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皤滩古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皤滩古镇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皤滩古镇

地理位置: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形成年代: 公元998年前

景点级别: AA级旅游区

皤滩古镇是我国古代江南山区农村古镇文化的典型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农村集繁荣兴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资料。

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1]

基本信息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中部的河谷平原上,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神仙居5公里, 是国家AA级旅游区。

皤滩乃永安溪独一无二的五溪汇合点,即朱姆溪、万竹溪、九都坑溪、又黄榆坑同点汇入永安溪,故皤滩有夜观五月(指五个月亮倒影)之景。皤滩又是水陆交汇之地,沿灵江、永安溪的水路在皤滩拢岸,通往浙西的苍岭古道也在皤滩起步, 这种连接东南沿海与浙西内陆的优越地理位置, 便使得她成为古代浙东南山乡的一个著名商埠和古代食盐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码头。

鼎盛的清朝中期,皤滩古镇颇具规模,主街道呈“龙”形,鹅卵石铺嵌,弯曲有致,长达2公里,街面石板柜台比比皆是:除“水埠头”外,镇内还分布着“埠头”五处:武义埠、东阳埠、缙云埠、永康埠和公埠。古镇区集中大量明清古建筑群,丰富多样,有商家老店、民居古宅、妓院赌场、书院义垫、祠堂庙宇。自民国初期起,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异及天灾人祸,皤滩古街逐渐萧条,特别是铁路通车,使皤滩盐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皤滩市面也风光不再,但主体建筑与结构却保持完。

旅游景点

龙形古街

龙形古街,是皤滩古镇留给我们的一个独特而非常具体的外在形态。它的特色与风格,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古街形态、店铺、民居、祠堂庙宇、鹅卵石镶嵌的地面等。这五个方面关联一气,相辅相成,是引发外部世界的兴致所在,也是游人们在皤滩徘徊踟蹰、流连忘返的基本亮点。

桐江书院

桐江书院位于千年古镇皤滩,距皤滩古街一公里。

书院系宋乾道(1165-1173)年间,晚唐诗人方干第八代孙方斫举资创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数次莅临,为书院题名并遣子就学,使之名冠江南,号称“江南第一书院”。乐清王十朋慕明来此求学,后得中状元,奉书“东南道学世家”。数百间,书院虽饱经风霜,几度遭毁,但摧而弥坚,人文渊薮,至今古风犹存。书院周围鼎山叠翠,鉴水莹回,古木成荫,良田阡陌,耕读气息十分浓郁。已成为广大游客旅游观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一处胜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