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田永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田永庚 田永庚,(1912-1979),当代武术家,扬州近现代武术的奠基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大师唐殿卿的再传弟子,师从其父田春明和江都国术研究会会长刘绍臣。田永庚的高徒有:扬州大学武术教授仇志刚、“青花大王”陆履峻、电影《天国恩仇》的武打设计吕永泉、名作家王资鑫、扬州武术名教练吕永彬以及朱德平、顾家福、尤子玉、吕银强、杨朝塔、陈峰等,其孙田金龙博士是当代太极拳一代宗师,创立“三摇三摆太极功法”。真是桃李满扬州、各有建树。

生平传奇

田永庚出生于1912年,祖籍徐州沛县。清同治四年(1865年),田永庚的曾祖父背井离乡,来到扬州,栖身南门外古运河畔的河滩,自此,田家也将家传武术带到了扬州。至田永庚,已经传了4代。田永庚从蹒跚学步,其父亲便将他逼上了练武场。

其后,田永庚不但学得了家传武艺,同时还掌握了其父向张恒庆大师学习的戳脚拳。在这个基础上,田家又撇开了当时武林中的“门户有别”的传统观念,与当时扬州武林的另一个世家刘家进行了武艺互换,田家将铁腿张恒庆大师的戳脚拳传于了刘家,而刘家则将神手唐殿卿大师的西凉掌传给了田家。自此,田永庚便将西凉、戳脚这扬州王牌的一拳一脚尽揽于怀中,通晓扬州近代武术两大流派的拳种,也最终为扬州近代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田永庚先生广收门徒,传授技艺。在他的弟子中有专业的武术教练、高校的武术教授、国际级的武术裁判、武术学者作家等。而这些弟子如今都已是扬州武术界的名家前辈。

田永庚不但徒手套路打得好,对属于武术器械的刀、枪、剑、棍,软器械二节棍、三节棍、九节鞭等无一不精,演练起来身械协调、潇洒自如,龙飞凤舞,甚是完美。田永庚24岁时,在扬州举行的有当时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和总教练王子平先生莅临的国术比赛中,演练和合双刀独占鳌头,获得银盾一只,蜚声江苏武术界,被称为“和合刀王”。

田永庚演练拳械,功夫非凡、甚是好看,他善舞春秋大刀,他和张正魁演练“大刀对枪”时,着着相扣,毕真无瑕,人们送他一个“田大刀”的外号。 田永庚的父亲田春明是清末民初一度客居扬州的武术名师铁腿张恒庆的嫡传弟子。田永庚年幼时即从其父田春明和另一名武术名师神手唐殿卿的嫡传弟子刘绍臣习武,深得名师的武功真传,年轻时田永庚能举重280斤,掌开鹅卵石。一次,牢牛坊的一个叫“大牛宝子”(因其力大能掼牛,能捧起两张整牛皮而得此名)的壮汉来踢场子,把练武用的石锁、石担子乱撂,真是来者不善,田永庚与他理论,他自恃力大,与田永庚交手,田永庚运用戳脚翻子拳中的鸡斗步砸锤,只一招即将其击伤倒地。

日寇侵华时期,一次田永庚的把兄弟李文祥和几个人合伙搭用木船贩盐去芜湖、安庆卖,赚钱讨生活,田永庚也顺带一二包盐跟着同去。他们的船在长江行驶时,被日寇巡逻艇查扣没收,凶恶的日寇想出坏招,一名日寇说:“谁能吃得住三棍子,就可拿回自己的盐。”穷人可怜靠卖点盐养家糊口,有一个人不得已站了出来,被日寇一棍打趴,头栽在船板上,鲜血直流。田永庚见状,估量了一下,站了出来,一名日寇在田永庚的脊背上连打了两棍,田永庚抗了过去,这时另一名日寇叫前一名日寇将棍子交给他来打,这名日寇更坏,他举起棍子指上打下,田永庚的腿被重重地挨了一棍,但丝毫未动,这名日寇只好让他把盐拿去。田永庚趁机多拿了几包,与失去盐包的其他人分享。

田永庚除了为扬州近代武术的传承与推广作出巨大贡献外,与众多武术宗师一样,具有一种侠义的精神。据田永庚的长孙田金龙回忆说:有一次田永庚进城,恰好在南门城口遇见了两个兵痞欺负进城卖菜的郊农,勒索钱财。“我祖父气愤不过,出头理论,两个兵痞见有人出头,便要动手,祖父不动声色,一脚将城墙砖平蹬凹陷下去,吓得那两个兵痞掉头就跑掉了。所以扬州的地痞流氓只要听闻我祖父的大名,常如鼠窜。”

评价

王金宝(中国猴王、李连杰的启蒙教练):田永庚先生武德很好,呕心沥血从事武术的传承与推广,桃李满扬州。老先生功夫板板扎实,技艺精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是将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

仇志刚(田永庚的弟子、武术国际级裁判、扬州大学武术教授):田老师不愧为一代宗师,之所以这么说,第一,他有高超的武艺;其次,他为扬州培养了一大帮武术精英;第三,武德高尚,不排斥其他拳种,虚怀若谷,团结武林同道;第四,对扬州武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杰出贡献,将扬州武术发扬光大。 [1] [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