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莿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文名称:白莿苋

二名法:Acalypha minima H. Keng

科:大戟科

属:铁苋菜属

种:野麻草

鸟麻,别名: 人苋、鸟踏麻、鸟麻、甜庥杆、麻仔草、假麻仔、野黄麻、

满盘珠、鸟屎麻、凹肚真珠、疟子草、痢子草、六合草、铁苋菜、铁苋、血见愁、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痢疾草、海蚌含珠。

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

信息

别称:铁苋菜、布口袋、铁汉头、铁头草、止血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大戟目

亚科:铁苋菜亚科

族:铁苋菜族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叶互生,卵状菱形至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两面有毛或近于无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极短,

长2~10毫米,生于极小的苞片内;雌花序生于叶状苞片内;

苞片开展时肾形,长1~2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形;花萼4裂;无花瓣;雄蕊8;子房3室。

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被粗毛;种子卵形,长约2毫米,灰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药用价值

【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旷野、路边较湿润的地方。分布黄河流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各地。

主产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地亦产

【性味】苦、涩,凉。

【性状】

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

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巳成空洞。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气微芳香,味淡。

【功效】

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以全草入药。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1]

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经脉】归心,肺、经。

【主治】

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

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药理作用

铁苋水煎液在体外对几种常见的痢疾杆菌都有抗菌作用,

尤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效果好(试管内2倍稀释法),

在稀释度为1:256时,不但有抑菌效力,且有杀菌作用。

对舒氏和弗氏痢疾杆菌作用次之,对宋内氏痢疾杆菌效果最差。

以铁苋制成的片剂,在体外亦有同样抗痢疾杆菌之效。

50%铁苋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舒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琼脂平板法);

其根,茎、叶中皆含抗菌成分,但对不同细菌,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其抗菌效力似有差异;

铁苋醇提物亦有同样抗菌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