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用餐时间学问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用餐时间学问大

年轻人在开始上大学时,体重往往会增加。在美国,这种现象叫:“大一新生15磅”,意思是学生第一年离家后体重会增加15磅(约7公斤)。一般的解释是,家常饭被即食食品和快餐所取代,加上体育活动减少所造成。

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指出了另一个原因:深夜进食和睡眠不规律,所导致的生物钟紊乱。

定时睡觉、吃饭是良好的第一步

定时睡觉、吃饭是良好的第一步,尽量保持生物钟在同一时区运行。我们早上拉开窗帘时,明亮的光线会重置大脑里的时钟,在起床后不久吃早餐,是在强化肝脏和消化系统中的时钟接收早晨的信息。因此,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对于保持体内生物钟同步运转是非常重要的。

潘达解释说:“几乎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在这个星球上以严格的昼夜节律演化而来,这种节律也与进食和禁食的节奏有关。我们认为这个节律的主要功能,就是每晚都要修复和恢复活力。如同高速路不封闭,是没有办法修路。”[1]

不仅进餐时间很重要,吃的食物量也很重要

波特(Gerda Pot)是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营养研究员,研究人们日常能量摄入的不规律如何影响长期健康。

她的灵感来自祖母蒂默曼(Hammy Timmerman),祖母的生活作息非常严格。每天早上7点吃早餐,中午12点半吃午餐,下午6点吃晚餐。甚至连吃零食的时间也是固定的:上午11点半喝咖啡,下午3点喝茶。波特去看她的时候,很快就意识到在她那里睡懒觉是个错误。

波特说:“如果我早上10点醒来,她仍然坚持让我吃早餐,过半小时后喝咖啡,吃饼干。”不过,波特越来越相信,是严格的作息习惯让祖母保持了一直健康,直到她快95岁的时候。

深夜进食和睡眠不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

几十年来,我们听到的说法一直是,体重增加能导致各种疾病,比如II型糖尿病和心脏病,这都与吃的多少、食物类型,以及运动消耗的卡路里数量相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吃饭的时间也很重要。重要的不仅仅是吃什么吃多少,还有什么时候吃。

我们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对食物的反应是不同的,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中国古代中医认为,人体能量的流动与太阳的运行是同步的,我们的进餐时间也与之相对应:早上7点到9点,胃经最旺,这个时候应该吃一天最丰盛的早餐;上午9点到11点,脾经气血最活跃;上午11点到中午1点,心经运行。中医认为,晚餐宜清淡,应在下午5点到7点之间吃,此时肾经占据主导。

虽然解释不同,但现代科学表明,这种古老的智慧中蕴含著许多道理。

以对节食者的研究为例。绝大多数减肥方案,都是围绕著减少卡路里摄入总量来进行的——但如果吃东西的时间也对减肥有影响呢?当超重的肥胖女性吃减肥餐三个月,那些在早餐摄入绝大多数卡路里的人,比早餐简单应付,晚餐摄入绝大多数卡路里的人,减去的体重要多出两倍半,尽管她们摄入的卡路里数量是相同的。

许多人认为,半夜吃东西体重增加是因为,摄入的卡路里没有机会消耗掉,但这种理解过于简单。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研究生物钟与食物相互作用的约翰斯顿(Jonathan Johnston)说:“人们一般会认为,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处于停摆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事实是什么?一些初步证据表明,人在早晨吃东西比在之后的时间吃东西,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吃得早一些,身体会燃烧掉更多的卡路里。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会对体重产生多大的影响。

器官得不到食物补充时,才会燃烧脂肪

有一种可能是,深夜吃东西延长了整体进食时间。消化系统恢复的时间减少,身体燃烧脂肪的机会也减少了——只有当我们的器官得不到食物补充时,才会燃烧脂肪。

在电灯发明之前,人类大约在黎明时分醒来,太阳落山几小时后上床睡觉,因此食物都是在白天吃的。加州拉霍亚(La Jolla)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研究生物钟的生物学家潘达(Satchin Panda)说:“除非有照明,否则我们就不会熬夜不睡觉、在不该吃东西的时间进食。”他的研究显示,多数北美人每天的进食期达到15个小时甚至更长,三分之一的卡路里是在下午6点之后摄入的,这与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现在再想想那些晚上还在吃吃喝喝的大学生吧。潘达说:“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很少在午夜前睡觉,而且往往深夜了还在吃东西。然后,第二天要早起上课,假设他们吃早餐的话,这进一步缩短了夜间空腹的时间。”

这种习惯使他们的睡眠时间变短,可能导致他们容易发胖。睡眠不足会影响决策和自控能力,也可能会导致食物选择不当,还会扰乱饥饿激素、瘦素和胃饥饿素的水平,从而提高食欲。

影响生物钟与代谢健康

几乎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它们的相互作用对代谢健康发挥著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睡眠与饮食时间不规律容易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然而,关于生物钟与饮食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家们仍知之甚少,尤其是它对整体健康的影响。北京时间7月31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该研究通讯作者、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研究所Mitchell Lazar教授说:“大脑内部的时钟与外围组织的时钟同步,该系统失调与代谢紊乱有关。但是,环境和遗传因素是如何控制外围组织的生物钟,以及不同细胞类型的生物钟之间是否存在通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的。”为此,Lazar与博士后研究员Dongyin Guan领导的研究团队,建立了一种扰乱肝细胞内部生物钟的小鼠模型。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枢,肝细胞是肝脏中主要的细胞类型。研究人员观察到成年小鼠肝细胞中核心时钟蛋白REV-ERBα 和β 的缺失破坏了一部分肝基因的昼夜节律,并改变了新生脂肪形成的昼夜节律。肝功能还受到非肝细胞的影响,并且肝细胞REV- ERB的丢失重塑了肝内多种细胞类型的节律转录组和代谢组。

食物影响人体内部节律

简而言之,肝细胞节律性转录因子参与昼夜节律、激素分泌和脂质代谢。研究人员在小鼠血液中观察到的甘油三酯的积累,而这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2]

这些结果表明肝脏外周组织的内部时钟在维持代谢稳态中的重要性。Guan说:“我们发现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生物钟通讯,它暗示了以前无法理解的协调身体节律的方式。” 尽管昼夜周期会影响行为节律,比如睡眠,但新发现的证据表明,食物摄入是同步周围时钟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的研究表明,有时间限制的饮食有利于新陈代谢,许多节食者因此尝试间歇性禁食来减肥。Lazar的团队观察到,定时进食和肝脏内部时钟的完整性都改变了代谢节奏。

具体而言,他们发现有将近一半的节律性基因受到内部时钟和小鼠进食时间的调节。Lazar希望更好地了解食物是如何影响人体内部节律的,从而制定出优化的饮食计划,这对倒班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方法,对患有如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