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家湾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家湾乡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地处甘谷县城南部浅山区,东南与秦州区接壤,南接古坡镇,西邻武家河镇,北面和大像山镇毗邻。

辖21个村委,190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村,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1568元。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走“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路子,努力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以“苹果”、“花椒”、“外出打工”为主的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东南与秦州区接壤,南接古坡乡,西邻武家河乡,北面和大像山镇毗邻,316国道、天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乡形成“三纵一横”的公路网络。海拔1600米,年均降雨量480毫米,年均气温8.8℃。辖区内共有21个村委,109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村,总人口23435人(2017)。耕地面积33491亩,人均1.43亩。果园面积17740亩,其中挂果面积7000余亩,200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124元。[1]

中文名称: 白家湾乡

外文名称: The White House bay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下辖地区: 蒋家湾村、马儿湾村、梁家庄村、新庄村、廉家庄村、宋家岔村等

政府驻地: 白家湾村

电话区号: 0938

邮政区码: 741200

地理位置: 甘谷县南部浅山区

面 积: 63.29平方千米

人 口: 23435人(2017)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古风台太昊山

机 场: 天水机场

火车站: 甘谷站

车牌代码: 甘·E

学 校: 甘谷县白家湾九年制学校

著名人物: 太昊伏羲氏

总户数: 4490户

耕地面积: 33491亩

友好乡镇: 大像山镇,武家河乡,古坡乡

概况

白家湾乡位于甘谷县城南部浅山区,距县城8公里,东南与秦州区接壤,南接古坡镇,西邻武家河镇,北面和大像山镇毗邻,310国道、天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域面积62.96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均降雨量480毫米,年均气温8.8℃。辖区内共有21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5394户24408人。耕地面积33491亩,人均1.43亩,果椒面积2.6万亩,以养猪为主的养殖厂35个。全乡特色产业以养殖、苹果和花椒为主。

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4个,深度贫困村3个。近年来,白家湾乡党委、乡政府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截止2018年底,累计退出贫困村12个,预计2019年底退出贫困村2个,贫困发生率降至0.81%。

白家湾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富集,物产丰饶,是全县重要的苹果产业基地之一。以康家坪村为代表的“三红”系列果品,以质优、味美而享誉县内外。果品远销到广东、河南等地。开创人类文明先河的太昊伏羲氏就出生在绿树环绕、环境优美的古风台太昊山,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沿革

1958年为刘家湾公社,1972年更名为白家湾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63.9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白家湾、刘家湾、尹家湾、蒋家湾村 、李家湾、小沟门、蒜家嘴、安家湾、狄家山庄、苟家岘、梁家庄、马耳湾、王家新庄、廉家庄、东三十铺、宋家岔、斜坡、李家大山、宋家庄、康家坪、马家河沟21个行政村。

行政人口

全乡包括21个村,分别是白家湾村、马儿湾村、梁家庄村、新庄村、廉家庄村、宋家岔村、康家坪村、三十铺村、斜坡村、尹家湾村、刘家湾村、苟家村、河沟村、宋家庄村、李家湾村、小沟门村、蒜黄咀村、李家大山村、狄家山庄村、蒋家湾村、安家湾村。总人口23435人(2017)。

基础设施

乡党委、乡政府将公农建设,做为改善农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先后高质量地完成为了“城白路”、“白家湾至六古路”、“大沙沟至六古路”等主干道的公农路建设,同时完成了“316”国道至马耳湾等12条14.3公里的通村农路以及斜坡至“六古路”等通达公农建设,全乡形成了“三纵一横”的公路网络,交通极为便利。但是很遗憾的一点是一条连接着宋家庄村、李家湾村、小沟门村、蒜黄咀村、李家大山村、狄家山庄村、蒋家湾村、安家湾村、张家窑村、郭家湾村等村路,一直是泥土的,为这些村约5000多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更是制约了这些村庄的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将苹果产业当作主导产业来抓,以项目带动,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培训,一手抓新技术的推广,一手抓果品的促销,苹果产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果园发展上,依托项目,积极确立了“1131”工程(东梁发展1000亩,中梁发展1000亩,后梁发展1000亩,通过2—3年的努力全乡果园面积达到1万亩)的战略目标,每年新植优质果园在2000亩以上,全乡果园面积已达到1.1万亩左右,其中挂果面积达6000余亩。在培训上,通过“千人千村优质果园示范”等活动,每年冬春两季,邀请市县果树专业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对果农进行培训,每年培训果农在5000余人以上,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刻制光盘21套,通过培训,广大果农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新技术推广上,积极推广康家坪村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每年喷施果型剂在4000亩以上,套袋着色在2000亩以上,优果率达90%以上。在果品促销上,乡上成立了乡果农协会,苟家岘、刘家湾、康家坪等11个村成立了村果农协会。在协会的带动下全乡有36名果品经纪人活动在外地客商与果农之间,全乡果品形成了“产有销路,销有收益”的良性循环路子。

旅游特色

古风台:位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南白家湾乡朱圉山脉之中。《汉书·地理志》里颜师古注曰“《禹贡》朱圉山,在冀县(今甘谷)南梧中聚,山上有古风台,传为优羲出生地。”伏羲氏风姓木德,为三皇之首,人文初祖,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阴阳法则,揭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真理,不愧为中华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古风台有伏羲洞,深幽无比,无人敢进,后因山体滑坡洞口被封。洞前有天然巨石,乡人视为伏羲手臂。洞旁有孤石参天,乡人视为画卦笔。古风台乡民至今还编织八卦形鸡罩作为寻根追念的习俗,据说这种八卦罩编织的诀窍还是一代一代单传。据传人说:“祖辈相传单传一,伏羲八卦不出门,文王八卦四海行,他人想编编不成。”直至今日古风台乡民的锅台还有八卦形的,表示了不忘祖宗的追远之遗风。

视频

甘谷县白家湾乡苟家岘村天水果友协会,花牛苹果示范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