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岗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岗村地处205国道线上的革命老区所在地岩寺镇石岗村坐落于徽州区岩寺镇南部城郊,亦山亦水,风景秀丽,是新农村示范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属生态自然村。村辖小练古塘察塘青光石、石岗、干村、小岩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406户,人口1496人,拥有耕地面积1080亩,林地5300亩。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662万元,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产值12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6元。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现了各自然村水泥路互通网,硬化水泥路5000余米。[1]

中文名称: 石岗村

行政区类别: 村

所属地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地理位置:徽州区岩寺镇南部城郊

面 积: 3.028平方公里

人 口: 1496

方 言: 徽州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皖J

概况

石岗村土地总面积为3.02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3平方公里,农田保护区约40多亩。常住人口数3793人(截至2012年12月),旅居海外石岗人士约1200人,有姓氏19名(截至2013年2月)。共有13个经济社,分别是:上升一社、上升二社、上升三四社、上升五社、东仁一社、东仁二社、东仁三社、西荣一社、西荣二社、西荣三社、现龙社、蟠龙社、下谭社。由于石岗村位于花都城区北面,各社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毗邻城区的经济社发展比较快。石岗村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与上级各部门沟通,争取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大力招商引资,现有皮具、皮革加工厂60多家,花木场3个,养殖场2个。今后,石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在各方面都加大发展和投入的力度。在保持现在企业的基本上,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引进大型项目(如世界500强企业"欧尚"项目、万达项目等)。积极与上级政府沟通,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协调建设用地指标,盘活土地,合理规划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本年度签订了欧尚项目合作计划,成为花都区十二个重大项目之一,是石岗村未来发展的重心计划。地处狮岭镇与新华街紧邻相接的石岗村拥有较好的地缘优势,在未来规划中石岗依然坚持发挥自我特色,做好两镇街承接桥梁工作。狮岭镇石岗村隶属东仁一队地块建有石岗小学。石岗小学创办于1947年,1986年迁于现址,占地14300多平方米,拥有12个教学班,430多名学生。学校教学设备完善,校园环境优雅,校风严谨,学风浓厚,教学水平高,学生素质好。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学校于2001年3月被命名为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的首批实验学校。并在历届全国研讨会上获得了多项殊荣,于2002年11月被授予先进实验学校光荣称号。

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形势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为发展壮大石岗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推进石岗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三年村集体经济超50万元的目标,根据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区村级经济的实施意见》(徽发[2010]142号)文件精神,结合石岗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新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石岗村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拓展基层党建“动车组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积极探索石岗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实现石岗村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增强,为建设富裕和谐石岗村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石岗村经济现状

地处205国道线上的革命老区所在地岩寺镇石岗村座落于徽州区岩寺镇南部城郊,亦山亦水,风景秀丽,是区级新农村示范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属生态自然村。村辖小练、古塘、察塘、青光石、石岗、干村、小岩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423户,1525人,拥有耕地面积1080亩,林地5300亩。村集体经济薄弱,原有资产20万元左右,主要来源于2008年的征地及小岩水库的承包,现正在建设新村部大楼,预计需要建设资金50万元。

目标任务

联合党委在分析当前集体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结合石岗村实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了石岗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具体为2011年达到10万元,2012年达到20万元,2013年超50万元。

主要措施

大力开展村级招商。区体育局、区建行、石岗村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联合招商,鼎鼎实业、和顺实业挖掘商机,以企引企,力争每年引进一个上规模的工业项目,通过“村级招商、税收分成、财政奖励”的方式,快速壮大村集体经济。2、挖掘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石岗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的特点,进一步盘活现有山场、塘库等集体资源,特别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同各部门联系,在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将村原有的采石场通过一定方式予以盘活,采取村集体以独资或入股分红的方式,增强村集体收入。3、以纳尼亚小镇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与开发商联系,一方面做好纳尼亚小镇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使得该项目能够顺利施工并早日竣工,以便尽早服务徽州经济发展,辐射带动石岗村的经济发展。同时根据项目建设及小镇配套附属功能的需要,以村集体的名义,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小镇绿化管理、小镇其他功能配套等形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4、发展规模特色农业。依据石岗村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做好茶叶生产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开发小练革命烈士墓红色旅游为契机,对上编报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带动三产发展;整合资源,管好用好小(二)型水库及当家塘,使其发挥经济效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达到农民增收集体增益。

保障机制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在岩寺镇党委的领导下,指导石岗村深入开展“村居比发展,干部比服务”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用“动车组”原理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帮助村里把事业心强,有能力、有闯劲的年轻同志选进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制定完善村两委工作职责,坚持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发挥村两委班子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健全村级管理机制。实行“四议两公开”议事规则,挖掘资源盘活资产,用活资金,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招投标和有偿使用等制度,做到开源节流。三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区体育局、区建行积极帮扶村里开展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培训,为村民增收,集体增效,解决人才缺乏难题。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与村弱势群体结对帮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历史文化

小练革命烈士墓简介

小练革命烈士墓位于岩寺镇石岗村小练自然村,坐落在青山绿树之中,烈士墓掩埋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先烈们虽然壮烈殉国76周年了,但他们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仍闪耀在皖南的千家万户,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成为黄山人们心底的丰碑。

烈士业绩

早在1930年2月,共产党员刘伯林受方志敏派遣,从潜山来到小练,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在刘伯林的带领下,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茁壮成长,先后建立了歙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小练支部。1932年10月,中共徽州工委从秋浦迁往小练,后改组成中共皖南特委,小练成为我党领导皖赣边区14个县革命斗争的活动中心。正当革命运动如火如荼、节节胜利时,因叛徒告密,小练革命根据地遭到当地国民党军队疯狂围剿,暴发了震惊皖南的小练“五.九”惨案,刘伯林等47名党员群众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墓地建设

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为了缅怀先烈,启迪后人,1958年6月歙县县委、政府在小练村修建了革命烈士墓,1987年10月进行资源整合,对烈士墓进行了重新修建。1988年7月,徽州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相继投入资金对烈士墓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浇筑了通往烈士墓的水泥路面,改善了交通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2001年,小练革命烈士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墓地管理

为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好、利用好,石岗村两委高度重视其保护管理工作,专门确定2名管理人员,做好烈士墓的维护、保洁,还聘请2名义务讲解员,搞好日常接待服务,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常运转。

接待情况

小练革命烈士墓开放以来,每年清明期间,前往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队伍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烈士墓前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我区城区各中小学少先队、团支部及屯溪区部分学校,每年都要到小练烈士墓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牢固树立奉献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努力造就“四有”新人。我地驻军部队及市直、区直机关单位、部门把祭扫革命烈士墓列入党员受教育主题活动中,经常组织党员在烈士墓前举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既丰富了教育内容,又增强了教育效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接待党政军领导、干部职工、部队官兵、师生员工均达万人次以上。小练革命烈士墓尽管规模较小、设施简陋,无法与大型烈士陵园相比,但其事迹感人、底蕴深厚,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全区上下正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凝心聚力谋发展,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小练革命烈士墓的资源优势日益凸显,教育功能潜力巨大,在启迪后人方面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频

广州花都石岗村拆迁现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