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真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真鲷

学名: Pagrus major

中文名: 真鲷

科中文名: 鲷科

其他中文名: 嘉鱲鱼、正鲷、加腊、加蚋、加魶、真鲷、加几鱼、铜盆鱼、棘鬣鱼

中国大陆名: 真赤鲷(真鲷)

英文俗名: Red seabream; Red tail; Red porgy; Silver seabream; Red sea bream; Red pargo; Genuine porgy; Japanese seabream; Madai; Japanese porgy

最大体长: 100 cm

台湾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东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国海

栖息深度: 10 - 200公尺

栖息环境: 深海、礁区、近海沿岸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经济性: 是

濒危状态: NL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1]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侧扁,背缘隆起,腹缘圆钝。头中大,前端甚钝。吻钝。口略小,端位;上颌前端具圆锥齿2对,两侧具臼齿2列,下颌齿约同于上颌齿;锄骨、腭骨及舌面皆无齿。

体被薄栉鳞,背鳍及臀鳍基部均具鳞鞘,基底被鳞;侧线完整,侧线至硬棘背鳍基底之间有6.5-7.5列鳞。背鳍单一,硬棘部及软条部间无明显缺刻,硬棘数XII,第I、II棘不特别小,第III及IV不延长呈丝状;臀鳍小,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第II及第III棘约等长,软条数8;胸鳍长,长于腹鳍;尾鳍叉形。

体色呈淡红色,腹部为白色,背部零星分布蓝色的小点,至成长会逐渐消失,尾鳍上叶末稍缘呈黑色,下尾鳍缘呈白色。 X光照片 耳石照片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大陆棚砂泥底质海域,但也常出现于礁石区。肉食性,以底栖生物为食。在4-6月间会向较浅水域迁移产卵,卵为分离浮性卵。通常为群栖性,会随著季节改变而成群洄游,变换其栖所。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海域,由日本至南中国海。台湾各地及澎湖海域均有分布。


渔业利用

一般利用延绳钓、一支钓或底拖网等渔法捕获,目前已有人工箱网养殖。肉质细致,煎、炸或碳烤均适宜,亦是高级生鱼片的食用鱼。


鱼名由来

在日本和台湾著称的“鲷科”(Sparidae)名鱼“真鲷”,日本人视为“百鱼の王”,台湾人称之“嘉鱲”,在台湾传统好鱼排行榜名列前茅,但其鱼名由来却不为人知。

多年来,由于不知“嘉鱲”(台语音kalah)鱼名由来,所以有很多发音相近的写法,包括清代方志的“交腊”、“交力”,日本时代辞典的“加魶”,以至于战后的“加蚋”、“加腊”、“佳腊”、“嘉腊”等不下10种,目前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使用有鱼字边的“嘉鱲”。

查阅、比对相关资料,证实台湾的嘉鱲就是福建方志所说的“棘鬛”、“奇鬛”,并在《泉州府志》、《晋江县志》找到说法:“奇鬣,一名过腊,以其出于岁暮故名。”《福州府志》也说:“过腊,肉微红,味美,以腊来春去,故名。”

答案终于揭晓!从中还看到鱼名在四百年来的改变:过腊→交腊→交力→加魶→加腊→佳腊→嘉腊→嘉鱲,因为音和义都变了,所以无法知道鱼名的由来。

嘉鱲与腊月有关,也符合台语俚谚:“春𩾃冬嘉鱲”的说法,先民知道春天是吃𩾃、冬天是吃嘉鱲的季节。

然而,现在野生嘉鱲已愈来愈少、愈小了! 嘉鱲后来虽然发展箱网养殖,但鱼体不红,滋味也难比野生,所以身价就不可同日而语了。[2]


图片集锦


“日本鱼王”鲷鱼

真鲷是赤鲷属下的鲷鱼,在赤鲷属下一共有四种鱼类,它们分别是真赤鲷非洲赤鲷三长棘赤鲷以及蓝点赤鲷。其中非洲赤鲷主要分布在大西洋非洲附近的海域中,三长棘赤鲷则主要分布在东大西洋一带(从葡萄牙到安哥拉海域中),而蓝点赤鲷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以及三长棘赤鲷栖息的海域中。

只有真鲷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中,包括我国的海域、日本南部海域、朝鲜半岛海域等地,因此,真鲷是整个赤鲷属下,唯一能出现在日本海域中的赤鲷。

从外观上看,真鲷整个身体呈鲜艳的红色,背部有一条明显的侧线,从腮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在侧线上半部分有零星的淡蓝色斑点(蓝点赤鲷的斑点全身都有且明显很多)。而真鲷之所以能够成为“日本鱼王”,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全身喜庆的红色。

除了外观,真鲷的成长上限也比其他的鲷鱼要高一些,因为大多数的鲷鱼体长都最大也就在60公分左右,而真鲷最长可达1米,体重可达10公斤。

真鲷为什么被称为“日本鱼王”?

