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神风特别攻击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神风特别攻击队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神风特攻队

外文名称: kamikaze

全称: 神风特别攻击队

神风特别攻击队,简称神风特攻队(日语:特别攻击队),由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首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中途岛失败后,为了抵御美国海空军强大的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的特别攻击队。在这种攻击方式的出现初期,给美军军舰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在美军加强防空火力后,这些攻击就鲜有成功的战例。[1]

起源

历史渊源

"神风"的起名来源于元朝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元军侵日战争。元朝军队1274年和1281年两次对日本东征,都因为海上突如其来的台风,导致元朝的舰队损失,使得东征告吹。日本人认为是神武天皇(八幡大菩萨)的灵魂掀起的"神风"击退了元军。日本也逃脱了有可能被元王朝灭国的命运。

由于"神风"为大西中将所发起的首次特攻任务的队名(由其参谋猪口力平提出),并在1944年莱特湾海战中一举成名,后世遂将所有特攻队皆冠以"神风"之名;但实际上,每支特攻队皆有自己的队名,"神风"并不是其总称。事实上陆军的富岳特别攻击队和万朵特别攻击队是同样于1944年10月21日组建的。

战法起源

自杀攻击敌军目标的战术,据说起于日俄战争日军攻击俄军的战法中,当时颇有效果,遂被记载下来。

最早有组织的空中神风特攻队,起因于1944年秋,莱特湾海战的需要。雷泰伊海战涉美军登陆菲律宾,恐切断日本从南洋输送能源与物资,回本土供应工厂军需制造。日军方面认为,必须击败盟军在此之行动。但驻菲的日本第一航空队受命支援参战海军时,仅有40架军机的实力,根本无法完成任务。司令长官大西泷治郎中将在10月19日的军事会议上指出,除了把军机装填炸药撞击美军航母,让彼等瘫痪几周,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于是他在10月底从军事学校中招募的一批23名,由他亲自训练,成绩优秀,并自愿加入的飞行员学徒。

组建过程

大西泷治郎曾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国牺牲,队员表示十分愿意加入,这些学徒当时大约17岁。之后,大西泷治郎询问上尉关行男,是否愿意带领此种史无前例的神风特攻队,据闻当时23岁,刚刚结婚才四个月的关行男,闭起了双眼,低下头沉思了十多秒,才说出"请让我去带领他们"。如此,世界上第一个神风特攻队小组于是产生。而关行男成为了这一小队的第二十四名的队员,无法跟自己的太太再见一面,就在自杀式的攻击中阵亡。

1944年10月21日,所有参予特攻作战的队员组成海军神风特别攻击队,下设大和、敷岛、朝日、山樱四个小队,总人数约24人,各驾一机投入有史以来首次特攻作战。由于此次特攻作战行动成功击沉两艘美国航空母舰,"神风特攻队"遂一举成名,为往后日本军方所乐用之战术。

战果

由于自杀式飞机能高速飞行,在飞行员的操控下,它相当于一颗精确制导炸弹,爆炸效果非常不错,一架自杀式飞机如果击中目标有可能炸沉美军一艘驱逐舰甚至航空母舰。这也就成了日后日本军部为何大规模运用自杀飞机进行攻击的原因之所在。

然而因为仅能破坏船舰上层结构;无法像鱼雷般容易击沉船舰,因此仅能击沉商船改装航舰。较大的正规航舰,如约克镇级企业、艾塞克斯级仅被重创,没有沉没。

到战争末期,由于日本缺乏汽油,燃料仅能以酒精混合代替,其战斗机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军,难以在空战中取胜。

莱特湾海战"神风特攻队"击沉美军两艘航空母舰,协助日本军舰击沉四艘美军驱逐舰,似乎收到成效。后来此战术又用于次年冲绳岛战役,以及本土防卫战。但由于美军数量已经居绝对优势,后来短期速成的特攻人员难以接近美军军舰,效果也逐渐不彰。

命运

根据电视频道Discovery的专题,大西泷治郎等人将特攻任务常规化的企图,并非仅在于"一人、一机、一舰"的牺牲与交换,因为即使能维持莱特湾海战的效率,日军高层也能预知飞行员锐减的后果。大西泷治郎的设想是,依据日军观察美军作战程序,总是以官兵生命安全为重要顾虑。如果特攻能造成美方大量伤亡,并显示日人必死抵抗之决心,经由美国媒体揭露,在美国本土或许会引起厌战情绪,不愿贸然攻击日本本土。则处于不利战局的日本,或许有谋求谈判,停止战斗,不需面对投降与毁灭的一线希望。

但该专题报道,美军太平洋战区也掌握日方此一谋划,而把日本特攻的消息尽量压缩,所以战时美国社会对特攻的具体情况,所知不多。加上特攻成效在几个 月内就锐减,特攻战术的失败遂无可避免。更有甚者,在有限的报道与口耳相传下,神风特攻队的行为与日军不愿投降也不善待俘虏的思想混合,在美国民间塑造出日本人野蛮、残酷又疯狂的形象,反而更加强化了对日作战应毫不留情的舆论,一般相信,因此产生的道德除罪化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投掷原子弹与利用B-29轰炸日本城市等行动。

大西泷治郎中将在天皇裕仁宣布投降后,为对他推出的战术造成的约4,000名日本青年的死难及其家属致歉,切腹自杀身亡。

目前还活着的"神风"队员大约只有几百人,而架机出击之后尚能生还的更是极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