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棹茶园景观
图片来自 嘉义县文化观光局

石棹位于台湾嘉义县竹崎乡。石棹是大阿里山区的公路中心点,联外道路四通八达。若从嘉义出发,除了游客最常走的阿里山公路外,最少还有三条公路可以到达石棹。第一条走台3线往南,沿途经过中埔沄水溪温泉、曾文水库上游,再从大埔桥进入阿里山邹族南三村的茶山,经过新美、山美“达娜伊谷”,一路上坡到达石棹,途中部分路段因风灾过后,路况较差,约需费时2个半小时;第二条是梅山交流道接162甲进入太平再转太兴往瑞里,再走22公里到达奋起湖再进入石棹,沿途风景点如太平、瑞里,中低海拔的竹林茶园景致优美、生态丰富;第三条是从嘉义市经大雅路至番路乡的半天岩,再接上大湖到光华的大华公路,这段公路昔日为上山的主要道路,虽然阿里山公路通车后,大华公路的人车式微,但是每每遇到天灾造成阿里山公路中断时,路宽狭小仅限乙类大客车以下通行的大华公路,此时替代公路的功能便弥足珍贵。欢迎旅人不管自行前往或阖家好友出游,相信会让大家有不虚此行之感。[1]其中,石棹自然生态区也是鲜少人知道的景点,位于海拔1500公尺处,里面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物种生态丰富,为高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在这当地的几户人家,因为对于这片山林的热爱,创造了国内第一座民间自然生态区,内有繁茂的竹林、杉木林等等,是许多喜爱登山、健行的旅客做森林浴的首选。也吸引许多旅人顺道前往参观旅游。[2]

景点介绍

石棹云海一景
图片来自联合新闻网


石棹最早时称为石棹,也有称之为石桌、石卓。如今在地图和旅游指南有时仍可看到此二旧名。石棹之名源自于,早年地方因有一块奇石,四四方方状如方棹,上面烙印一个明显的脚印,传说是古代仙人到此留下来的遗迹。尚有传说每当台风及地震发生来临前,此石便会发出巨响警告居民。如今石棹是阿里山公路重要的中继站,同时也是好几条公路的交会点,分别是159甲县道的大华公路(通往大湖、光华),以及169县道分别通往北边的奋起湖、太和和南边的达邦、里佳部落。沿著公路两边街道都是餐饮和特产店,加上连锁便利商店的进驻,石棹热闹之程度,仅次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石棹平均海拔1000-1300公尺,是阿里山公路往来知名景点奋起湖、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新中横、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和邹族聚落乐野、达邦、里佳的中继站,假日人潮如织,加上高海拔的地理特性,终年云雾环绕,造就茶香味甘,这里是大阿里山高山茶最早种植茶叶的产区。[3] 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亦如同奋起湖之于阿里山森林铁路。奋起湖以便当闻名,石棹则以卤味小吃独享盛名。吸引许多旅人一尝美味。其中,知名的石棹步道群位于阿里山公路途中的石棹附近,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将既有的步道再做整理延伸,推出雾之道(原石棹步道,长880公尺)、茶之道(长1030公尺)、云之道(原杉林步道,长700公尺)、霞之道(长530公尺)、樱之道(长990公尺)以及爱之道(长1040公尺)等六条步道。步道穿梭在杉林、竹林、茶园、樱花道、群山美景间, 每条步道都是无敌梦幻。欢迎旅人阖家前往观光旅游一探究竟。[4]


观赏云海茶园及云瀑琉璃光圣地的好去处

石棹特有的“夜樱琉璃云瀑”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石棹一带位于阿里山公路中和支线上,海拔约1,360公尺,为八掌溪及曾文溪上游分水岭,视野辽阔宜人,可俯瞰嘉南平原,更有葱茏苍翠的高海拔茶园景致。在季节变化以及大雨过后产生的水气,形成云雾,时而能欣赏到云海或琉璃光。附近有特色步道如雾之道(800M)、茶之道(1,030M)、云之道(250M)、霞之道(250M)、樱之道(905M)以及爱之道(380M),步道设施完善,并各自拥有不同的特色,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云海是大阿里山区秋冬季节特有自然景观,海拔逾1000公尺的嘉义县阿里山公路顶石棹步道群,是游客观赏云海茶园景点,不论是哪个季节到此处旅游,总能感受到最独特的风景,值得旅人抽空前往造访一番。[5]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石棹地区是拍摄云瀑琉璃光圣地,石棹特有的“夜樱琉璃云瀑”是石棹地区冬春限定的美景,但需天候配合,加上近来昭和樱盛开,有机会拍到超级大景。因此在特定时节常吸引大批的游客前往一览美景。[6]


视频

【[嘉义一日游景点攻略] 阿里山石棹大自然秘境,樱花、紫藤花、竹林及杉木林,森林中聆听清脆的鸟叫声身心放松好地方】

【石棹怎么玩PART1!!】

【母汤喔!游客抢拍石棹琉璃美景 道路扎营当心挨罚|TVBS新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