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短期利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短期利率
圖片來自新浪

短期利率,Short-term interest rate,Short-Term Interest Rate。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也指货币市场上的利率。。[1]短期利率走势变化。收益率出现跃升。比如,在一级市场,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0月16日发行了100亿的金融债券,固定利率,期限九个月,发行利率3.71%,达到招标利率区间的上限,较二级市场收益率3.45%高出26个基点,招标倍数仅为1.03,认购踊跃程度跌至近期市场低点。[2]

简介

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它对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最为敏感,变动十分频繁。纽约货币市场和伦敦货币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短期融资中心,由该市场确定的利率水平对世界市场起着带头作用。美国重要的短期利率中水平最低的是国库券利率,其中91天的国库券利率为短期证券的代表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期限最短,对短期资金供求反应最为敏感,其他短期利率常受此影响。再贴现率是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它是优惠利率及其他短期利率制定的重要基础,是商业银行放款的基准利率,是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利率之一。其他比较重要的短期利率主要有商业票据利率、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银行承兑利率等。伦敦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短期融资中心。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国际上各种短期利率的基准。其他存贷款利率一般被表示成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减加息

社会效应

股票、基金这类投资产品的收益率计算方法,1元净值买入的基金,2年后以2元净值抛出,年化收益率就是2的二次方再减一,即41.4%左右。但是保险产品却很发复杂。分红险或者年金险之类,很多会要求投资者在前10年内每年固定缴纳一笔费用,然后从某一年开始又会每年或者每几年返还一笔资金,要再复杂些,就在投资者缴费的几年里时不时返还一笔资金,由于时而支出时而收入,因此很多投资者看得是晕头转向,更不知收益率如何计算了。

分红险的这种收益方式虽然复杂,但是和债券极为类似。在计算其收益率时,同样可以以内部报酬率(IRR,InternalRateofReturn)来计算到期收益率。内部报酬率是一个利用折现概念计算而得的收益率,其具体含义以及与年化收益率区别等问题普通投资者无需关注,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衡量分红险、债券等有一连串收入支出的投资产品收益高低的指标即可。

质押式回购与现券成交额此涨彼消,短期利率继续微幅下降。

质押式回购成交总量714.1017亿元,较前日增加123.539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1.4484%,下降1.11个基点。从各期限品种成交情况来看,短期利率继续小幅下降。其中,1天期、7天期和14天期品种加权利率分别下降0.13、1.27和0.20个基点,以1.3376%、1.4891%和1.5913%报收。1月期和2月期品种加权利率涨跌互现,分别以1.6211%和1.6400%报收。商业银行融出主力资金,融出金额500.3289亿元,占融出总量比例为80.02%。而其他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农村和城市信用社等成为资金融入的主力。

现券交易296笔,成交额240.48亿元,较前日减少65.111亿元。从成交券种期限来看,1-5年期品种成交额有所增加,达到113.7亿元;其他品种成交额均有所减少。一年期以内券种成交量为88.3亿元,减少51.94亿元。从现券成交券种来看,央票成交量66亿元,较上日减少29亿元,占总成交的比例为27.44%。政策性金融债成交量90.1亿元,占总成交量的37.44%。

市场一直都在等待具体紧缩货币政策的出台,机构的观望气氛已空前强烈,在打新股的重压下近阶段市场所累计下来的资金依然宽裕。此外,券商、基金等其他类金融机构几天之前就开始大笔融入资金,降低了当天的资金需求量,而在这之前市场利率已经提前大幅波动。

中国货币网的统计数字显示,质押式回购交易全天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8013%,比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57.33个基点,其中7天期回购利率更是大幅下挫了68.82个基点。同业拆借市场方面,各拆借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也比前一交易日回落41.78个基点,其中7天期拆借利率跌31.28个基点。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表示,“资金很容易就能借到,大多数机构资金面可能普遍都比较宽松”。现券交投持续冷清,机构谨慎情绪浓厚,而市场“闲置资金”也已经堆积到了相当高度。由于市场上空的紧缩阴影有所加重,股市和债市的交易都十分清淡,而相当多的一部分市场资金都已经转向了打新股的行列。此外,证券市场的多空分歧有所加大,各方资金参与场内交易的积极性较低,因此打新股的资金也在逐渐增多。秦娟还表示,预计此次四只新股冻结的资金量将再创新高。

走势变化

短期利率走势变化。收益率出现跃升。比如,在一级市场,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0月16日发行了100亿的金融债券,固定利率,期限九个月,发行利率3.71%,达到招标利率区间的上限,较二级市场收益率3.45%高出26个基点,招标倍数仅为1.03,认购踊跃程度跌至近期市场低点。

