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灰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石灰藻为主的称为藻礁,而这些组织内含有钙质成份的藻类便称为“钙化藻”
石灰藻是珊瑚礁中最重要的造礁生物之一, 包括了]]藍綠藻]]、紅藻綠藻褐藻的成員。石灰藻中的碳酸鈣結晶方解石霰石兩種型式。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環境是鈣化的基本要件, 但解釋藻類鈣化機制的假說有很多, 主要有二氧化碳利用理論、重碳酸鹽利用理論和有機基質理論。鈣化對石灰藻具有適應上的重要性。

[1]

以石灰藻为主的称为藻礁

藻礁(Algal Reef)是由藻类所建造的礁体,它和珊瑚礁都属于生物礁(biotic reef, bioherm),生物礁的种类以主要造礁生物来命名,例如以石珊瑚为主的称为珊瑚礁,以石灰藻为主的称为藻礁,而这些组织内含有钙质成份的藻类便称为“钙化藻”。

藻礁自然便是由藻类所建构的礁体是来自植物,是石灰藻类沉积碳酸钙而成的,藻礁的建造者为种类众多的石灰藻类(calcareous algae);当石灰藻在较为固定或坚硬的基质表面生长时,经由钙化作用沉积碳酸钙,它会胶结贝类(例如牡蛎)空壳碎片及其他生物死后遗留下来的骨骼并将其固定。当石灰藻类死后留下此一底质又为后来者所利用,如此周而复始慢慢地沉积而成藻礁。它累积的速率很慢,推估其厚度的年增长约在0.5mm以下,藻礁是一层一层钙化组织经过漫长时间堆积而成,生长的速度并不快,要沉积到六十公分的厚度,可能至少需要两千年以上的时间。 [2]

藻礁与珊瑚礁的不同

壮盛的藻礁地形已有7500年历史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最大的差别是在珊瑚礁是【动物】造礁,而藻礁是【植物】造礁。提起珊瑚礁,一般人不陌生;问起小朋友,有的还会兴奋的加码告诉你“小丑鱼海葵”的共生情趣。没错,珊瑚礁成长在水质清澈的海域,强烈日照导致旺盛的光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孔隙环境是海中生物很好的栖息地,生态丰富异常,故有【海中热带雨林】之称;但相对于动物造礁的珊瑚礁,以植物造礁的【藻礁】,也属海岸多孔隙环境,同样是海洋“生物的育婴房”。他们在水质佳,水温高的地方抢不过动物造礁,却能在较恶劣的环境里自成一片和珊瑚礁媲美;而藻类造礁过程缓慢,以桃园海岸造礁主体的【无节珊瑚藻】为例,20年还成长不到1公分,她比之珊瑚礁平均年成长1公分,实在是更为稀有特别。 [3]

现生藻礁世界分布

石灰藻广泛分布在海洋中,是极为重要的海洋植物,但全世界的海域中,以植物为主,而建造成大型之生物礁并不常见,曾有化石的报导,如柴达木盆地有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叠层石与藻礁的沉积。现生的藻礁可见于加勒比海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小岛向海面,海浪强大带;也有分布于加拿大东部、英国挪威之间的寒冷浅海域,或是出现在地中海澳洲西部极度高盐分的潟湖内,多为极端地带,而且各具特色。全世界,以现生藻礁而言,无论分布面积或累积厚度,都是远低于珊瑚礁的量,而有些表面虽是现生珊瑚藻,但内部可能是早期珊瑚碎屑或其他物质组成。虽然目前研究对于珊瑚礁过渡至藻礁的环境变化不甚清楚,但我们仍可以从台湾海岸特性来看藻礁之形成,进而推测其分布范围。 [4]

生命的聚宝盆

台湾富贵角西侧海岸的藻礁

礁内部孔隙多,可栖藏多种生物,在藻礁四周的水域,是海洋生物生息繁衍的重要栖地,在众多的海洋生态系中,藻礁生态系是被认定为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Boudouresque 2004),桃园观音藻礁的北边、南边及东侧都是沙质海岸,可说是台湾西北海岸重要的礁岩地形。 藻礁主要是由无节珊瑚藻胶结所形成的生物礁,礁体的结构类似珊瑚礁,但比较松软,亦提供多孔隙的空间给其他生物栖息。若富贵角以西至桃园海岸的藻礁来看,不包括浮游生物,栖息在藻礁表面或潮池中,大型底栖动物即有海绵动物门扁形动物门星虫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九大类。而不包括微细藻类,在藻礁表面肉眼可见,由多细胞构成的大型海藻即有红藻门、绿藻门及褐藻门等三大类。 [5]

视频

藻礁"海岸地质: 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么神奇的海岸地质

[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