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瞿菊农,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原名世英。江苏武进人。早年与郑振铎瞿秋白赵世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五四运动中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

瞿菊农
瞿菊农- 东华流韵

目录

个人生平

1920年底,与郑振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科。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自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研究部主任、代总干事长,重庆乡村建设育才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团顾问兼秘书长。 毕生从事哲学、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推行平民教育多年,专长中外哲学史、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著有《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乡村教育文录》、《现代哲学》、《西洋教育思想史》,与人合著《中国古代教育史》,并译有《西洋哲学史》等。

个人成就

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乡村教育文录》、《现代哲学》、《西洋教育思想史》、合著《中国古代教育史》。

瞿菊农,原名世英,别号菊农,江苏武进人,瞿秋白的远房叔叔。早年与郑振铎、瞿秋白、赵世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五四运动中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1]。1921年1月4日,与郑振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这是我国现代最早成立的新文学团体。英国新实在论哲学家罗素(1873-1970)应中国讲学社和北京大学联合邀请,于1920年9月—1921年7月来华访问讲演时,曾与赵元任张廷谦做翻译。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科。1924年4月,应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戈尔率领由国际大学教授、梵文学者沈漠汉,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代孟加拉画派大画家南达拉波斯等一行6人组成的访华团,开始中国之行,瞿菊农与徐志摩等曾陪同。 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受教于美国新黑格尔主义者霍金等教授,是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生。

1926年回国后,1927年与张东荪黄子通等创刊《哲学评论》,这是中国专门性质的哲学刊物的开始。1935年10月,与张东荪创办了《文哲月刊》。1945年11月,瞿世英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举行的首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铁道部参事室专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瞿菊农毕生从事哲学、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推行平民教育多年,专长中外哲学史、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

瞿秋白

论辈份,瞿菊农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叔,但比秋白小1岁。他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才18岁,就与瞿秋白、郑振铎、赵世炎等人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探索开创新社会的途径。在“五四”运动中被选为北京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 “五四”运动之后,他和郑振铎、叶圣陶、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新文学,创办了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他和瞿秋白写文章极快,被称为瞿家的两位才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