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禅让制

移除 346 位元組, 4 年前
视频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禅让制</big> '''
|-
| [[File:禅让制011.jpg|350px|缩略图|居中|[http://n.sinaimg.cn/sinacn/w500h357/20180308/d313-fxpwyhv9996371.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3965426619_ec5b9bbb001004i7f.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禅让制'''(“禅”,拼音:shàn,注音:ㄕㄢˋ),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ref>[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081.aspx 《尚书》虞书·尧典] ,古诗文网</ref>》之中,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尧]]、[[舜]]、[[禹]]之间的禅让:
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ref>[http://www.guoxuedashi.com/diangu/39156b/ 允执厥中],国学大师</ref>”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同时传了尧舜十六字心传(简称中华心法)<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37603601 转载中华心法——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知乎</ref>,成为五千年治国的国家哲学。
 
==名词定义==
 
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ref>[http://www.guoxuedashi.com/b/4/232084/ 禅让制的定义资料来源],国学大师
 
</ref>。
 
==该词起源==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 禅让是自愿进行 力量 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 是为了让更 贤能 、公正 的人 当首领,以带领大 统治国 抵御外来的侵袭 。通常 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禅让<ref>[https://iask.sina.com.cn/b/iQVxqk1kDMan.html 禅让制的起源资料来源],爱问知识人</ref>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ref>[http://www.guoxuedashi.com/b/4/232084/ 禅让制的定义资料来源],国学大师</ref>。 ==中国传说==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 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 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或帝王让位给别人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但另一种说法是,禅让制只是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
==中国历史==
===兰芳共和国===
华人在南洋婆罗洲建立的兰芳共和国,<ref>[https://news.qq.com/a/20101130/000892.htm 兰芳共和国:1777年华人建立的共和国],腾讯新闻网,2010-11-30</ref>总长实行禅让和选举结合的形式。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竹书纪年]]》认为:“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
《汲冢琐语》云:“舜放尧于阳,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尧为号识者,凭斯异说,颇以禅受为疑”<ref>[http://www.sohu.com/a/258660224_100286825 禅让制的疑点资料来源],搜狐,2018-10-10</ref>。
《[[广弘明集]]》十一引《[[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今见有囚尧城”
<center>《中国通史》:尧舜禹的禅让制 </center>
<center>{{#ev:youku|XNDQyOTE1NjM1Ng|560|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710,6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