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秋溪镇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临川中部偏西,政府所在地距上顿渡14公里,素有“赣东粮仓”、“建筑之乡”美誉,东与连城、河埠接壤,南连龙溪,西邻崇仁航埠、白渡,北与河西隔河相望,面积58.90平方公里,耕地22644亩,水域4154亩,山丘36244亩。辖12个村委会,1个居民委员会,65个自然村,114村民小组。2017年,全镇总人口26706人。辖十二个村民委员会(博溪、洪坊、吴家店、上阳、邱坊、大路、东溪、棠溪、梓溪罗田、圆石、李家)和一个居民委员会,党员583名,其中女党员63名。生产型态以农业生产及手工业为主。[1]

中文名称:秋溪镇

外文名称: Qiuxi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下辖地区: 12个村委会,1个居民委员会

电话区号: 0794

地理位置: 临川中部偏西

面 积: 58.90平方公里

人 口: 26706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赣F

历史沿革

1958年属崇仁县秋溪公社;

1969年划属临川县;

1984年改乡。

1997年,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博溪、洪坊、吴家店、上阳、东溪、棠溪、园石、罗田、李家、梓溪、大路、邱坊12个行政村。

1999年撤乡设镇。

自然资源

境内一半平原,一半岗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岗地林木繁多,西北平原是粮棉主产区。1999年,撤乡设镇。现镇党政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事业站所为农业综合服务站,财政农税征收管理所,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所。农作物以生产粮棉为主,素有“赣东棉仓”之称;1958年曾获国务院嘉奖。冬季油菜耕作面积众多,春季到处菜花遍布。宜黄河自南向北穿境而过,镇域内圩堤达9.2公里。宜惠渠是镇主要水利工程,建成小(一)型水库两座(溪山水库、博溪水库)、小(二)型水库五座(四新水库、龙楼水库、前岭水库、邱坊水库、石亭庙水库)、山塘水库二十四座,形成了良好的水利体系。建筑队伍众多,有“建筑之乡”美名。

行政区划

辖秋溪街居委会,博溪、洪坊、吴店、上阳、大路、邱坊、梓溪、东溪、棠溪、罗田、圆石、李家等12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114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秋溪,距上顿渡14千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一半平原,一半岗地。宜黄河穿过境内,宜惠渠纵贯全镇。农作物以棉花生产为主。

经济作物

临川区秋溪镇拥有耕地2.4万亩,其中棉田面积6000余亩。是著名的棉花之乡,种植棉花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为临川区的产棉大镇。2008年棉花面积达八千亩,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引导农民在棉田里套种油菜,加上旱地移栽油菜二千亩,冬种油菜面积达一万亩。秋溪镇地处宜黄河畔,区域面积5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62亩。棉花种植为传统农业产业,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000亩左右,但单一的棉花种植经济效益偏低。为探索种植棉花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镇农技站在2006—2007年两年间,改单一的棉花油菜间作为棉椒套种和油菜间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秋溪镇仅从事辣椒销售的经纪人就有100多人。他们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下工夫,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能人前来兴办棉制品、油制品加工企业,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兴镇的主导产业。

乡镇发展

全镇有完中一所(十二中),教师110余人,在校学生达1700余人;小学十二所,教师140余人,学生达3800余人。近年来,教学设备日益完善,教学质量日渐上涨。镇政府所在街道有粮站、轧花厂、电管站、邮政所、电信所、工商站、税务所、卫生院等镇属单位,街道两侧商店林立;有直达上顿渡的运输公司,专门从事人员运送业务,拥有班车13辆;开通了程控电话;设立了联通、移动信息差转台;安装了闭路电视,群众业余生活多姿多彩,三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天气气候

秋溪镇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一年中七、八两个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9.5摄氏度;一、二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7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上顿渡镇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地方。1981年在城西北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遣址,说明远在五、六千年前,临川人民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创着人类文明。

基础设施

秋溪镇有完中一所(临川区第十二中学,原名秋溪中学),教师110余人,在校学生达1700余人;小学十二所,教师140余人,学生达3800余人。教学设备日益完善,教学质量日渐上涨。镇政府所在街道有粮站、轧花厂、电管站、邮政所、电信所、工商站、税务所、卫生院等镇属单位,街道两侧商店林立;有直达上顿渡的运输公司,专门从事人员运送业务,拥有班车13辆;开通了程控电话;设立了联通、移动信息差转台;安装了闭路电视,群众业余生活多姿多彩,三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秋溪开通了直达上顿渡班车,交通发达,架设了联通,移动信息差转台,通讯方便,社会稳定,村民勤劳善良,村风民风淳朴,好客成风,秋溪人民热忱欢迎四海客商前来投资,开发资源,共谋振兴秋溪之策。

文化背景

“临川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是指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抚州市十余县(区)的区域性文化。它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它是炎黄文化壮丽宝库中的一块熠熠生辉的瑰宝,是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鲜艳夺目的奇葩。“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临川才子”是“临川文化”的得意之笔。自古以来,临川才子之多向为世人瞩目。“临川文化”区内乐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记述,就是临川才子涌现的生动写照。秋溪镇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也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奇迹。秋溪镇本着不比家业比学业、不求学历求能力的观念。1村民家上演6子登科被各大网站相继转载,成为一时的美谈。

旅游资源

秋溪镇博溪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博溪村由于地处偏僻,至今还保存有10余栋明清古建筑,这中间“百笏传家”古屋最大,共有九十九间房屋。传说他的主人因为治好了袁世凯母亲的怪病,袁世凯一高兴赏赐了他一大笔金银,主人用这笔金银建成的,时在清光绪33年。整个古屋就像一座迷宫,宛如一座宏大的清代古民居博物馆,蔚为壮观。屋首的正门,是一座燕子楼,青石横匾用凹凸体,题写着“百笏传家”四个刚劲有力的行书。青石横匾上还有一个宝葫芦,宝葫芦下是一个巨型吞头,吞头是用于避邪的。据市文化部门的专家解释,这就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穿行在古屋间,仿佛看到百年前古屋的盛景。古屋里还保存许多雕梁画栋,窗户的花板上的每个雕刻都记载着一个故事:“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火烧赤壁”……

视频

临川区秋溪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