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甲仙区

增加 15,23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甲仙區''' </p>
|-
|<center><img src="https://orgws.kcg.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LY2dPcmdVcGxvYWRGaWxlcy8zMjUvY2tmaWxlL2MxMjljOTgyLTEzYmQtNGU4NC04YTdjLTYyYWM0NDRiODMwNkAxMDI0eDc2OC5wbmc%3D&n=6auY6ZuE5biC6KGM5pS%2F5Y2A5Z%2Bf5ZyWLnBuZw%3D%3D&Icon=.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jiasian.kcg.gov.tw/cp.aspx?n=76B64A40366D84BE 圖片來自kcg]
</small>
|}
[[File:甲仙区.jpg|thumb|right|甲仙区 [http://319/Kaohsiung/photo/1050209-13.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甲仙 ''' ([[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gabˋ xienˊ kiˊ), 于台湾 於[[臺灣]][[ 高雄市 ]]東 半葉西側 东临東鄰[[桃源 ]]、 [[ 龟区 龜區]] ,西 临台 鄰[[臺 南市]][[南化 ]],北接 [[ 區]] ,南 連[[ 杉林 區]] 。位居 [[南橫公路| 南部 横贯 橫貫 公路 ]] 西端之要 ,以 [[ 頭]] [[ 筍]] 品而 名。族群屬[[六堆]]中的右堆,客家人占區內三成一之眾,地方通行語為[[台灣客家語]][[四縣話|南四縣腔]]<ref>[httpshttp://wwwtitv.ipcf.sohuorg.comtw/anews-33794 客家基本法修定 客家人逾1/496826374_121107000 甲仙区3列通行語] 原視 2017-10-19.</ref>
== 歷史 ==甲仙地區古時原為[[File:甲仙区1.jpg台灣原住民|thumb原住民]]南[[鄒族]]的狩獵場所。[[清]][[乾隆]]年間,原本居住於[[玉井盆地]]的原住民[[大武壠族|right|甲仙区1 大武壠族人]],因生存空間受到人口日益增加的[[漢族]]及[[https://pic3.40017.cn/line/admin/2015/08/17/15/aICd20_640x360_00.jpg 原图链接西拉雅族]] 所擠壓,紛紛往東跨越[[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阿里山山脈] ]而遷入[[楠梓仙溪]]河谷地帶-即今日的甲仙地區-定居,最晚在乾隆九年(1744年)已有大武壠族人在此建立甲仙埔部落<ref>{{Cite book|title=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last=王|first=和安|publisher= 國立中央大學歷 发展研究所|year=2008|isbn=|location=桃園|pages=49}}</ref>。原本在此地活動的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魯哇族,也因受迫而逐漸向北退入深山地區。
甲仙区的历史发展大至上从清朝年间开始,约在乾隆 依據[[同治]] 元年(西元1736 (1862 )有一名叫 )左右出版的《[[臺灣府輿圖纂要]]》記載,當時今 甲仙 的人来到此 开垦,便以其名称为地名,逐渐地有各地的闽粤人来到此地开垦定居,由于 區已形成瓠仔寮、大坵園、芎蕉腳、頂公館、 甲仙 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不便 埔、阿里關等聚落 农业是当地居民主要的生活产业;隸屬於[[臺灣縣 (1684年)|臺灣縣]]善化里西保內中股大武壠。
