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禧恩(?-1852年),字仲蕃满洲正蓝旗清朝宗室睿恭亲王淳颖次子,睿慎亲王宝恩之弟、睿勤亲王端恩之兄,官至工部户部兵部尚书

嘉庆七年(1802年),兄长宝恩逝世,由四弟端恩承袭封睿亲王,禧恩被封为镇国将军。曾任理藩院尚书。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当夜崩逝暴死,死因不明。其后因当时身为总管内务府的禧恩为代表的宗室之建议和认同,又得到皇太后的中宫懿旨和皇弟瑞亲王绵忻的赞同,最主要是有军机大臣等开启𫔎匣的御书圣旨,皇次子绵宁得以继承大统。道光二年(1822年)六月戊辰,禧恩接替文孚,担任清朝工部尚书,后改户部尚书,由穆彰阿接任。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禧恩免御前大臣、户部尚书,改任理藩院尚书。道光十六年(1836年),禧恩调任为兵部尚书。道光十八年(1838年),褫夺禧恩太子太保衔及兵部尚书职务,由成格替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禧恩以失察奸民,褫夺公爵,降爵位为镇国将军。咸丰二年(1852年),咸丰帝重新起用禧恩为户部尚书,可惜禧恩于同年十一月逝世。

目录

人物经历

道光二年,擢理藩院尚书。时哈萨克部众潜聚乌梁海,议迁徙安置,增设卡伦。吏部尚书松筠谙习边事,上每垂询,禧恩因以谘之。松筠素坦率,遂代删改疏稿。禧恩怒,以上闻,松筠坐越职干预被谴。寻调工部,仍兼署理籓院尚书。六年,调户部。八年,加太子少保,署吏部尚书。九年,随扈盛京,诏念睿亲王多尔衮数定大勋,加恩后裔,赐禧恩双眼花翎

十二年,湖南江华瑶赵金龙作乱,命禧恩偕盛京将军瑚松额督师,未至,总督卢坤、提督罗思举已平之,歼金龙。禧恩素贵倨,奉命视师,意气甚盛,嗛诸将不待而告捷,谓金龙死未可信。思举以金龙焚骸及佩物为证,议始息。广东瑶匪赵仔青窜入湖南,率提督余步云、总兵曾胜追剿之;偕巡抚吴荣光疏陈善后事。湖南既定,而两广总督李鸿宾剿连山瑶,阅半年,军屡挫。诏逮鸿宾,以禧恩署总督,由湖南进兵。遣步云、胜等先后破贼,擒首逆邓三、盘文理,毁其巢。甫一月,诸瑶乞降。诏嘉其奏功迅速,赐三眼花翎,封不入八分辅国公。班师,途次丁母忧,温谕慰之。

十三年,孝慎皇后薨,命理丧仪,坐议礼征引违制,褫御前大臣、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寻复授理籓院尚书。以生日受属员馈送,为御史赵敦诗所劾,疏辩得直,敦诗坐谴。十四年,因相度龙泉峪万年吉地,加太子太保。调兵部尚书,兼署礼部户部。十八年,诏以南苑牲畜不蕃,禧恩久管奉宸苑,废弛疏懈,罢其兼领。寻得员司积弊状,尽罢诸兼职,降内阁学士。二十二年,署盛京将军,授理籓院侍郎,留将军署任。英吉利内犯,海疆戒严,命治盛京防务。既而和议成,疏陈善后十事,并巡洋章程,如议行。

二十五年,以病解职。坐失察内地民人越朝鲜界垦地,削公爵,降二等辅国将军。三十年,起署马兰镇总兵、密云副都统。咸丰元年,召授户部侍郎。二年,擢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籓院事。寻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1]

参考资料

  •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官衔
前任:
文孚
清朝工部满尚书
道光二年六月戊辰 - 道光六年十二月戊午
1827年1月8日 - 1822年8月12日
继任:
穆彰阿
前任:
英和
清朝户部满尚书
道光六年十二月戊午 - 道光十三年五月丁酉
1827年1月8日 - 1833年7月14日
继任:
穆彰阿
前任:
宗室奕颢
清朝兵部满尚书
道光十六年七月庚子 -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己丑
1836年8月30日 - 1838年6月10日
继任:
成格
前任:
裕诚
清朝户部满尚书
咸丰二年正月辛酉 - 咸丰二年十一月甲子
1852年2月29日 - 1852年12月28日
继任:
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