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皇后樂團

增加 191 位元組, 1 年前
回退源初之水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Yk200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Good article}}[[File:皇后樂團.jpg | thumb | 400px | 皇后樂團 <br> [http://reader.roodo.com/bluelqe/archives/16599861.html 原圖鏈接]  ]]
'''皇后樂團'''('''{{lang-en|Queen}}'''),[[英国]][[摇滚乐]][[乐队]],成立於1971年,成員包括主唱[[弗雷迪·默丘里]]、吉他手[[布赖恩·梅]]、鼓手[[罗杰·泰勒]]、貝斯手[[约翰·迪肯]],對世界樂壇留下深遠影響。「皇后樂團」的成員如以加入先後順序,依序是布萊恩梅、羅傑泰勒、佛萊迪墨裘瑞、約翰迪肯。<ref name="佛萊迪">{{cite web |url=https://edwardmovieclub.com/freddie-mercury-queen/ | title= 佛萊迪墨裘瑞與皇后樂團 | language=zh | date=2018-11-01 | publisher=愛德華Fun電影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2}}</ref>
*主唱,弗雷迪·默丘里,音域廣達4個8度,在花腔般的高音與成低沉嗓音中轉換自如,皇后樂團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歌都是他的創作,他獨特的嗓音渲染力十足。<ref name="樂多">{{cite web |url=http://reader.roodo.com/bluelqe/archives/16599861.html | title= 你不可錯過的皇后樂團Queen經典歌曲及Freddie Mercury | language=zh | date=2011-09-06 | publisher=樂多日誌 | author=Bluelge | accessdate=2019-02-02}}</ref>
*在英國的地位極高,英國史上專輯銷售前十,皇后樂團囊括兩位(#1、#7)。<ref>[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6151050.stm BBC NEWS : Queen head all-time sales chart]</ref> 樂團推出的專輯於英國專輯銷售榜週數總計達1322周(27年),為英國音樂界史上最長的紀錄。<ref>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music/4648611.stm</ref>
*弗雷迪·默丘里公開承認罹患 [[ 愛滋病 ]] ,1991年過世;1997年,约翰·迪肯退休。現任團員剩下布赖恩·梅、罗杰·泰勒。
*2011年開始,找來公開出櫃的美國《美國偶像》亞軍歌手[[亞當·藍伯特]](Adam Lambert)擔任樂團主唱,2014年,他們北美巡迴演唱以後,皇后樂團和藍伯特便固定合作一起巡迴演出。
*2010年起,計劃拍攝皇后樂團傳記 [[ 電影 ]] ,籌備八年,2017年9月開拍,2018年11月《波希米亞狂想曲》正式上映,2019年成為奧斯卡影展大贏家,提名五項,贏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混音」四項榮耀。
=='''樂團成長歷程'''==
他在大學畢業後,曾加入一些樂團,但都不了了之,1968年他在同學提姆史塔費爾的介紹下,認識了「皇后樂團」的前身,「Smile」樂團。
當時[[提姆·史塔費爾]]是 [[ 貝斯 ]] 手,他與 [[ 吉他 ]] 手布赖恩·梅想組樂團,由於少了鼓手而徵人,那時還是牙科醫學生的羅傑·泰勒跑來應徵加入,而後三人組團為「Smile」。不到兩年,創團之一的提姆史塔費爾離開,一直與樂團保持互動的佛萊迪加入擔任主唱,建議團名改為「Queen」,初期貝斯手都未固定,直到1971年2月约翰·迪肯加入後,樂團的陣容至此完全成形。<ref name="巴哈姆特">{{cite web |url=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236563 | title= 英國社會文化專題 皇后樂團(Queen)介紹 | language=zh | date=2018-12-25 | publisher=巴哈姆特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2}}</ref>
==='''「皇后」地位奠定'''===
1973年,他們推出首張專輯《Queen》,並沒有得到商業上的成功,某次在倫敦為[[高個子莫特樂團]] (Mott The Hoople) 作暖場,弗雷迪·默丘里獨特的服裝品味和舞台魅力吸引了觀眾注目,唱片公司 EMI 才正視他們的實力,讓他們錄製第二張專輯。<ref name=“agentm">{{cite web |url=https://news.agentm.tw/25273/皇后合唱團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 | title= 皇后合唱團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片中情節都是真的嗎? 電影改編劇情整理 | language=zh | date=2018-10-31 | publisher=電影神搜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24}}</ref>
直到第三和第四張專輯《Sheer Heart Attack》《A Night At The Opera》才真正奠定他們在 [[ 搖滾 ]] 史上的定位 。 1975年,他們的第四張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這張唱片是當時製作成本最高的專輯,其中原因即是《波希米亞狂想曲》的關係,這首歌也創下當時史上單曲最佳銷售紀錄,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皇后樂團的里程碑式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成為樂迷們膜拜的傳世之作。至此,皇后樂團的唱片銷售量,稱霸英國流行樂達10年之久,這也是皇后樂團最黃金的時期。<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5px 10px 10px;">
{{#ev:youku| XNDA0ODk4NzEyOA | 400 | left | Queen 皇后乐队 - Bohemian Rhapsody 波西米亚狂想曲 | frame}}
{{#ev:youku| XMzA4Njk0MDY4OA | 400 | left | WE WILL ROCK YOU - QUEEN | frame}}
</div>
《波希米亞狂想曲》單曲全長將近 6 分鐘,奇異獨特的風格在一開始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不但捨棄了一般搖滾樂主副歌重複交錯的格式,歌詞以多角色的對白進行戲劇性的敘事,加上層層疊疊、色彩豐富的人聲和聲,讓這首六分鐘的歌曲簡直就是一部迷你重金屬歌劇。<ref name=“Mplus">{{cite web |url=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547 | title=爵士、單車、美女:皇后樂團101 | language=zh | date=2017-02-17 | publisher=MPlus | author=蕭芝琪 | accessdate=2019-08-24}}</ref>
雖然皇后在英國的表現始終亮眼,但從1980年代開始,在美國的聲勢便逐漸下滑,〈Bicycle Race〉 時期驚世駭俗的宣傳手法、〈Radio Ga Ga〉 對電台生態的批評、以及〈I Want to Break Free〉裡的搞怪女裝和連續劇影射,英美兩國社會大眾接受程度大大不同:1980年代的皇后專輯與單曲,儘管在英國仍都能進入前十名;在美國卻連五十名都進不了。<ref name=“Mplus"/>
<div style="clear:both"></div>
==='''亮眼的「拯救生命」(Live Aid)舞台表演'''===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10px 15px;">
{{#ev:youku| XMzA5NzU3OTc4NA | 400 | right | 皇后樂團 - Live at LIVE AID 1985/07/13 | frame}}
</div>
1985年,自覺發展大不如前的皇后團員們決定暫時歇息,只參加了7月13日的倫敦/費城「拯救生命」(Live Aid)聯合義演。眾星雲集的情況下,他們只被安排二十分鐘的演出,但卻得到極大的好評,被認為是整晚演出的最佳的亮點。「拯救生命」的召集人鮑柏‧吉爾多夫(Bob Geldof)曾說:「從今晚的表現可以看出,這整個世界就是佛萊迪的完美舞台。」<ref name=“Mplus"/>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