西元1895 [[光緒]]十二 (1886年)三月,[[劉銘傳]]頒布「開山撫番」政策,調集官兵開闢上八潼關的越山道路。該道路以[[嘉義市|嘉義]]為起點,經[[大埔鄉|大埔]]、 午战争台湾割让给日本后 仙、荖濃、寶來、關山、[[埡口 (南橫公路)|埡口]]至八潼關;同年四月 與後山官兵開闢的[[池上鄉|大坡]]溯[[新武呂溪]]道路接通。自 甲仙 地区虽属于台 以東之路線,大致與今[[ 府县管辖但抗日活动频仍,部橫貫公路]]一致。
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建省,設三府一直隸州。甲仙地區所屬的臺灣縣改名[[File:甲仙区5.webp.jpg|thumb|right|甲仙区5. 安平縣]],隸屬於新析出的[[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ee4b9e19727c1000.webp 原图链接臺南府]]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因[[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馬關條約] ]而割讓給[[日本]1897年隶属于 ],因而進入[[ 南县蕃薯寮厅 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 時值日本的[[明治]]二十八年。
1901 明治三十 (1897年)六月,臺灣總督府設置「 楠梓仙溪 」,隸屬臺南縣蕃薯寮辦務署,為甲仙地區獨立設治之始。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十一月 后来台湾总督府于此设 在新推動的「廢縣 廳」政策下,楠梓仙溪東里改隸屬於[[蕃薯寮廳]]杉林支廳。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杉林支廳廳治移至甲仙地區,並更名為 阿里 关警察派出所实施高压统 關支廳。明 四十二年(1909年)十月 全臺20個廳整併為12個廳,蕃薯寮廳因而與[[恆春廳]]一起被併入[[阿緱廳]],支廳名亦更改為甲仙埔支廳。日治時按規畫設置了甲仙聚落,因此市街的整齊性異於傳統漢人村鎮<ref>{{cite news|title=〈甲仙埔繁榮〉|newspaper=《漢文台灣日日新報》|date=1907-05-26}}</ref>。
1905 [[大正]]四 疟疾 (1915年)[[噍吧哖]](今玉井)發生[[噍吧哖事件|抗日事件]],殖民政府進行 肆流 規模搜捕 動,抗日-{志}-士因而退至南-{庄}-(今[[南化區]])、甲仙埔一帶山區。7月8日起,他們分別襲擊日警阿里關、小林、蚊仔只、河表湖、大邱園及十張犁等日警駐在所 由于 其間並攻擊 甲仙 埔支廳,先後殺死日警三十餘人,史稱「[[甲仙埔事件]]」。其後又在礁吧哖 区遍布樟林因此约有2000 區爆發 起衝突,但在 警不斷增援的情況下,最終功敗垂成。此役後續被捕志士遭判刑者243 钱喜至此创立'台湾制脑拓殖会社' 并将阿里关庄更名为 其中 甲仙埔 区;地區即有192人。
1902 大正九年(1920年)廢廳置州,甲仙地區各聚落整併成[[甲仙庄]],隸屬於[[高雄州]][[旗山郡]]。自此,甲仙行政區範圍大致確定。1930 時, 甲仙 -{庄}-有人口2385左右,其中大多數、約1763人屬「熟番」(平 区更名为阿里关支厅并增设阿里关、东大邱园警察派出所 ),剩下則主要是漢人<ref>{{cite book|title=昭 小林驻在所,五年 國勢調查結果中間報 高雄州旗山郡|year=1933|publisher=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ref>。
