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种植巨龙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种植巨龙竹

种植巨龙竹
原图链接

巨龙竹,又称歪脚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 L. Sun,属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大型丛生竹类,在种类繁多的竹类资源中,堪称“竹王”,它高大笔直,雄壮魁伟,高可达30多米,径粗可达30多厘米,是目前发现的竹类中最粗的竹子,西双版纳傣族称巨龙竹为“埋博”,意思就是“最大的竹子”。

自1963年引种栽培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百竹园内,现已开花。据有关报道,巨龙竹在自然状态下要50-60年才会开花,而且结实率极低,在2-3年内可能会发生群体性开花死亡,但同时又是研究其开花结实和繁殖特性、加以保护恢复的难得机遇。[1]

基本信息

中文名:巨龙竹

拉丁学名: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n

界:植物界

种植巨龙竹1
原图链接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牡竹属

种:巨龙竹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西南部、南亚地区

形态特征

巨龙具有巨大的个体、通直的秆形,但是在巨龙竹不同的分和区,发现有秆形通直和竹秆下部弯曲、歪扭两种类型。分布在滇西南西盟和沧源的巨龙竹竹秆高大通直。节间完全正常,平均秆高为。22.32m,平均枝下高11.13m;平均节数98.43节,节间长度25.53cm;竹壁厚度1.53~O.4cm,由基部到顶部逐渐减小。

分布在滇南西双版纳等地的歪脚巨龙竹,秆茎明显比直秆型小,胸径一般在20cm以下,多为10cm左右。同一竹丛或不同的竹丛秆形态上发生严重变形,或部分节间缩短,或节间缩短不一致,一侧缩短较多,而另一侧则较少,形成龟甲状。将其变形的部位纵剖,可见内部节隔亦严重变形,节隔跨节而生甚至发生在节间部位。

生长环境

巨龙竹生于海拔500~1 300m的坝区或河谷。适生环境年均气温16~22℃,最冷月均温在1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可到-5.4℃,全年无霜期35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 200~1 800mm,相对湿度78%~86%。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和湿润的沙质壤土、冲积土或黄棕壤土为好。可选择缓坡农闲地、台地以及排水良好的低谷平地栽植

分布范围

巨龙竹是大型热性丛生竹种。巨龙竹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勐腊、景洪等县市,临沧市的沧源、耿马、澜沧、西盟、勐连等地的低中山平坝和河谷地带,分布范围大致介于东经98。50'~10l。40 7、北纬21。~23。40 7之间,在背风、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现有分布区基本在北回归线以南,沿河谷特殊地形可超过北回归线。就其本质特性而言,巨龙竹的分布没有纬度和海拔上的低限,热量越充足对其生长越有利。现分布区域内的最低海拔为500m,最高海拔见于西盟老县城附近约1870m。其总量不超过1 万株。

巨龙竹育苗技术

造林整地:春季开穴,打塘规格为80cm×80cm×60cm。

定植密度:造林株行距设计为5m×6m、4m×5m ,定植密度设计为22株/亩和33株/亩。

造林时间:3月份育苗,次年6—7月份上山定植。

苗木规格:项目全部采用Ⅰ、Ⅱ级合格苗木造林。要求苗高30cm以上,地径1cm以上,芽眼饱满,无病虫害。

定植方法:先施农家肥5—8kg,回填土20cm,灌水打泥浆定植。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即栽植过程中要做到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苗木扶正;有条件时防护桩进行防护。每年进行中耕除草和施肥管理两次以上。

检查验收: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必须严把质量关,对造林各阶段如苗木出圃、整地、栽植等各环节严格检查验收。

幼林抚育及管理:幼抚主要内容为松土、除草、补植及病虫害防治,连抚三年、一年二次,时间在每年4—5月和10—11月。造林地块要加强管护,严防人畜踩踏和火灾。[2]

低产竹林和竹丛改造

(1)竹林清理:按照科学的秆龄结构,按照“四砍四留”的原则对现有低产老竹林进行抚育,即“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弱留强,砍密留疏”,保留1—2年生新竹,部分保留3年生壮竹,除去5年以上的老竹,大幅度提高竹丛生产力水平。

(2)科学施肥:切实进行松土、拥土和施肥。[3]