相比较而言,日本喜欢吃生鱼片,而在生鱼片中,金枪鱼是最常见的,但是金枪鱼却没有被称为“鱼王”,反而是真鲷,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三个:

  • 01 文化

在日本的文化中,真鲷一直是高贵与优雅的代名词,比如在日本有许多谚语中就有鲷,“腐っでも鲷”这句谚语的意思就是即使臭了也是鲷鱼,“海老で鲷を钓る”意思是用小虾掉鲷鱼,与我们的成语投砾引珠同义等等。并且日本的七福神之一惠比寿的画像中,它就是右手拿鱼竿,左手抱著一条红色的鲷鱼的形象。

总之,在日本的文化中,鲷鱼是一种高贵的象征,这是它能成为“日本鱼王”的原因之一。

  • 02 味道

既然是“鱼王”,那么要么就是足够大,有么是足够好吃。而真鲷就属于后者,真鲷适用于任何的烹饪方式,即便是生鱼片其口感都超过了金枪鱼三文鱼。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真鲷并不像其他鱼类那样越大越值钱,相反的,越大的真鲷其肉质在吃生鱼片时越老,所以,最贵的真鲷是中等个头,体长在40公分左右的。

  • 03 历史

日本是最早吃真鲷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日本就开始了发展真鲷的养殖业,不过由于没有研究其产卵和生长特性,所以初级并没有取得良好的进展。但是面对著大的需求量,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真鲷就由于过度捕捞造成了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不过,好在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掌握了真鲷的习性并且人工繁育成功。至此,真鲷成为了日本主要的经济鱼类。

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100种鲷鱼,但并不是所有的鲷鱼都被日本称为“鱼王”,只有通体红色且在日本海域中有分布的真鲷才是真正的“日本鱼王”。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鱼王”,并不是说真鲷比其他鲷鱼都大,而是它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高而且口感也非常的好的缘故。[3]


真鲷料理

香煎鲷鱼片

照片来自

食材: 鲷鱼片300 g 盐少许 白胡椒粉少许 柠檬1片 油少许

步骤:

1.鲷鱼片洗净后切块,擦干,抹上少许盐

2.锅内不能有水份,倒油热锅,放入鲷鱼块,煎约3分,翻面,再煎约3分,煎的过程火不能太大,避免烧焦,再观察一下,确定鱼已煎熟

3.起锅,盛盘,放上柠檬切片,倒一点胡椒粉,就完成了

  • 小撇步

1. 市售去刺鲷鱼片,大人小孩都适合吃,不怕鱼刺麻烦

2. 不沾锅煎鱼,油只要放少少的,中小火煎即可。一般锅子,则要确定锅内油热了,才放鱼,可避免沾黏喔[4]

清蒸鲷鱼片

清蒸鲷鱼片照片来自
  • 食材:

鲷鱼片250~300g 葱适量 姜半根 辣椒1支 酱汁 糖1小匙 盐1小匙 米酒40c.c. 酱油(调色用)适量 香油少许

  • 料理步骤

1.将鲷鱼斜切成薄薄的鱼片,摆盘备用。

2.将葱、辣椒切丝,浸泡于冰水中;酱汁材料混匀备用。

3.切几片姜置于鱼片上,平均淋上酱汁。烧一锅开水,放入鱼片,大火蒸约3分钟,以尖筷穿刺无残肉即熟透。

4.挑去姜片,铺上沥干的葱丝、辣椒丝。以少许橄榄油烧热香油,至锅边冒烟的热度,再平均浇淋在鱼片上,即完成。[5]

真鲷の煮付け(嘉鱲酱油煮)

真鲷の煮付け照片来自

份量 4 人份

时间 45 分钟

食材 真鲷一只 牛蒡半枝 胡萝卜半条 姜片三片 米酒50毫升 味醂50毫升 砂糖/蔗糖1大匙 壶底油/酱油50毫升 水或昆布高汤盖过鱼一半

  • 料理步骤

1.准备姜片,牛蒡切段,有时间的话可以泡醋水以防变色,胡萝卜可以切成小花形状(懒一点切片即可)

2.锅里加入昆布高汤或水,放入鱼、胡萝卜、牛蒡。

使用鱼片的话记得把鱼皮朝上放。

先加入米酒让酒精稍微蒸发后再在盐分渗进鱼之前加入糖,大约两分钟后可依序倒入味醂、酱油。

3.酸手手的步骤。

鱼有点大只,又不想为了翻面而坏了卖相,所以接下来要重复把热汤浇至鱼身。

如果用的是鱼片,大火大约十分钟就好。

整只鱼的话就只好转小火慢慢煮透啰。

4.鱼熟了就可以开大火收汁了。

这时候再加入生姜,让姜味不那么抢戏,又能好好去腥。

酱汁的浓稠度出来后就可以装盘啦(⁎⁍̴̛ᴗ⁍̴̛⁎)[6]


视频

如何判断真鲷野生or养殖?冰鲜野生真鲷vs鲜活养殖真鲷哪个更好吃?#日本料理#美食制作#美食教学#烹饪

春季食材樱鲷试吃讲解+真鲷为何如此受日本人喜爱?鲷中鲷的故事你知道吗?#日本料理#美食制作#美食教学#烹饪

Umami TV 【天然真鲷 Vol.5】真鲷白子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真鲷,真鲷-台湾渔业资料库
  2. 台湾生活史:被误解的季节鱼,真鲷-Anke 安可人生-侒可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3. “日本鱼王”鲷鱼,“日本鱼王”鲷鱼-壹读
  4. 香煎鲷鱼片,真鲷-Melinda Li 料理之美好
  5. 清蒸鲷鱼片,真鲷-食谱自由配
  6. 真鲷料理,真鲷-爱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