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矮脚角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矮脚角龙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矮脚角龙(学名Breviceratops),又名雏角龙,意为"有短角的面孔",是角龙科下的一属草食性恐龙,生活于上白垩纪的蒙古。它是原角龙的近亲。其化石原先是由Maryanska及Osmolska于1975年所发现、命名,并归类为原角龙的一个种,但于1990年由Kurzanov建立为另一个新属。

模式种是柯氏矮脚角龙(Breviceratops kozlowskii)。

简介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角足亚目 Cerapoda

下目:角龙下目 Ceratopsia

科:角龙科 Ceratopsidae

属:矮脚角龙属 Breviceratops Kurzanov, 1990

评价

矮脚角龙属于角龙下目,角龙下目恐龙是群草食性恐龙,拥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与亚洲。所有的角龙类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

如同所有角龙类恐龙,矮脚角龙是草食性。在白垩纪期间,开花植物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矮脚角龙可能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例如:蕨类、苏铁、针叶树。它们可能使用锐利的喙状嘴咬下树叶或针叶。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