[[File:甲仙区6.jpg|thumb|right昭和]]八年(1933年),由[[阮寶治]]所領導的[[旗山區| 旗山]]中華會館,吸收曾參與噍吧哖事件的 甲仙 区6. 人江保成為同志,展開了另一波抗日活動。江保成以[http://p2.img.360kuai.com/t0194179b4d15d6c6c5.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杉林庄] ]]1903与阿猴厅合并并更为 (今杉林區)內寮為基地,在 甲仙 埔支厅 、杉林一帶秘密吸收同志。不料尚未起事,即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被日警偵悉,先後有數十人被捕下獄。江保成等領導人物被判死刑,其餘被判徒刑,直到日本投降後始被釋放 史稱「[[小林抗日事件]]」。
1920 昭和二十 台湾总督府实施地方自治废区更为甲仙庄、隶属于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中華民國接管臺灣,時值民國三十四年。次年一月,行政區改制為[[ 高雄 縣]] 旗山 郡,區甲仙鄉。其後廢區而直接由縣政府管轄。
至1945第二次世界 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八月,[[颱風莫拉克 (2009年)|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風強雨 战台湾光复后废庄改乡成立高雄县 甲仙 乡并下辖鄉小林村小林聚落旁的小竹溪暴漲,水勢竄出公路護欄。村民駕怪手試圖清出水路,但黃濁泥流勢不可擋。八月九日清晨,小林村東北側一千多公尺高而且尚未人為開發的獻肚山因不堪豪大雨而走山,帶著大量土石流衝進小林聚落。有100多戶住家全數遭土石流覆滅,共計491人失蹤<ref>[[东安 http://www.nownews.com/2009/08/13/91-2490887.htm 獻肚山連爆兩聲土石壓頂 小林 上方堰塞湖惹禍?]] 今日新聞,2009-08-13,地方中心</ref><ref>劉榮、黃佳琳 [[西安村]] 陳界良 [[和安村]] 蔡清華 [[大田村]] 朱有鈴 [[宝隆村]] 王述宏 王榮祥,[[关山村]]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18/today-fo25.htm 小林村 等7个村落 登記失蹤491人] 自由時報,2009-8-18</ref>
2010年12月25日 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十二月 高雄縣、市因[[五都 制]]而合併為新的 高雄市 ,甲仙鄉亦同時改稱「 甲仙 區」 所轄各 村改 稱為「 <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历史发展] </ref>
== 地名 ==[[File:甲仙区2.webp.jpg|thumb|right清]][[乾隆]]年間,原本居住於[[玉井盆地]]的[[平埔族| 平埔原住民族]][[大武壠族]]人往東跨越[[阿里山山脈]]而遷入今 甲仙 区2. 地區的[[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f94f2a8866f72511.webp 楠梓仙溪]]河谷地帶,當地 图链接有的[[卡那卡那富族] ]與[[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拉阿魯哇族]]== 也因受迫而逐漸向北退入深山 理位置==區。
东西宽约5.3公里、南北长约22.61公里 初到此地的平埔族群依當時習俗稱呼漢化程度更低的原住民族為「傀儡蕃」 总面积约为124.0340平方公里;甲 又因新的居住地為楠梓 区平均海拔约为252.06公尺,四面环山 溪河埔地 故稱當 形大部分以山地为主 為「傀儡楠梓仙埔」。因河洛語「傀儡」的「傀」(Ka) 平原甚少 轉變為「甲」 南北两端有 結合 楠梓仙溪 流经境内 之「仙」字 小林段层所形 埔地之「埔」,而合併簡化 的河谷地形延续 「甲仙埔」。[[台灣日治時期|日 杉林区、旗山区至荖浓溪 ]][[大正]]九年(1920年) 成为高屏溪 改稱為「甲仙」
