,能完全分離3-甲基吡啶(沸點144.14℃)和4-甲基吡啶(沸點145.36℃),適用於水溶液的分析、溶劑、氣量計及水壓機緩震液、軟化劑、抗生素髮酵用營養劑、乾燥劑、潤滑劑、製藥工業、化妝品配製、有機合成、塑化劑。可與水以任何比例溶解,低濃度丙三醇溶液可做潤滑油對皮膚進行滋潤(開塞露)。

注意事項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