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福建省铭选中学

增加 68 位元組, 22 天前
無編輯摘要
'''福建省铭选中学'''是1991年8月18日创办的一所学校。 [[ 福建省 ]] 铭选中学创办,已经历了三个五年规划,过去的18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学校发展到深受欢迎成绩显著的学校,这里凝聚着全校师生坚强不息,奋斗拼搏的心血,更饱含着海外侨亲热爱桑梓、无私支持的热情,体现着历届领导禅精竭虑,辛勤耕耘的功绩。铭选中学,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校园宽敞、整洁、优美,各功能区布局错落有致,雄伟壮观,学校已经基本实现了过去提出的办学目标,办学条件日益优化,办学环境越来越好, [[ 教学 ]] 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树立“以人为本,全面 [[ 发展 ]] ,德育见长”的办学理念,确立“争创一级达标,争当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勤奋、坚毅、严谨、创新”的校风、“爱生、敬业、求实、博学”的教风<ref>[https://www.sohu.com/a/360843562_796771 ※幸福鸿波丨正教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搜狐,2019-12-16</ref>、“尊师、砺志、守纪、勤学”的学风<ref>[https://www.sohu.com/a/324172576_729600 狠抓学风建设 创建一流学校 培育栋梁之才 ],搜狐, 2019-07-01</ref>。
===学校层次===
创校人 钟铭选(1891-1985年),畲族,又名奕庄、奕择。 安溪县新溪里善坛乡(今官桥镇善坛村)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一月出生。民国10年(1921)南渡 [[ 新加坡 ]] 经商。14年回国居厦门,经营首饰生意,嗣与堂亲钟清风在厦门镇邦路开设振华银楼,事业颇为顺利。遂命长子钟江海往上海,次子钟明辉往香港,分别开设银庄,经营金融业。抗日战争期间,厦门沦陷,铭选避居故里。时乡亲生活极端困难,铭选购买大量粮食济困。 抗战胜利后,铭选重回厦门开设银庄,恢复上海、香港等地分支机构,并经营侨批、典当等行业,财力逐渐雄厚,成为安溪巨商。37年,国内政局动荡,铭选择定新加坡和香港作为商业据点,在两地续办金融业,并开办股票、 [[ 房地产 ]] 、建筑、旅游等行业,创立维东、维华、益大、鸿福、凯联、溢元、天德、侨益等公司。其子钟江海、钟明辉、钟正文三兄弟成为港澳地区实力雄厚的地产商财团。 铭选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事业。16年,他参与“旅厦安溪公会”发起创办的“安溪县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任该公司董事,并踊跃投资,为开辟全县第一条公路——安溪至同安公路作出贡献。35年春,与陈丙丁合献大米550担,创办泉州地区最早的侨办医院之一“官桥依新医院”,任医院董事长。 解放后,铭选继续捐资在家乡兴办各项 [[ 公益 ]] 事业。1958年独资在善坛村修建五座桥梁和乡间道路。1959年捐资参加兴建官桥侨联会办公楼和赤岭芦汀桥。1961年家乡遇到暂时困难,他进口一批面粉和大米,帮助乡亲渡难关,并进口一批麻油赠给家乡产妇。1972年兴建善坛小学新校舍。1980年,如夫人林义、林配回乡探亲,修建五里埔至善坛公路。1982年又参与兴建赤岭小学新校舍,1983年捐建官桥医院病房楼,1984年捐赠官桥医院救护车一辆。1985年钟铭选在香港病逝。如夫人林义、林配及其儿子弘扬铭选遗风,继续在家乡兴办公益事业。1990年至1992年,其子钟江海、钟明辉、钟琼林先后创办“安溪铭选中学”和“安溪铭选医院”。
==学校介绍==
学校师资 现有教职工177人,其中 [[ 高级教 师40 师]]40 人,一级教师40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3人,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4人;现有56个教学班,学生2919人。
===学校师资===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 [[ 发展 ]] 、德育见长
===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
办学特色铭选中学创办,已经历了三个五年规划,过去的18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学校发展到深受欢迎成绩显著的学校,这里凝聚着全校师生坚强不息, [[ 奋斗 ]] 拼搏的心血,更饱含着海外侨亲热爱桑梓、无私支持的热情,体现着历届领导禅精竭虑,辛勤耕耘的功绩。铭选中学,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校园宽敞、整洁、优美,各功能区布局错落有致,雄伟壮观,学校已经基本实现了过去提出的办学目标,办学条件日益优化,办学环境越来越好,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德育见长”的办学理念,确立“争创一级达标,争当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勤奋、坚毅、严谨、创新”的校风、“爱生、敬业、求实、博学”的教风、“尊师、砺志、守纪、勤学”的学风。 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奋发努力,办学成效显著。 当前铭选中学正坚持以“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围绕学校第四个五年规划,在做大做强、提高质量、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深化教学改革、推进 [[ 素质教育 ]] 等方面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今后学校将加快现代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争创安溪人民满意的省一级达标中学而奋斗。
==办学特色==
===历史荣誉===
学校被确认为“全国中学 [[ 英语 ]] 报刊教学实验校”,被评为福建省第五、六、七、八、十届文明学校,福建省“体卫工作先进单位”、“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五无先进校”、“先进教工之家”、“示范 [[ 图书馆 ]] ”、“体育特色学校”,泉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绿色学校”、“创安先进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示范校”、“国防教育示范校”、“信息技术教育先进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 等多项光荣称号。
===优秀成绩===
办学以来,学校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职员工,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大批的高素质学生。高考本科上线率均在70%左右, [[ 高考 ]] 成绩也有较大突破,99年高考上本科人数首次突破100人大关;2002年上本科达220人;2003、2004年上本科达400人,2004年数学、理综单科成绩居县第一名;2005年突破500人大关,陈淑卿同学文史类总分居市第2名,考取北京大学;2006年突破性地达到843人,有16人次单科成绩位居安溪县前六名;2007年高考上本科线人数999人,有15人次单科 [[ 成绩 ]] 位居全县前六名;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998人,有13人次单科成绩位居全县前六名。
==高考成绩==
全县高考状元1人(理科0人,文科1人)
2005年 陈淑卿 [[ 北京大学 ]] 全县高考文科状元/全市第2名
2010年 艺术类有一人考上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0年 理工类最高分653(全省排名170,达北大录取线)。
714,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