[[File: == 地理 ===== 地形 === 甲仙 区3區位於高雄市東北端,東西寬5.webp3公里,南北長22.jpg|thumb|right| 61公里,全區面積共計119.84平方公里,為高雄市38個區當中的第5大區,僅次於[[桃源區]]、[[那瑪夏區]]、[[六龜區]]、[[茂林區]];2019年底人口5,943人,居全市第35名,僅多於桃源區、那瑪夏區、茂林區。全區地勢較高, 甲仙 区3. 街區海拔約252公尺<ref name="官網自然環境">[https://p3jiasian.sslkcg.qhimgs1gov.comtw/sdr/400__/t01e4eda0ea492b3d93cp.webp aspx?n=FB05741F49A00A63 原图链接關於甲仙 > 自然環境》] [https://image.so.com高雄市甲仙區公所官方網站</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旅游==ref>。
甲仙 區屬於縱谷地形,東側為[[玉山山脈]]主脈南段,山脊線平均高度約700 尺至1,600公尺,主要山峰由北而南有[[鞍輪名山]](1,659公尺)、[[大竹溪山]](1,664公尺)、[[番子寮山]](1,208公尺)、[[內英山]](1,151公尺)、[[荖濃越山]](又名外英山,1,065公尺)、[[廍亭山]](1,044公尺)及[[南廍亭山]](987公尺)等;西側為[[阿里山山脈]]主脈南段,山脊線平均高度約300公尺至1,000公尺,主要山峰由北而南有[[西阿里關山]](973公尺)、[[圓山 (阿里山山脈)|圓山]](853公尺)、[[六義山]](又名鹿鳴山,784公尺)等。
=== 水文 ===[[楠梓 亲水 溪]]又名旗山溪,為[[高屏溪]]的一大支流,發源於[[玉山主峰]]西南坡標高約2,700 尺處。由本區北鄰[[那瑪夏區]]流入境內,由北而南貫穿全區後,於本區南界流出至[[杉林區]],其流向大致與本區東側的玉山山脈及西側的阿里山山脈平行。該溪在本區境內有[[油礦溪]](班芝埔溪)、[[北勢坑溪]]、[[角埔溪]]等較大支流,並形成大田、四德、姜埔、阿里關、內芹蕉、五里埔等[[河階]][[台地]]及一些小型[[沖積平原]],構成區內的主要耕地。
油礦溪位於本區南部,為楠梓仙溪在本區境內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關山村與六龜區交界的番子寮山南坡的南寮地區,流經班芝埔、番子寮後,繞經 甲仙 化石馆街區北緣,於檨仔坑西側注入楠梓仙溪。北勢坑溪位於本區中部,主要源流有二,北側為小北勢溪,南側為大北勢溪,二溪於犁頭埔、北勢坑之間合流,於溝子尾西側注入楠梓仙溪。角埔溪位於本區北部,於小林聚落南側注入楠梓仙溪。
=== 六义 氣候 ===甲仙區地處 區,雨量充沛,氣溫冬暖夏涼而四季宜人。雨量初夏至初秋較多,平均以八月為最多,十二月份最少。
== 大壁谷經濟 ===== 農業 ===甲仙區四面環山,國有林班地約占全區土地面積86%,其餘除公私有[[林地]]及[[建地]]外,可耕[[農地]]非常有限。全區耕地約1,442公頃,其中[[水田]]約383公頃,[[旱田]]約1,059公頃。
依人口從業結構分析,全區從事[[一級產業]]者佔58.1%,高於舊[[高雄縣]]全縣的15.9%,其中絕大多數為[[農業]]人口,顯見本區係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山地農業鄉。農產品相當多樣化,如大田村的[[水稻]]、[[芋頭]]、[[蔬菜]]、[[香蕉]];西 村的[[水果]]、四德地區的水稻、香蕉、[[甘蔗]];關 村的水果;小林村的香蕉、[[花卉]]、原料甘蔗、雜糧等。主要的水果有[[龍眼]]、[[木瓜]]、[[芒果]]等。多數農產品缺乏地方特色(芋頭除外),加上地處偏遠,運輸成本高,市場競爭力相對薄弱。
