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男」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0: 行 10:
 
#阳性的人,与“女”相对。
 
#阳性的人,与“女”相对。
 
#指儿子,如长男。
 
#指儿子,如长男。
#古代[[爵位]]的第五等。
+
#古代[[爵位]]的第五等<ref>[https://www.sohu.com/a/279051221_100077599 古代“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究竟有何含义] ,搜狐,2018-12-01</ref>
  
 
 《商务字典》中“男”字有以下解释:
 
 《商务字典》中“男”字有以下解释:
行 25: 行 25:
 
 从远古至现代,男性普遍会守护自己身边的人、家园及族人。古代[[蒙古族]]会守护自己的领土,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牧地和居所。同时会抵御各部的入侵及征伐其他地区以争取更丰饶的[[资源]]。
 
 从远古至现代,男性普遍会守护自己身边的人、家园及族人。古代[[蒙古族]]会守护自己的领土,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牧地和居所。同时会抵御各部的入侵及征伐其他地区以争取更丰饶的[[资源]]。
  
 近代男性普遍在家庭生活中应付大部分的开支,或全部开支。身为父亲,除了外出工作供养家庭食宿,还要负担一切额外的开支 (包括医疗、[[教育]]、一切的特发事件及意外等)。在非洲一些穷困的地区,如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当地的男性需要耕作售卖农作物养活家人。有夫妇实行财政独立,即一名妻子有能力工作时工作赚取收入,二人共同维系家庭。在近代的教育下,已趋向性别平等,男女平等在《[[联合国宪章]]》序言中与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大小各国平等被并列重申。
+
 近代男性普遍在家庭生活中应付大部分的开支,或全部开支。身为父亲,除了外出工作供养家庭食宿,还要负担一切额外的开支 (包括医疗、[[教育]]、一切的特发事件及意外等)。在非洲一些穷困的地区,如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当地的男性需要耕作售卖农作物养活家人。有夫妇实行财政独立,即一名妻子有能力工作时工作赚取收入,二人共同维系家庭。在近代的教育下,已趋向性别平等,男女平等在《[[联合国宪章]]》序言中与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大小各国平等被并列重申<ref>[http://www.hndj.gov.cn/html/2015/12/09/330331449625734060.html 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湖南机关党建,2005-08-25</ref>
  
 
==男性发式==
 
==男性发式==
行 39: 行 39:
 
<center> 中国男性“发型”发展 </center>
 
<center> 中国男性“发型”发展 </center>
 
<center>{{#iDisplay:k0896pqov9g|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k0896pqov9g|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於 2020年3月1日 (日) 10:02 的修訂

男性,這個名詞是用來表示生物學上的性別劃分,正式只適用於稱呼人類,但有時侯也會用作稱呼其他生物,同時亦可指文化上的性別角色。

「男人」通常是專指男性成年人,與女人相對。「男孩」是年輕未成年的男性,或者剛成年的年輕男性。「男生」則可泛指任何年齡的男性。

語源

漢語中,男解作

  1. 陽性的人,與「女」相對。
  2. 指兒子,如長男。
  3. 古代爵位的第五等[1]

《商務字典》中「男」字有以下解釋:

  1. 古稱能在田中出力勞動的壯年男子,
  2. 男性、男人,
  3. 兒子,亦為對父母的自稱
  4. 古爵位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五位等。直至清代仍沿用。

「男」字是從中國商朝晚期的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亦可追溯至更遠古時代的陶文,屬象形文字

角色

從遠古至現代,男性普遍會守護自己身邊的人、家園及族人。古代蒙古族會守護自己的領土,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牧地和居所。同時會抵禦各部的入侵及征伐其他地區以爭取更豐饒的資源

近代男性普遍在家庭生活中應付大部分的開支,或全部開支。身為父親,除了外出工作供養家庭食宿,還要負擔一切額外的開支 (包括醫療、教育、一切的特發事件及意外等)。在非洲一些窮困的地區,如埃塞俄比亞、毛里塔尼亞,當地的男性需要耕作售賣農作物養活家人。有夫婦實行財政獨立,即一名妻子有能力工作時工作賺取收入,二人共同維繫家庭。在近代的教育下,已趨向性別平等,男女平等在《聯合國憲章》序言中與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大小各國平等被並列重申[2]

男性髮式

古中國

在古中國,扎髻或留髮梳齊為普遍男子的髮式。商代男子髮式,以梳辮髮為主; 春秋戰國時流行垂髻,分發而挽成髻為鬈; 秦漢時期已演變至梳辮、挽髻的階段,發梢散垂於後。梳在兩旁的髻稱為髽髻,髮式的妝飾品也開始出現,朱鬕是繞在髮髻上作為裝飾的帶子。

靺鞨男子普遍梳後束成多條辮,或者剃去四側的頭髮,僅留頭頂一束髮,會以細繩紮起,見於宋代時的金國武士。滿清於1644年10月30日入關,多爾袞認為大局已定,於六月再次下剃髮令。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規定清軍所到之處,成年男子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以恫嚇抵抗軍民。

視頻

男 相關視頻

中國男性「髮型」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