肥水管理

1、施肥; 新栽的竹林于春夏间用稀释的人畜粪尿或尿素分数次浇在竹株附近,促进根群发展和发笋。秋季结合除草松土,施栏粪或堆肥,翻入土中。成林后每年砍伐、采笋完后用人畜粪尿每亩约1000公斤,施入挖笋留下的穴内,并在其他部位开穴施肥,使全林肥料分布均匀。肥料施下后用土覆盖。这次施肥主要是促进新竹的成长,并使母竹迅速恢复旺盛生长。秋季每亩用栏粪或堆肥1000-1500公斤均匀撤施,翻入土中,促进竹根上笋芽的发展。冬季再施栏粪或堆肥1000-1500公斤或塘泥、河泥2500-5000公斤,铺在土面,不仅供给养分,并对竹根有保暖作用。

2、灌溉和排水; 我镇在雨季,雨量较大,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低洼处积水烂根。遇到冬春干旱要及时灌水,防止土过干妨碍笋芽的形成和膨大而影响来年产量。

栽培管理

1、除草和松土; 新建竹林在郁闭前易繁生杂草,每年要除草、松土两次。第一次在新竹枝叶展开后梅雨来临前进行,这时铲除的草嫩,易腐烂死亡,过早对新竹不利,过迟易伤根;第二次在8月进行,这时大部分杂草种子未成熟,草除掉后不会散布蔓延。竹林郁闭后,每年在7-8月间除草一次。在新竹附近松土应离开植株的33厘米,以免伤断新竹根。

松土宜较深,使耕土层增厚,有利鞭和根的发展,可多积蓄雨水,减少旱害。在松土时发现黑褐色的老根和砍伐后留下的竹蔸,以及树桩、石块等都挖除,使竹根群能顺利伸展。

2、埋根和铺土; 因新根多数分布在老根上面的土层中,若任其自然则竹根所在的土层逐年变浅,以致根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范围缩小,影响整个植株生长。筑成梯田的竹林,每年把梯壁的土削下一层,铺到下级的梯面上。在不筑梯田的缓倾斜地,因土壤随雨水向下坡移动,铺土时要从下坡取土挑到上坡。

3、钩梢; 新竹生长当年10-11月间,截去竹秆的先梢,称为钩梢。这一措施可减少风灾危害,抑制竹秆的顶端优势,促进竹子生长。

4、母竹的选留和更新 新造竹林在前5-6年内,要在出笋旺期尽量选留粗壮而地位适宜的春笋,让它们长大成林,使全林立竹分布均匀。早出土的笋多数是从浅根产生,长成的竹扎根浅、生长弱;迟出土的笋常因养分供应不足,多数成为退笋,即使长大也不能成好竹。

毛竹笋用林每亩留母竹100-150株,满额后每年春季又留生长健壮、部位适宜的新竹每亩20-30株。当年冬季砍去同数的老竹,使林内立林经常保持一定密度,而且壮龄竹占多数。毛竹的立竹年龄可以秆的色泽识别:三年生以前为绿色,四五年生为黄绿色,六七年生为绿黄色并有较厚的灰白色腊质层,八年以后逐渐转变成古铜色,腊质层逐渐脱落。一般七年生以后的竹生长势减弱,可以砍伐。砍伐的老竹要选叶色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不可砍叶色浓绿的“孵笋竹”。砍伐老竹时还应砍密留稀,使全林立竹分布均匀,提高对阳光的利用率。

竹子培育技术要点

1、选好母竹是基础:选用巨龙竹、龙竹甜龙竹等大型丛生竹,3年生以下健康母竹。

2、科学栽竹是保证:部分保留竹秆,防止损伤竹篼和根系,挖取后在当天打浆定植。

3、掌握季节是关键:能浇水的地方可在3月份开始栽植,不能浇水的地方只能在6月份雨季到来后栽植。

4、加强管护最重要:竹子成活后要定期除草、松土、施肥,防止人畜破坏;采伐时做到“四砍四留”,即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弱留强,砍密留疏。

主要价值

食用用途:巨龙竹竹笋味略苦,经蒸煮漂洗后可食用。也可加工成笋干、笋丝

工业用途:巨龙竹材质优良,可作建筑用材,也可制作成引水管、竹筏、竹筷及竹生产生活用具等。巨龙竹还可制造竹胶合板、竹编胶合板、竹地板、竹壁板、竹砧板、竹包装箱等。巨龙竹可用来制作竹雕、竹刻、竹酒筒、茶筒以及食品包装盒等工艺品。此外,巨龙竹纤维含量高,可生产高档纸及优质人造丝。


相关视频

云南的巨龙竹,看起来非常的壮观,网友:大哥是个狠人!


最大的竹子巨龙竹,比我的头都还大!

参考来源