=== 工商業 ===甲仙區為[[南橫公路]]西端的大站,也是主要消費據點與交通服務中心,加以區內[[芋頭]]加工產品馳名全台,因而得以提供較多的工商就業機會。全區的二、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達41.9%,雖然略低於整個[[旗山郡|旗山地區]]的平均值45.6%,但已明顯較鄰近的[[內門區|內門]]、[[六龜區|六龜]]來得理想。該等就業人口以[[公共行政]]等公教行業居多,佔16.4%,其次為[[製造業]]與[[商業]],分別佔9.8%與8.2%。  相對於台灣西部平原地區的鄉級行政區,本區工商業明顯較不發達,青壯勞動力外流情形相當嚴重。本區工商及服務業家數僅255家,平均每家員工數僅2至3人,屬於鄉鎮型、家族式的小型營業單位;而且近5年來已陸續減少達50家之多,整體發展狀況並不理想。1995年全區工商產業年生產總額約為3.7億左右,僅佔舊[[高雄縣]]全縣年生產總值的0.083%,重要性相對偏低。 == 文化資產 ===== 古蹟 ===[[甲仙鎮海軍墓]]位於[[小林里]]五里埔58號前草坪,[[省道]][[台29線]]旁,為[[三級古蹟]]。墓地埋有[[清]][[光緒]]年間駐防此地開闢道路之「鎮海中軍前營」客死異鄉的官兵。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出版的《甲仙鄉志》載有「楚南墳」96座,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則僅存墓碑85座。 === 民俗文化 ===高雄市的甲仙、阿里關、小林、內門等地區,有不少居民的祖先是來自[[玉井盆地]]的[[平埔族|平埔原住民族]][[大滿族|大武壠族]]人,其守護神稱為[[File: 太祖 (祖靈信仰)|太祖]],供奉於[[公廨 (西拉雅族)|公廨]]裡,但不是拜神像而是[[祀壺]];分靈則供奉於家中[[神龕]]左側的角落。公廨是大武壠族人的精神寄托,也是族人祈求平安或[[尪姨]]占神問卜的地方,同時也是族人聚會的活動中心。  甲仙 区4.jpg區小林里因地點偏遠,受外來文化影響步調較慢,因而保留相當完整的傳統大武壠族祭典儀式。每年農曆9月15日舉行的[[小林平埔族夜祭|thumb小林大武壠族夜祭]]活動,以歌舞遙祭[[祖靈]],充分展現大武壠族敬重祖先的傳統與樂天知命的性格,是珍貴的平埔族群文化資產。 此外,甲仙也是[[客家人]]在高雄地區聚居的地點之一,當地建有[[義民廟]]、[[三山國王廟]]等。 === 甲仙鎮海軍墓 ===甲仙鎮海軍墓為市定古蹟,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58號前草坪,乃清治時期臺灣駐防軍隊「鎮海中軍前營」官兵墳塋,1985年甲仙鄉志記載「楚南墳」96座,2008年調查僅存墓碑85座。 === 大武壠阿里關太祖祭典 ===阿里關太祖祭祀在農曆9月15日舉行,是為「開向」,隔年3月16日為「禁向」,祭祀太祖。 == 教育 ===== 國民中學 ===*[[高雄市立甲仙國民中學]] === 國民小學 ===*[[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國民小學]]*[[高雄市甲仙區小林國民小學]]*[[高雄市甲仙區寶隆國民小學]] == 旅遊 ==[[甲仙公園]]位於甲仙街區東南側小山丘上,視野良好,可俯看甲仙街景。[[台灣日治時期|right日治時期]],此地建有[[神社]]。[[甲仙埔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為紀念殉職日警,在神社前右側設立「殉難警察官之碑」。[[臺灣戰後時期|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神社及紀念碑皆被民眾毀壞,其後改建為公園。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在公園內設立「 甲仙 区4埔抗日志士紀念碑」,供民眾憑弔抗日志士的情操<ref>[https://jiasian. kcg.gov.tw/cp.aspx?n=2F560B5BEC3B81E0 甲仙采風 > 文化導覽 > 甲仙埔抗日志士紀念碑(甲仙公園)] ,高雄市甲仙區公所官方網站</ref>。 [http[甲仙親水公園]]位於甲仙街區西南側,即[[楠梓仙溪]][[甲仙大橋]]附近河段東岸一帶的高灘地,擁有生態池、兒童遊樂區、極限運動場等休閒活動設施,適合郊遊、露營、烤肉、戲水、放風箏、散步等,是附近居民及外地遊客假日休閒遊憩的好場所,但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毀於洪水之中。  [[甲仙化石館]]位於和安里四德巷,主要收藏來自[[甲仙四德化石自然保護區]]等附近出土或收藏者捐贈的化石。以貝類化石居多。全館館藏六千餘件,已成為指標性地方專業博物館,頗具學術研究及知識觀光價值。特展室曾展示恆春更新世化石展、現生貝類展,經常性展出甲仙出土石器六佰餘件,包含石刀、石斧、石鋤陶甕破片、石杵、紡錘、網墜等,年代距今約四佰至兩千年之間<ref>[https://khh.travel/Article.aspx?a=6239&l=1&stype=1057&sitem=4106 甲仙化石館] 高雄旅遊網</ref>。 [[六義山]]登山步道位於甲仙區西部的六義山(鹿鳴山)山區,已被[[林務局]]列入[[國家森林步道]]系統,共有四德、公館、百葉及紫霞等四個步道入口。該山主峰海拔約783公尺,為高雄市及臺南市的界山。步道沿線有觀湖平台、賞梅平台、怡情平台、景觀橋、埡口觀景台、攬勝亭及觀壩亭等景點,適合健腳之民眾登山健行。 [[石磯谷]]又名大壁谷,位於[[小林里]][[角埔溪]]中游,是一個天然的巨石[[河谷]]地形,也是五里埔[[水圳]]的水源地。水圳洞口常有[[蝙蝠]]聚居,因而稱為「蝙蝠洞」。谷中因有奇石、岩壁、[[瀑布]]、溪水等景觀,為本區最具發展潛力的觀光遊憩場所。 [[錫安山 (台灣)|錫安山]]位在甲仙區與[[那瑪夏區]]邊界上,過去屬於甲仙鄉,後來土地重劃歸入那瑪夏鄉,是[[新約教會]]所設立的屯墾聚落,闢有步道、水池等休憩設施,教徒並在此地種植並販賣水果。<ref>{{cite web|url=https://khh.travel/Article.aspx?a=6246&l=1&stype=1057&sitem=4108|title=錫安山|publisher=高雄旅遊網|accessdate=|archive-url=https://imgweb.fzg360archive.comorg/web/gz20200414185854/userfileshttps:/image/20170410khh.travel/10184035d699937d1e4968Article.jpg aspx?a=6246&l=1&stype=1057&sitem=4108|archive-date=2020-04-14|dead-url=yes}}</ref> == 特產 ==* [[芋頭]]* [[竹筍]]* [[芋仔冰]] == 交通 ===== 公路 ===[[台灣省道|省道]][[台20線]]是甲仙區的橫貫道路,其山區段亦稱為[[南橫公路]]。向西可通往[[臺南市|台南市]][[南化區]]、[[玉井區]]、[[新化區]]、[[永康區]]等地,向東經由本市[[六龜區]]、[[桃源區]],越過[[中央山脈]]通往[[臺東縣|台東縣]][[海端鄉]]、[[關山鎮 (台灣)|關山鎮]],並接上省道[[台9線]]以前往東部各地。 省道[[台29線]]( 图链 [[台21線]])是甲仙區的縱貫道路,也是對外的主要連絡道路。向北可達[[那瑪夏區]],向南可通往[[杉林區]]、[[旗山區]],在此可 省道[[台3線]]或經由[[國道10號] ]接其他國道前往西部各地,亦可繼續前往[[大樹區]]、[[大寮區]]、[[林園區]]等地。 === 公車客運 === 在客運方面,[[高雄市公車]]有[[高雄客運]]的8029線行駛甲仙-[[桃源區|桃源]]-梅山口(4/1起復駛)<ref>蘇福男,[https://imagenews.soltn.com.tw/news/local/paper/view? 1279889 图片来 停駛桃 于360图片网梅山口10年 高雄客運復駛] 自由時報,2019-04-08</ref>;8031線行駛甲仙-拿努姆(位於[[那瑪夏區]]達卡努瓦里,舊名民生二村);高旗甲仙快線(E32)線行駛高雄-甲仙<ref>[http://www.ksbus.com.tw/schedule/part2.htm 行車資訊],高雄汽車客運官方網站</ref>。另有由[[興南客運]]行駛的[[大臺南公車]] 綠26線 行駛[[玉井區|玉井]]-北寮-甲仙。 == 考文 =={{Reflistreflist}}[[Category:660 733 中國地理總志臺灣‎ ]]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