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磯崎新

增加 3,800 位元組, 3 年前
[[File:磯崎新01.jpg|400px350px|缩略图|右|磯崎新[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照片來自 wehouse-media.com]]]
'''磯崎新''',世界上著名的[[日本]]建築師,1931年7月17日出生于日本九州大分市,1954年畢業于 [[ 東京 ]] 大學工學部建築系。2019年獲得普立茲克獎。<ref>[https://tw.news.yahoo.com/%E6%97%A5%E5%BB%BA%E7%AF%89%E5%B8%AB%E7%A3%AF%E5%B4%8E%E6%96%B0%E7%8D%B2%E6%99%AE%E7%AB%8B%E8%8C%B2%E5%85%8B%E7%8D%8E-215005168.html 日建築師磯崎新獲普立茲克獎]</ref>
“在西學東漸之風盛行的時代,磯崎新成為第一批赴海外建造樓宇的日本建築師之一,他深受‘全球公民’理念影響的建築設計也真正走向了國際化,”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評論道,“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建築正需要這種溝通。”
2019年度評委會的評審辭這樣寫道:“他兼具對建築歷史和理論的深刻了解,勇於擁抱前衛,從不滿足於複製現有;他對有意義建築的追求也反映在他自己的設計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斷演進,其方式方法總有新奇之處。”
磯崎新在建築方面的早期成就出現在盟軍結束對日本的佔領之後,當時這個國家正努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重新站起來。“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在30歲之前,至少進行了十次環球旅行。我想感受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並在日本國內廣泛遊歷,也到訪過伊斯蘭世界、 [[ 中國 ]] 的深山鄉村、東南亞以及 [[ 美國 ]] 的大都市。只要有機會我就要這麼做,而且我一直在問自己:什麼才是建築?”這位普獎得主回憶道。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File:磯崎新08.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09.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10.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11.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12.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13.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14.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15.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gallery>  在重建過程中,他不僅用大分縣醫館(1959-1960)及其附樓(1970-1972,日本大分縣)和 [[ 大分縣 ]] 立圖書館(1962-1966,日本大分縣,1996年更名為大分藝術廣場)等建築作品改變了家鄉地貌,還對東西方社會之間的相互交流進行了重新定義,日本設計理念也由此對歐美地區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在1980年代。
滿挑戰性,並且特意與周邊地區的高層建築形成鮮明對比。有著桶形拱頂的圖書館和鍍銅的金字塔位於地面以上三層。當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 1981-1986(圖片來源:石元泰博)
陶瓷博物館位於層疊的山谷中,它保留了周圍的植被,同時藉助戶外露臺、觀景臺和玻璃幕牆,成為地形地貌的自然延伸。整個建築物採用了本地取材的粗陶磚和陶瓷,而鐘擺式結構和懸掛支柱確保了館廊及
體育館巨大的圓頂屋頂及其標誌性的凸窗,屋頂高出競技場地面45米,覆蓋著寬敞的內部空間,給人以輕盈感。建築物的外飾面採用了普通磚、瓷磚、金屬鋅和石灰華等從本地取得的建材。聖喬治宮體育館, 西班牙巴塞羅那 / 1983-1990(圖片來源:Hisao Suzuki)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磯崎新03.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04.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05.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06.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File:磯崎新07.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Filehttps: 磯崎新08//wehouse-media.jpg|缩略图|磯崎新]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gallery>