中国开发银行进行了两期金融债招标,一期是六个月期投资人选择权债券,规模100亿元,投标总量133.1亿,倍数1.33,招标利率3.86%,较二级市场收益率3.35%高出50个基点以上;另外一期为两年期固定利率债券,三个月后远期缴款,票面利率 4.24%,招标倍数1.40倍,较市场水平也有10个基点以上的提升。部分是受发行利率带动,短期债券二级市场利率也随之变化,原有的双边报价几乎全部撤掉并重新调整,买盘报价迅速上升,与一级市场发行利率已相差无几。现券市场短期利率水平的整体大幅提升。

短期利率的提升,9月债市调整过程中,短期品种收益率便有较大上行,1年期债券收益率提高35个基点,2年期提高24个基点,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小于短期债券,平均为20个基点左右。9月短期债券利率上涨时,回购利率也出现大幅提高,7天回购利率在6%左右的高位,竟然持续长达两周,与9月不同的是回购利率仍处低位,在此条件下,作为流动性和资质均较好的短期政策性金融债,其发行利率出现了跳跃性的提升,值得关注。

它对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最为敏感,变动十分频繁。货币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短期融资中心,由该市场确定的利率水平对世界市场起着带头作用。重要的短期利率中水平最低的是国库券利率,其中91天的国库券利率为短期证券的代表利率。基金利率期限最短,对短期资金供求反应最为敏感,其他短期利率常受此影响。再贴现率是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它是优惠利率及其他短期利率制定的重要基础,是商业银行放款的基准利率,是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利率之一。其他比较重要的短期利率主要有商业票据利率、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银行承兑利率等。

变化原因

一、央行回笼力度加大。国庆过后,央行开始迅速回笼9月被动投放的流动性:于10月11日发行定向央票1520亿元;10月13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缴款日期定在10月25日;央行将推出创新型流动性回笼手段,对中小银行和信用社等机构推出特种存款,期限为3个月和1年,利率与央票利率相同,由此增加央行回笼资金的机构覆盖范围。

1、9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货币1877.4亿元,10月由央票和回购到期释放的货币3600亿元,二者相加,总量5477.4亿元;因此,即便有上述回笼资金的举措,仍未能对冲掉存量流动性的增加,而因新增外汇占款放出的增量流动性,尚未考虑。

2、谈到央行回笼资金对短期利率的影响,追溯历史,央行加大力度收缩流动性的情况,比如今年的3月就在本币公开市场净回笼6457.3亿元,但短期利率并未出现大幅攀升。 二、加息预期再度升温。中国人民银行刚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9月M1、M2同比分别增长22.07%和18.45%,人民币贷款增长17.13%,增速仍然较快;同时,市场预计物价及其他数据也将高位运行,上述因素综合,再次加息很难避免。加息预期较强时,出于谨慎考虑,投资者往往缩短久期,将资金投向短期产品,规避利率风险,导致短期利率波动很小;此次情况不同,短期利率上升,浮动利差扩大,而长期利率反相对稳定。

三、资金流动的示范效应,主要指新股申购,另外还有部分中间渠道。新股发行吸引资金额屡创新高,9月17日建行A股发行冻结资金2.28 万亿,首次超过2万亿;9月20日和9月25日中海油服和中国神华发行,冻结资金更是高达2.55万亿和2.66万亿。去年12月底以中国人寿283亿的募集资金规模,所冻结资金也不过区区8326亿元。非但当前新股冻结资金量大,收益率也相当可观,比如神华的新股申购收益率就高达2.09%。如此高回报及申购渠道的畅通,吸引了相当一批债市资金进入;同时,因新股申购期间回购利率高企,即便不去申购,放出资金收益也较高,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低。

上述资金流动的示范效应和货币回笼力度的加大,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是回购利率处低位、短期利率跃升的主要因素。就资金流动而言,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变化情况,可由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的增减,大致反映出来。来自货币当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由年初的1.88万亿大幅增至6月末的3.23万亿,净增高达1.36万亿元之多。如此巨额的资金变化,从存量上看,一部分来自于银行体系的存款搬家,涉及负债结构的变动,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各类机构和个人非存款类资产结构的调整,包括债券资产,尤其是流动性较好的短期债券;还有一块得自增量的进入。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流动性调控的视野,在资金流动的示范效应渐强,债券资产结构的调整似已初现端倪。这种变化是短期的还是结构性的,对于收益率曲线移动和操作模式的安排,具有不同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