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生物质

增加 4 位元組, 4 年前
环境影响
生物质能是碳循环的一个环节。[[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质]],而有机物质在死亡或被[[氧化]]后会再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回归大气。这循环相对的所需的[[时间]]较短,而用作燃料的植物可以很快地不断地重复种植替代。因此使用生物质能作为燃料依然可以维持大气中碳含量的水平。按[[重量]]计算,干燥木材普遍的碳储量大约在50%左右。
虽然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有时也被称为“碳中性”的[[能源]],但还是可能会助长全球暖化。这情况会发生在碳中性平衡被破坏时,例如[[森林]]开伐或都市化。使用生质燃料替代化石燃料仍会排放一样多的二氧化碳至大气中。但用作燃料的生物质能还是被视为是碳中性的,或者是温室气体的净消耗者,因为可以抵销[[甲烷]]进入大气。干燥的生物质能中含量约50%的碳早已经进入碳循环中。在生物质能的生命中会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结束后再以二氧化碳和甲烷(CH4)的形式回归大气,而这取决于它最后的结果。甲烷最后会再转化成二氧化碳并完成碳循环的[[周期]]。而化石燃料会将碳带离循环并储存起来,直到再回归[[大气]]中,增加大气 [[ 碳循环 ]] 的碳含量。
生物剩余物所产生的能源会取代化石燃料而让化石燃料的碳继续被留着,也交换循环中包括生物残留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和气体还有大部分的碳的组成。但因为缺乏借由生物剩余物产生[[能量]]的应用,大部分剩余物的碳还是以腐烂或燃烧的方式回归大气。腐烂过程中大约会产生50%的甲烷,而燃烧会产生5-10%的甲烷。[[发电厂]]会控制燃烧将大部分的生物质能转换成二氧化碳,因为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强大的温室气体。借由利用生物质能产生能量的处理过程中将甲烷转换成二氧化碳能够大幅的减缓[[温室效应]]。
110,2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