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禧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禧年

中文名: 禧年

出 自: 圣经

轮 回: 五十年

获 得: 释放和复原

禧年出现在圣经三处,亦即利未记廿五章8-17节、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3节、路加福音四章16-22节。两项主要的福份就是各人归回产业与归回本家。三段经文中,利未记是一个预表,是节期的宣告;以赛亚书是预言主耶稣才是真正禧年的来到;路加福音中,主耶稣的来到则是预言的实现,是一个宣告,宣告禧年,进入恩典的时代;但他还要再来,那时就要进入千年国度,完满享受禧年的美好。 第五十年为禧年,在这一年里,一切都获得释放和复原。对于以色列来说,第七日的价值透彻地把第七年表达出来(利二十五1-7)。当连续度过几个第七年后,到达七七的完美数字,便以庆祝的号声宣布第五十年来临,这额外的全年时间,便分别出来,好像是属于主的。[1] 禧年的第一个原则,是神的子民藉着遵从他的诫命,以这种方式将这年分别出来,承认神对全地的治权。正如安息日表达了他有权安排生活秩序,设立6天工作、1天休息的模式;亦正如在申命记三十一章9-13节,宣读他的律法时,涉及第七年,表示他有权命令他的子民服从;所以,第五十年所表达的,就是他拥有一切的主权,包括土地、人民、生产的方式,以及生命本身。以债权人和负债者的典型个案为例,神带领他的百姓占领土地后,他将他的产业给予各人。在某种情况下,人可能被迫全部或部分出售他的土地,但那地必须归还给他:“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二十五23)在这节经文中,“客旅”包含“无国籍人士”、“难民”、“寻求政治庇护者”的意思,总言之,除了恩恤外,他们没有任何权利。这些正是神的子民的写照。当禧年来到,他们必须承认自己的身分正是这样。当一块地易手,卖方也许庆幸自己能精明地解决了困难,买方亦可能为着所得的利益高兴;然而,在禧年的时候,买卖双方都要承认一个不同的真理:无论是个人本身的利益,或是别人的人和物,没有人能真正的拥有;每人在天上都有一位主人。

赎回

按照律例,宣布禧年的角声,要在赎罪日吹起(利二十五9)。就在这一天,主宣布他的百姓在他面前摆脱一切罪愆,得着洁净(利十六30)。禧年宣布了罪的赦免“赎回”这个动词和名词,有着强烈的商业性用途,指到赎回因借贷而抵押的财物;在第五十年,当负债者承认他们不能“赎回”,债权人又放弃他们的“赎回”权时,这个词语便不断发出回响;双方所运用的重要词汇,正如主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所用的一样(出六6)。这是主为他的百姓所做过的事情,这个神圣的行动,必须成为人的标准。主敦促弟兄之间要慷慨(利二十五35-38)、给予自由(39-43节)、禁止永久作奴仆(47-55节),只因主的救赎行动,将救赎带进弟兄当中,引领他们服侍主,并且除去原本永属于他们的束缚。由此看来,这一年也属于主:他们应该仿效这位带领他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彼前二9)。

安息

与赎回相应的是安息。当摩西立例停止所有为着增加明年收成的劳役(利二十五4),便生动地将这安息说明和施行出来;要从收成的劳苦中得享安息,神的百姓便要靠手来获得所吃的,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收集所需要的东西(5-7节);从沉重的债务所带来的忧虑中得享安息,并且从劳役中获得安息(第10节)。正如安息日一样,这种安息所意味着的,也正是它所提出的:从劳苦中获得自由;轻松舒畅,精神抖擞、身心休闲。昔日,神的百姓极可能患上疲倦症,正如现今一样;恩典逐渐临近,给予他们一个假期。然而,它与安息日一样,当摆脱了为求生计的先存意念,就有时间去思想主,以及思想对他的敬拜、他的话语和讨他喜悦的人生。我们于是明白到,以赛亚书第五十八章,正是将安息日和禧年的意念结合一起。主让他的百姓安享自由,并不是为了不断享受闲暇,却是要人将生命的方向重新调向他。因此,禧年是特定的,使人从激烈的竞争中跳出来;它喝止那攫取物欲的心;它将为求生计的压力抛开。它重新排列人的优先次序,使人去评估时间的运用,并且选定目标。神的子民用整整一年时间退下来安息,为着最好的而暂时停止那些次好的。

信心

然而,这样从生活中退下来,并非放弃,它源于可靠的信心。世上没有人能逃避类似“我们吃些什么?”等问题。主已预知,并且供应(利二十五20),让神的百姓能够享受这出于恩典的律例(参出十六29)。当他吩咐要休息1年,他就会使他们得到安息。第五十年要用来活活地见证他的信实。在第四十九年将会是播种和收割的最后一个季节;在最后一个第七年,百姓便以不常有的出产为粮;到了第五十年,除了单纯地专注神的信实供应外,便别无其它(利二十五21)。在此,他们的信心确实受到考验,因为神发出威严的应许,并呼召他们相信他所应许的。禧年的中心点,就是要他们相信神的话,得知他的信实。

服从

根据圣经,服从是神百姓的主要特质,他们遵行他的吩咐,只因为那是他的吩咐。在第五十年的律例中,神的百姓必须显出他们对神的服从,事实上,他们的服从,就能保证他们继续住在他所赐予的土地上。利未记二十六章34-35节正指出,失去土地使用权和失去自由,直接与违反第七日、第七年和禧年的安息有关。拒绝服从,便丧失拥有权,遗留下一片荒凉的土地,于是,土地便享受到从未在那些叛逆的居民中获得的安息。

盼望

在第五十年,百姓得到赦罪,凭着服从,与那位将他们赎回的神和谐共步,而且免去劳苦,无须在汗流浃背下,便能从土地中足以维生(创二16,三19)。这是一种伊甸园的复得,咒诅在瞬息间暂时失效──然而,这亦让人长时间预尝未来的那一日,在那天,应许将一一应验,血的永约在毫无障碍下发挥功效。在盼望中被囚的人(即是那些在盼望中期待释放的人),会重享自由,自由的角声响遍世界(亚九11-14;赛二十七13)。禧年以有限度却真实的方式,预示了神的子民在将来的永恒产业和福气。

英文释义

英文中,禧年的“禧”字正是“公羊角”的意思;后来引伸为用公羊的角所制成的号角,或是外形像公羊角的号角。这种号角专供宗教用途,正如在约书亚记六章中所见到的,那里以不同字眼,来表达人们使用的“一般”号角,祭司所携带和吹响的,就是公羊的角。以这种神圣的号角,来命名公羊角的一年──禧年,因为在这一年,神的百姓被这嘹亮而神圣的方式招聚。它不单使人从劳役中获得释放,获得安息,更是属乎主的一年。利未记二十五章精确地以第七年,而非禧年,表达了这意义。从功能而言,这一年是要让“地”(第4节)安息;在属灵上的动机,就是“向主守”或“属乎主”(第4节)。然而,没有任何东西,能更直接地将第五十年的含义和导向表达出来。

参考来源

  1. [1],中国天主教 , 2015-03-16

[[Category: 200 宗教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