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鸟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鸟岩,又名水波天窗、延寿洞,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该洞是个独特的地下河溶洞,是大自然几亿年来的杰作。

形成原因

百鸟岩的成因主要是在地下河水对漠斋山不断的溶蚀、浸蚀、崩塌的漫长过程中扩大而形成。[1]

地理环境

百鸟岩,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别名龙虎洞。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盘阳河自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1000多米的伏流暗河后,在此洞流出。洞口宽50米,一石壁把洞口分成两个略呈三角形的左右洞口。左侧洞口宽40米,高16米,两洞口内侧相通。洞深500米,蜿蜒曲折,直通与白熊洞一山之隔的拉类坳下的一个侧洞口。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宽处约40米,窄处10米,从洞口行舟至300米转折处,距水面30米处有一圆形天窗,山坳之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近右侧洞口处有沙滩,可停靠舟船。

沙滩右侧是一块30多平方米的石台,台面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石台一侧,洞壁雪白,可攀援其中。有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百态千姿,令人目不暇接。石台的周围有仙女梳妆、海螺石,石螺对面有石桌、石缸和石松果等。侧面洞口外香椿林下野花艳目植被繁衍,把洞口点缀得幽静雅致。洞中歧洞叉水道不可胜数,密如蜂房,不知所向,整个洞仿佛一座装饰华丽、景幻莫测的水下龙宫。其奇特的景象似桂林芦笛岩,又因非乘舟不能游览,游人赠予“水上芦笛岩”的美誉。

景点特色

从洞中透过入口处,三角形的洞口如画家定景框,把远处青山和近处翠峦、绿竹、田畴、水面和垂钓渔人组成绝妙的画面,山如宝石,人若游仙,水光山色,交相衬托,令游客倾倒。

盘阳河自巴马甲篆乡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了1500多米的伏流暗河,然后从此洞流出,是盘阳河注入红水河前的最后一处伏流出水口。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各肖物类,水碧石净,光环影绕,特别是伴随着游船的前行,在每隔两三百米就有一个天窗而形成日光月色的光感效果及在光与影不断变幻的时光隧道中,犹如经历了“三天三夜”的神奇感受而令人兴奋不已。因进出此洞有“三明三暗”处,仿若“三天三夜”,故英国洞穴探险队层由衷地感叹在洞中探秘可体味在地球上消失三天三夜的感觉。洞的尽头有一块 巨大岩石,裂痕石缝形成:“人、人、寿”三个字。

洞顶岩泉四季飘洒,洞中冬暖夏凉,三伏宜避暑,严冬可避寒。洞内距出口不远的厅堂中隐约可闻百鸟轻唱,蝙蝠和鸣,厅顶有岩燕、岩鹰、翠鸟、蝙蝠等飞行动物在此栖息,每当朝霞初升或夕阳西斜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岩燕飞出洞口贴水逐戏,蔚为壮观,因此得名百鸟岩。

游百鸟岩只要一个半小时。去半个小时,回半个小时,在洞内感受神奇的“三天三夜”也只有半个小时。时间虽短,其乐无穷。百魔洞是在岸上走,百鸟岩是在水上游。百魔洞还有几盏照明灯,百鸟岩一盏照明灯都没有,拍照很困难。

“夜里”根本没法拍,“白天”的光线也很弱。那昼夜交替、光与影变幻的奇观,一般相机是很难把它表现出来。

民俗风情

长寿乡

甲篆乡素有“长寿之乡”、“旅游之乡”美称。现有百岁老人 22 人,占 5.35 ‰,属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一, 1995 年以来,甲篆长寿旅游资源及“百魔洞”、“百鸟岩”旅游开发,吸引了区内外游客到甲篆旅游、定居。 2002 年国家外交部组织日、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记者团到甲篆考察旅游。

瑶族风情

由于甲篆乡属于巴马瑶族自治县,当地居民很多都是瑶民,保留着瑶民的很多传统。

百鸟岩边上的村庄有一奇异的习俗 — 正月初一那天,各家带上美食,多少不限,全村聚在田地里就餐。此番胜景,想必十分热闹和温馨。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番瑶胞都要举行盛大的祝著节活动。“祝著”是瑶语音译,意为二十九。相传瑶族的创世神母密洛陀和布洛西成婚之后,生下了3个儿子不久,布洛西就外出赶山造河治水了,临行前,把养育孩子的事托给密洛陀,密洛陀含辛茹苦,终于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随后,密洛陀对3个孩子作了安排,老大拿着扁担箩筐和称杆,外出经商,后来,成了汉族,老二拿着犁耙到平地耕种田地,后来成了壮族,老大老二离家后,剩下老三,密洛陀叫他带着锄头镰刀和种子上山开荒种玉米、小米,到了秋收季节,老三回家向母亲哭诉说农作物被鸟兽残踏情况,于是密洛陀交给他一面铜鼓给他到山上敲打,一则可以驱赶鸟兽,二则可以娱乐解闷,当年粮食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思,五月二十九这一天,三兄弟挑着自家产的美酒佳肴,携妻带儿回家庆祝母亲的生日,此后,年年如此,沿袭至今。

祝著节这一天,瑶胞们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杀鸡,煮五色糯米饭,酿制米酒合家团聚。酒足饭饱之后,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姑娘们精心打扮,聚在一起,群集庆祝。这一天,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打铜鼓,有的随着铜鼓轻快鼓点节奏翩翩起舞,有的在油桐树林下斗画眉鸟,有的射弩比赛,有的吹奏悠扬悦耳的唢呐,有的三三两两唱细话歌,有的传杯递盏,唱祝酒歌,边唱边喝,边唱边笑,歌词诙谐,妙趣横生,不时逗得满场观众捧腹大笑,有的打陀螺,有的赛马,有的青年男女趁着这一天谈情说爱,寻找伴侣,并赠送情烟…… 另外,村里还有铜鼓表演。铜鼓,铜制之鼓是也,当与战国编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此番行程太紧,未敢留连以观,空留一憾。 [2]

旅游信息

交通

1、乘车:从巴马汽车站有公交车达,可乘巴马1路到达百鸟岩公交站后,向东走600米左右。 2、自驾:沿巴马县城城北路行驶,过巴马第四加油站约200米后进入S208,行驶15.8公里,过那良约250米后右转,行驶0.6公里可到达

门票

门票90元(1.4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半票)

开放时间

08: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