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祁禄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祁禄山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位于于都县最南端,距县城45公里。东邻盘古山镇,南靠安远县塘村乡,西连赣州市赣县区小坪、长洛乡,北接于都县小溪乡。截止2007年08月28日,镇域面积1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65亩,山林面积230000亩。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万余人。[1]

中文名称: 祁禄山镇

外文名称: QiLuShan

别 名: 㭍陆叁,畚岭,763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于都县

下辖地区: 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

政府驻地: 畚岭圩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2305

地理位置: 于都县最南端

面 积: 172平方公里

人 口: 1.3万余人(200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密石顶,太公座,龙潭等

机 场: 赣州黄金机场

火车站: 于都站

车牌代码: 赣B

节 日: 农历七月二十七(祖七公诞辰)

文 化: 迎神游(五月初三)

特 产: 赣南脐橙,南酸枣糕,糯米酒等

乡镇沿革

以山得名。下村袁氏祠堂曾是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解放前夕属利村区丰溪乡,解放初期属小溪区。1958年9月划塅水、马岭、畚岭3乡部分地设立祁禄山垦殖场,1968年10月改为祁禄山公社。1984年改祁禄山乡,1987年改祁禄山镇。1997年,面积171.2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安前滩、布村、新圩、荷树岭4个居委会和刁薮、肁水、金沙、井前、上岭岗、畚岭、坑溪、邓屋、马岭、水坞、嵊背、横龙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畚岭圩。

基础建设

祁禄山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建有20千伏变电站1座,11个行政村完成了农网改造;圩镇建设初具规模,规划了20年不落后的规划图;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初中1所、完小3所;医疗卫生条件极大改善,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个以上卫生所。

乡镇经济

祁禄山镇具有丰富的木竹、矿产资源,县办林场、煤矿、钨矿、化工厂驻于镇内,已查明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原煤、钨精矿、稀土、铀矿、铅锌矿。境内主要有农产品有水稻、红薯、花生、烟叶、脐橙、金桔、香菇、木耳等,祁禄山镇提出“实施四个一,建设生态镇”(一块果园、一栏生猪、一口沼气、一栋小康楼)战略目标,大力发展脐橙产业,截止2007年08月28日,已有面积5216亩,年产200万吨,经济收入达350万元,在三年之内争取达到人平一亩果的目标。金桔产量位于全县之首。形成了镇村企业矿产品开采、木材采伐与加工、粮油加工及果茶为主,其煤炭、钨开采、木材加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5元。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962元,同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达到335.5万元,同比增长11.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3‰以内。

效益农业成效明显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镇立足镇情,着眼长远,培优创特,扬优成势,坚定不移地走“实施四个一,建设生态镇”之路,不断发展壮大脐橙等果业产业和其它特色产业,编制主导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打造果业产业集群,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发展山上特色产业。策应调整果业产业结构,我们在发展主导产业中,明晰发展工作路径,主要采取“示范带动,政策催动,干部推动,技术拉动,服务促动,群众联动”的工作路径来培植壮大果业这一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加工橙种植。2008年,全镇已完成加工橙开发面积725余亩,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镇已开发脐橙等果业面积近6500亩。主导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农民增收成效显著,扶持镇“猪--沼---果”协会,推动协会正常运转,发挥协会在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提升果农科技文化素质,打造主导产业乡土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发展蜂蜜、茶油、毛竹等特色产业,改进品种,提升质量,打响祁禄山“天然无公害”品牌,多渠道增收,使每家每户都有一项发家致富的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纵深推进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目标带动,规划推动,政策拉动,示范触动,作风感动,竞赛联动的工作路径。围绕“五新一好”要求,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明确目标,快速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建设工作,示范点基本完成了“三清六改一拆一建一分离”工作,着力推进了村庄整治。2、科学选址,选择示范点建设上,围绕“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班子为保障,以提升农民素质为前提”的工作思路,严格准入条件。3、抓好示范点工作,突出抓好马岭白竹塘、畚岭仓前、仙鹅小区移民新村等三个精品示范点,按照“不拘一格,各显特色”的原则,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共拆除旧房闲屋猪牛栏、厕所共计1646平方米,拆除空心房、路障房85栋7576平方米,改水104户,改厕98户,建沼气池20个,铺设组级水泥路面3.8公里,通户路7950平方米,培训新农民600余人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我们以创建生态镇为契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1、着力开展了农村移民扶贫点布局,完成了仙鹅小区移民新村的建设,完成了美化、绿化。2、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了卫里下至刁薮公路水泥路面改造工程,铺设了中心小学、初中的水泥路面,修建了水坞永红水泥公路。启动了畚岭至永背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已完成了水份层铺设。镇自来水厂已全面完工,圩镇附近居民已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3、加大圩镇整治力度。成立圩镇环境维护监管民间组织,协助政府工作,制定圩镇居民环境卫生公约,街面划好摊位线,车辆停放整齐规范,摊位摆设井然有序。

视频

脱贫攻坚进行时--访祁禄山镇坑溪村贫困户张秀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