評審委員會同時注意到獲獎建築師慷慨奉獻之精神,從過去到現在,他持續提攜處於職業生涯初期的建築師,其中不乏日後成長為業界翹楚的傑出才俊。目前為止,磯崎新的建築作品已經跨越60年,超過100個已建成的作品遍佈亞洲、歐洲、北美、中東和澳大利亞。
磯崎新是第46位 [[ 普利茲克建築獎 ]] 得主,也是第8位來自日本的獲獎建築師。2019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獎典禮定於今年5月在法國巴黎舉行,屆時公共演講活動也將同期展開。
美術館以建築師的“虛空藝術畫廊”概念為基礎,由一系列立方體組成,包括一個矩形的主幹和突出的兩翼。“立方體”概念延伸到大廳和畫廊等室內空間,以及包括倒影池在內的外部區域。
多年以來,磯崎新的影響範圍和項目作品已經擴展至全球眾多國家,涵蓋各種不同的規模和類型。在美國,磯崎新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當屬 [[ 洛杉磯 ]] 現代藝術博物館(1986)和位於佛羅里達州的 [[ 迪士尼 ]] 總部大樓(1991)。前者是對拱頂形式的設計研究,或者他所稱的“圓柱體的修辭學”,後者則是對幾何形狀更為有趣的創作應用,頗具後現代風格。
許多人通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聖喬治宮體育館等著名建築瞭解到他的作品。他曾在中國主持設計諸多堪稱典範的建築作品,例如位於北京、2008年開幕的中央美術學院新美術館,以及位於廣東的深圳文化中心(2007)。
顯然,他是當代全球建築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不斷的探索中,不畏變革,勇於嘗試新思路。他的建築作品不僅基於對建築本身的深刻理解,更是基於對哲學、歷史、理論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他融匯東西,絕非模仿拼貼,而是另闢蹊徑。作為慷慨奉獻的典範,他支持並鼓勵其他建築師,無論處於競爭關係或共同合作項目。鑑於上述原因,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會選出磯崎新作為2019年度普利茲克獎獲得者。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磯崎新16.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17.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18.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19.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20.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21.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File:磯崎新22.jpg|缩略图|磯崎新的作品[https://wehouse-media.com/%E7%A3%AF%E5%B4%8E%E6%96%B0%E6%A6%AE%E7%8D%B22019%E5%B9%B4%E5%BA%A6%E6%99%AE%E5%88%A9%E8%8C%B2%E5%85%8B%E5%BB%BA%E7%AF%89%E7%8D%8E%EF%BC%81/]
</gallery>
== 經歷 ==
在此以後,磯崎新繼續受聘于丹下健三,例如參與南斯拉夫斯科普裏的重建規劃(1963-1966)和日本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中心廣場的會演建築(1966-1970)等設計工程。在1960年代,盡管磯崎新拒絕承認與新陳代謝派的原則有任何直接的關系,他還是被認為與新陳代謝運動是一致的。
磯崎新在1970年代越來越轉向歷史主義,這就導致他接受來自[[朱利奧·羅馬諾]](1499~1546,Giulio Romano)、[[ 安卓·帕拉底歐| 帕拉底歐]] (Andrea Palladio)、艾蒂安 - 路易·布勒(Étienne-Louis Boullée)、[[ 克勞德·尼古拉·勒杜]](Claude-Nicolas Ledoux)和[[ 卡爾·弗裏德裏希·申克爾|申克爾]] 等人的建築藝術的主要思想。
約自1960年,他的第一個手法主義時期起,磯崎新的建築採納了過度強調水準鋼筋混凝土部件表現力的手法,這並非不像丹下健三的風格,而是以更高的標準加強了設計定位和提高了準則。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上的中心廣場會演工程,宣告了一個新的、相同程度的手法主義階段的開始。在此階段中,他的作品表現出一種更強烈地向歐洲和美國模式的轉變,並以高度抽象的布局為標志,這種布局,利用了由立方體或是彎曲的半圓柱體組成附加結構。
新風格產生于他果敢地與現代建築的理性主義原則決裂,他嘗試通過綜合美學來取代現代建築的各種原則,這種綜合美學,要求放棄正統現代派的教條。他的建築強調了分散化、不和諧性、支架的間離化,以及基于廣泛使用與隱喻相關的構件的參差組合之下的編排。屬于這些聳立的立體組合的,有在群馬縣高崎的現代藝術博物館(1971-1974)、在 [[ 北九州 ]] 的城市藝術博物館(1972-1974)和在福岡的Shukosha辦公大樓(1974-1975)。半柱體拱頂型值得註目的例證,是在大分的富士鄉土俱樂部(,1972-1974)和在北九州的中心圖書館(1973-1974)。
[[category:建築師]]
[[Category:日本人]]
13,3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