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电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电键(或称扳键),广泛应用在长话交换设备的各种机台的塞绳电路监听电路座席电路以及各种机架的信号电路中。

中文名:电键

外文名:key

别 名:扳键

定 义:应用在长话交换设备的各种机台

扳动的位置:单掷及双掷

应 用:监听电路座席电路

用途

电键(或称扳键),广泛应用在长话交换设备的各种机台的塞绳电路、监听电路、座席电路以及各种机架的信号电路中。电键按其扳动的位置,分为单掷及双掷两种。电键的簧片组根据电路的需要,固定在电键架上,因此扳动电键,就能使簧片组动作,完成电路的接续。簧片的组合有很多种,但基本上簧片的接点由动合接点、静合接点、转换接点(先开后合)、不间断转换接点(先合后开)组成。

电键的调整应按各设备所规定的的技术要求进行。

清洁

工厂提供的长话交换设备的电键装置,大多采用插件式。但是也有部分旧设备,仍保存固定装置的。前者,在进行电键的预检工作时,能很方便的进行装、卸。后者,在进行电键的预检工作时,在操作中,不仅应对所装卸电键的布线,走线角度和弯势等,须保持整齐美观外,还必须注意左右相邻电键或其他元件,以免碰断或碰伤线头,产生障碍。插件式装置的电键从机台上卸下后,用适当的螺丝刀将电键架和簧片组的固定螺丝旋开,使电键架和簧片组分开。单接点的电键最好将电键架按原来装置簧片组的位置做好标记,避免方向互调,因电键在日常使用中,都有一定的习惯,这样在电键拆洗清洁后,还原装配的时候,调整较为方便。对双接点的电键,其电键架位置是固定的,故不受此限制。将卸下的电键架和簧片组分别用毛刷刷去积灰,然后用牙刷沾上少量汽油四氯化碳混合溶液刷洗干净,再用清洁布擦干。此外也有将橡皮切成薄片(选用高级绘图橡皮)用来擦拭簧片和接点,效果也很好。然后再检查电键架胶木滚轮是否有磨损。固定电键闸刀的梢钉是否松动以及闸刀扳动是否灵活等。对胶木滚轮的表面,可用上光蜡擦拭。簧片组则应检查簧片组的固定螺丝是否旋紧,簧片排列是否整齐,簧片有无裂痕,接点是否对齐,接点有无脱落或凹坑过大现象等。发现有不良情况应逐一加以修理或更换,然后将簧片组还原固定到电键架上,再进行电键的调整。

调整要求

单接点电键

1.凸轮转动应灵活,应和键架无磨擦现象。凸轮与主簧间应有不小于0.75毫米的空隙;

2.电键闸刀左右不晃动,向前、向后各移动30度时,应能自动复原。将电键闸刀从自锁侧扳回原位的推力应不小于50克。

3.滚轮应能灵活转动,并以其圆柱和主簧接触,在中间位置时,滚轮应落在主簧上,并使键柄保持垂直。

4.所有簧片的中心线应与电键面板接近垂直,两组簧片应平行排列。

5.接点断开的最小间隙应不小于0.4毫米。接点闭合时接点间的压力应不小于50克。当扳动电键闸刀时,在接点分离前,电键的内接点簧片随主簧片一起偏移的距离(或称追踪)应不小于0.2毫米。

6.接点簧片应保持平直,不应有折损及弯曲。接点闭合寸各簧片接点的尖端应完全落在其对应的平面接点的范围内。

7.曲接点簧片当其相对的主簧动作时,应靠在它的定位衬片上。主簧与曲接点簧片之间的压力(当扳动电键闸刀使其相对的另一组簧片组动作时)最大为300克。

双接点电键

1.凸轮轴在键架槽内应转动灵活,无晃动现象,扳动电键闸刀时应无磨擦阻碍。

2.胶木轮在滚轮轴上转动应灵活,并以其圆柱面和主簧接触。当凸轮组合在中间位置时,胶木滚轮不应压在主动簧片上,应留有0.1毫米的间隙。

3.电键在静止位置时,键柄应保持垂直,不应有偏斜现象。当扳动电键闸刀时,自锁侧不应弹回,自复侧应立即弹回。电键在中立位置向任一方扳动所需的扳力,应根据所扳动方向簧片组簧片的数量来决定。一般说来,12片簧片组的电键,扳力为100~600克。多于12片簧片组的为100~800克。将电键由任一方向扳回中立时的扳力,应不小于100克。

4.簧片组中,接点相对的簧片,其接点中心应对齐,最大偏差不得超过0.3毫米。接点组的闭合接点间的压力不小于60克。 电键的调整要用扁咀钳在簧片的橱部沿长度作圆弧形的拗动,切勿将簧片乱弯,以免损坏。对电键簧片压力大小的测量可用,张力规(或称弹力规)进行。

按上述要求检查调整后,再用万用电表测量一下簧片组和电键架有无相碰之处,将布线也加以整理后,将电键还原到机台(或机架)上,再进行性能测试。[1]


视频

无线电爱好者也要皮一下,不用电键的情况下使用莫尔斯电码通联

参考文献

  1. [邮电部设备维护局,长途电话交换设备维护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1977年05月第1版,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