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门山步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门山步道位于台湾屏东县牡丹乡境内的石门山。石门是由海拔370公尺的石门山(又称虱母山)及海拔450公尺的五重溪山断崖夹峙而成,由于地势险要俨如门户,因而得名。早期为军事要地,目前军队已迁移,空的营房已改为古战场旅游资讯站。石门山登山口立有石碑,讲述1871年牡丹事件,石门山步道的登山口正前方峙立的山壁即为古战场遗迹。石门山步道沿途林荫遮蔽,步行至观景平台约需半小时,至山顶三角点则约需1小时,接近山顶的两2百公尺十分陡峭,几乎需攀爬前行。沿线可尽览石门村与四重溪风光[1]
     


历史沿革


石门山步道位于屏东县石门、牡丹乡一带,紧临石门古战场,海拔约384公尺,步道全长1050公尺。石门是由虱母山及五重溪山断崖夹峙而成的断崖绝壁,由于地势险要,俨如门户,故称石门。来到石门山步道,除登山健行外亦可到附近石门古战场纪念馆走走,凭吊抗日原住民的英魂。而步道全程在树林内行走,无展望,登顶前的200公尺路径是陡上的山径,须小心攀爬。[2]
 

步道简介

石门山步道观景台照片来自辉哥的天空

石门山步道位于牡丹的“石门山”,难度不高,步道原始清幽,加上位于四重溪温泉附近,很适合安排爬山+泡汤的一日行程。石门山步道标高384公尺,步道长度约1050公尺,大约40分钟就可以攻顶,算是有点累又不会太累的路线,因为步道相当原始,健行的途中还会经过几处美丽的榕树林,可以充分地享受山林氛围,十分推荐。而在步道的起点处,入口处立著一块牡丹社事件的简介,牡丹乡这里从以前就是原住民的聚落,历史上著名的牡丹社事件即是在这里发生的。走进入口后,会看见旁边有一个废弃的军营,现在用来作为无人资讯站,里面有许多牡丹社事件的介绍、以及牡丹乡的历史,开始健行之前不妨可以进去看一下。也可借此纾发思古之幽情,值得大家前往一游。[3]


环境特色

石门山步道景观照片来自辉哥的天空

石门山(又称虱母山)海拔约为384公尺,沿途林荫遮蔽,步行至观景平台约需半小时,至山顶三角点则约需1小时,接近山顶的2百公尺十分陡峭,几乎需攀爬前行。沿线可尽览石门村与四重溪风光。[4]石门山步道沿途设有生态植物解说牌,是很好的生态教室。沿途每一百公尺会有个里程桩。全程在树林内行走,无展望,且登顶的200公尺路径是陡上的路径,要小心走,避免滑倒。[5] 石门山步道沿途设有当地植物生态解说牌,当中又以白榕最具特色。白榕是热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树种,特征是会滋生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当垂下的气根接触到地面后,就会深入土壤继续成长茁壮,甚至发育成另一丛树干。由于榕树根系发展盘根错节,气根在扩散的过程中甚至会“绞杀”其他植物,因此榕树往往能够成为热带地区的优势树种,并借由它超强的扩散能力,形成“一树成林”的奇特景象,至于究竟哪一根树干才是最初的榕树主干,时间一久就难以分辨了。登石门山的后半段路程,有一片由白榕所组成的树林,当地人称“白榕谷”。虽然大家对榕树不陌生,许多都会区的公园、校园中都能看到榕树,但若想要在郊山看到大面积榕树林,反而只有在位于热带地区的恒春半岛、垦丁或是热带离岛(例如小琉球)较有机会,对于习惯在北部和中部山区活动的登山者而言,探索由大片榕树组成的山林是这次短程健走中最富新鲜感的地方。[6]


视频

【石门山步道】

【屏东县-牡丹乡-石门山-海拔384M】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